#教育微头条# 就在一个小时前,一位去年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学生跟我说,她辞职了。
这位学生在高中时的成绩就比较优秀,高考考取了省内著名211高校的英语师范专业。大学毕业,她不愿回家乡的小城市,选择去了离家乡不远的一个二线城市的一所重点高中,圆她做英语教师的梦想。
学校对她又比较器重,一上手就给了她高一两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她每天至少两节课,有时是四节,每天除了自己上课,还要去听老教师上课,然后制作或修改课件,还要批改作业和单词的默写。除此之外,一周四天的早读和周末4到6节的补课,几乎填满了她所有的时间。很多时候,为了准备第二天一早的上课内容,她要等学生晚自习结束后把作业收上来,批改完再睡觉。为了做新课的课件,熬夜到半夜也是常事。连轴转的工作,让她连回家看望父母的时间都没有,更不用说交男朋友了。
她说,辞职的想法,在上学期期时就有了。因为疫情的影响,出市区范围要报备,回学校要隔离。她工作的城市和她家乡虽然才一小时车程,却属于两个不同的城市。也就是说,疫情期间,她不能回家,哪怕是有充足的时间,如十一国庆假期,她也是在学校渡过的,好在她爸爸会开车,带着她妈妈去学校看望她。
“老师,你知道吗?我上班期间,亲戚邻居都以为我失踪了!自打九月份上班开始,我直到放寒假才回家住了半个月!”——疫情期间,大局为重,咱也理解!
这学期又经历了两件事,让她下了辞职的决心。第一件事是寒假结束后的期初考试。她教的一个女生英语成绩下降,家长打电话给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指责:“我家孩子成绩一直很好的,这次考试英语成绩班级垫底,你是怎么教书的?”——孩子成绩下降,家长不应该和老师配合,共同找寻原因吗?如果责任都在老师,那其他孩子成绩比较好又怎么解释呢?是老师上课时堵住你孩子耳朵不让她听吗?更何况,寒假过来的考试,这两个多星期的寒假时间,孩子的学习情况如何,你家长不应该比老师更清楚吗?
面对家长的指责,我这位刚步入社会的学生,有很多话能回复他。但是她第一次遇到这种蛮不讲理的家长,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挂掉电话后趴在办公桌上大哭了一场。
第二件事,是前几天发生的,学校进行了月考。考试结果,我学生带的两个班级,一个班的成绩是年级排名第四,一个班的成绩是年级排名十五。正常情况下,老师自己要反思,也要将成绩情况跟学生反馈。在那个成绩较差的班级里,我学生说了大部分老师都会说的话——为什么我同样教的两个班级,你们班比他们班差了这么多?她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女同学站起来高昂着头很大声地问她:我们成绩差应该怪谁啊?
那一刻,她懵了,她根本想不到会有学生有这样的举动!她强忍着泪水等到下课铃声响起,回到办公室才让眼泪宣泄出来。之后她将这件事跟班主任说了,也和领导做了汇报。她以为学生会来道歉,可惜等到第二天上课,也没等来什么话语。在她第二天踏进那个教室的那一刻,她坚定了辞职的决心。
我问她现在打算怎么办?她说她已经在家乡的教育机构找好了工作。相比学校,她觉得这些花大价钱来教育机构辅导的孩子,学习态度要比她原来的学生要好得多。她想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公务员考试,如果条件允许,她也会考虑考家乡的教师编制。
@布衣卿相1123 我觉得,年轻人,换个工作很正常!趁着年轻,多经历一点磨练,可以更快地成长起来!如果因为几句话就闹辞职,似乎有点意气用事了。毕竟,没有哪个工作可以一帆风顺,也许,在将来的工作中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学会坚持学会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