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有多么随和?视察浙江期间,累了就直接找个小茶馆,沏上一壶粗茶,悠然自得地坐在门口休息。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4年,当时的毛主席在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的陪同下,来到了绍兴视察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绍兴是周总理的祖籍,另外,绍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城市。
————————————————————
开拓视野,启发心志,培养爱国情怀。
我是@你就是小红啊 关注我,一起了解历史。
1939年3月期间,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不顾个人安危,在抗日战争处于最紧张的时期,来到故乡绍兴实地考察抗战情况。
31日晚上,周恩来在亲戚家中接见了王贶甫、陆舆可等青年。周恩来向他们详细询问了绍兴各业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宣讲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策,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他认为:“大敌当前,民族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紧紧地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获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奋斗!”
周恩来平易近人,谈笑风生,讲话深入浅出,青年们深受鼓舞。谈话结束,周恩来挥毫泼墨,为在场的每人题词。由于历史原因,能够保存到现在的仅有两幅题词。对王贶甫的题词为“埋头苦干,只要抗战胜利定必苦尽甜来”;对陆舆可的题词为“前途光明”。
周恩来的这些题词给处于艰苦抗战的人们以深刻的教育,巨大的力量,也是他爱故乡、爱人民、爱祖国的生动写照,令人敬佩。
#头条创作挑战赛#
#绍兴头条#
绍兴一中原址改造之内幕
1994年1月,主管教育的李岚清副总理到绍兴一中视察。在视察过程中,李副总理指着隔离的二幢高楼,问陪同的王仁勋校长:这是学校的教学楼吗?王校长回答:这是市委市政府大楼。李副总理对陪同的省长、市长说:教育要重视啊。
于是在1995年,市政府投入1500万元,开始对绍兴一中教学楼进行改造。
2000年绍兴一中搬迁,这是后话。
顺便说一下:李副总理夫人是绍兴人,1951年毕业于绍兴一中。
毛主席在绍兴的老照片
1954年3月,毛主席抵达浙江视察。视察期间毛主席来到了绍兴的一家小茶馆,坐在一张八仙桌前休息,左边为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
(1954年拍摄)#历史# #老照片# #我要上微头条# #我要上 头条#
毛主席的这张照片,很接地气,走累了,就坐在路边喝茶。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4年3月,拍摄地点是浙江绍兴东湖景区的一个露天茶馆里。
毛主席这次来绍兴,是为了看一看绍兴的东湖农场。
视察完农场后,毛主席提议去东湖景区逛一逛。在谭震林和谭启龙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游览了东湖景区。
毛主席走累了,刚好看见路旁有一个露天茶馆。他们一行人就来到茶馆里喝茶休息。
照片上的毛主席,身穿一身灰色的中山装,披着一件黑色的大衣,头戴一顶老式的解放帽。毛主席的这身打扮显得有些旧,他的穿着打扮,和一个基层的小干部没什么两样。如果不仔细看,人们根本不会发现,这个人就是毛主席。
照片上,毛主席坐在方桌旁边的一条长凳上,他右手拿烟,左手自然垂立,满眼柔和的目光,一脸的慈祥。
他就像南方任何一位喜欢喝茶的老人,随意找一个茶馆,就开始摆起龙门阵。
这个茶馆,没有包间,没有高档的装潢,没有精致的点心,没有这样那样的服务员。
毛主席就是喜欢这样,喜欢走到群众中去,喜欢体验一下老百姓的生活,喜欢了解民间疾苦。不得不说,毛主席的行事一贯很接地气。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是一张老照片!#老照片#
是1954年,毛主席视察工作时,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谭启龙陪同下,在绍兴参观鲁迅先生的故居时拍的照片!
虽然毛主席和鲁迅先生没有见过面,但神交已久,毛主席评价鲁迅先生是: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方向。
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毛主席沉吟了很久。是因为鲁迅先生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历史回眸#
这是1954年,毛主席到浙江省视察工作时,在省委书记谭启龙(坐在毛主席右边)的陪同下,来到绍兴鲁迅故居参观!
虽然毛主席从未见过鲁迅先生,但读过鲁迅先生很多文章,特别欣赏鲁迅先生的文人风骨: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历史回眸#
照片拍摄于1954年3月,在浙江绍兴东湖景区的一个露天茶馆。 那次,毛主席深入基层调研视察,深入了解农场发展情况。毛主席的这张照片, 很接地气, 走累了, 就坐在路边喝茶,歇歇脚。
特别崇敬毛主席的行事风格,他老人家就是喜欢走到群众中,体验老百姓的生活,了解民间疾苦。不得不说,毛主席的行事一贯很接地气。
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必须要学习这样的工作作风和行事风格,要深入到群众中,倾听民之所呼,了解民之所需,感受民之所急,必须摒弃坐在办公桌前,拍脑袋、想当然的做法,必须实事求是,深入调研、研判,一竿子插到底,对每项决策和决定都要做到务实、管用、实用。(感谢喜文多见兄,这是其发表的照片。很喜欢,遂引荐过来。若侵,删。)
毛主席最接地气的一面!走累了,进入一家露天茶馆,在路边喝茶,一边休息,一边了解民间疾苦!这也是毛主席到地方的一贯作风!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4年3月,毛主席视察绍兴,拍摄于绍兴东湖景区的一个露天茶馆里。
陋石
孙学峰
长置多因属散才,
从心堆垒效层台。
莫嫌幽赜无人顾,
雨后连苔送翠来。
散才,平庸之才也。
石有补天者,有铺路者,有闲置者,如斯而已!
仆之为学,愚钝至极,而秦师、欧阳师循循然,诱之、导之!由是,仆虽散才,亦启层台之心!
欣逢建党一百周年!仆有幸赴沂蒙革命老区学习、考察,收获颇丰,认知益广,感怀更多!聊以此吟为韵语,以慰自我!
石图取自绍兴三味书屋,而“连苔”意,则有骆宾王“上彻无穷绿”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