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9北京公务员 估分(北京公务员怎么估分)

#2022北京中考#各区中学高中部预录取分数估分——— 我是1994年参加的高考,那一年我们那里试用标准分,就是语、数、英、物、化每门的满分都是由150分换算成的900分,而总分也是满分900分,而且每科的系数值不一样,

#2022北京中考#各区中学高中部预录取分数估分———

我是1994年参加的高考,那一年我们那里试用标准分,就是语、数、英、物、化每门的满分都是由150分换算成的900分,而总分也是满分900分,而且每科的系数值不一样,比如英语考130分和物理考130分换算出来的值不一样,英语系数值高。

而我恰恰是语数英考得好,记得英语考完我高兴得不行,都是平时练过的知识点儿,甚至有一篇完形填空的短文还是我们任课老师给我们准备的百篇练习之一。

高考是人生中难忘的一场经历,当时是考完估分再填报志愿。我挂了本科线,选了会计学专业,毕业后凭此来到了向往的北京。

表妹今年高考,估分620,马上就要填报志愿了,请我帮她参考参考,并且发给我一张图,想在图里面的那片区域找所高校,我一看头都大了,这图里全是大北京的高校,而且全是优质名校,这怎么选。

我看了老半天,最后给她推荐了3所,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首选北理。

朋友们怎么看,这3所大学有希望吗?

原来北京已经考后报志愿了吗?[what]都没留意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那时属于考前报志愿,大家都是根据一模二模成绩估分决定。当时我一模成绩只比一本线高30分,但二模又考得很好,一下高了120分。唰的一下就迷茫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报,那种纠结啊你们懂得吧?!现在想起来还心痒痒,正在感同身受的有木有?

总之,还是希望大家能尽量报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不要被未知的迷惑,工资数字、热门专业每年都不同,他人期望远不及自己的喜欢来得快乐!坚定你的爱好去选择吧,现在有丰富的工作形式,多样发展机会,不要害怕未来怎样,找到自己的喜欢当下是最重要的。[灵光一闪]

叨叨这么多呢,哈哈其实我就只是想发组图,有意见吗?

#暘衣间# Day135.

#高考志愿填报#

很久很久以前,作为文科生,我在北京参加高考(1985年)。

高考完就估分报志愿(还没出分数),我家不让报外地大学,这倒无大所谓,皇城脚下名校多。依我心愿,我想报北大的社会学系或人大的历史系,原因很简单,兴趣使然,课余读了不少相关杂书,受我爸熏陶,也喜欢舞文弄墨。

我妈说:我大舅五十年代北大大四时,因言获罪,经历坎坷,多年以后补发的毕业证,还是她去代领的,她对北大感觉复杂。

我爸倒干脆:学历史不挣钱,也就当个老师钻个故纸堆,不如经济热门,加上人大根正苗红,毕业有前途!

得,一锤定音!我上了人大最热门的经济学系世界经济专业(后改名国际经济)。

其实,以我当年517分高考成绩,够北大不少专业分数线。其实,我父母六十年代毕业于北师大,当了一辈子老师。

多年以后,和老爸复盘。我说:对经济是真没兴趣,学到高等数学就头疼,看到经济模型就乏味,毕业后虽然工作认真,情商不高,性格直率,一直挺平庸,也让您失望了。如果当年能遂心愿,没准凭我的兴趣好学,也能往百家讲坛或收藏家方面靠靠。最起码,生活衣食无忧,平平安安。

上学时,就喜欢了解社会,全力争取参加了校团委组织的—北京到杭州暑期骑行自行车社会实践活动!我也一直喜欢逛书店书市旧书摊,多年藏书也是社会人文历史地理居多,和人聊起历史文旅刹不住车。真是阴差阳错,本心想学的专业倒成业余爱好了。

现在想想专业和学校哪个更重要?

人大校训:实事求是,当年专业更重要,因为大学生很稀缺,跳槽很少见,专业决定了长久的职业生涯。今非昔比,今天学校的名气和档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未来,所以就稳定发展而言,努力考进名校,确实能为你保驾护航,专业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但,有一条颠扑不破,不断奋斗和学习,才是一生真正的护身符!

#我的高考记忆#【当年高考分数我自己低估30分】今天是全国高考第一天。高考对有志于上大学的人来说无疑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因为它确实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高考也是中国目前最公平的考试,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考跟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联。

对于我而言,我至今当然还记得25年前(1996年)我参加高考的一些情节。我们当年的考试还是每年7月7日,8日和9日。我是文科生,考试的顺序大概是第一天语文政治,第二天数学英语,第三天历史,每门课满分是150分,总分满分750分(当年除了上海单独命题,全国其他地区都是统一卷子)。高考前我自己的压力特别大,而且高考前几天还有些感冒,所以印象中我高考前几天还在老家农村诊所里打点滴,然后考前一天返回县城,住到我舅舅家(平时都住学校宿舍,高考前几天为了更好休息才住到舅舅家)。考试几天,父母还专门给我买了能够提升脑力的好像叫“三勒浆”之类的营养液,考试三天每天一小瓶。

考场第一天,我的状态不是很好,感觉自己脑力没有发挥出来,果然后来成绩出来语文只考了104分,本来语文是我强项,150分里面最差也应该是110分以上。第二天感觉发挥正常,考下来感觉还可以,最后成绩出来也不错,数学136,英语127;最后一天考试状态就很放松了,感觉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可以缓口气。自我感觉当年的考试题目不是难度大的那种,除了语文考得差点,其他科目都发挥了自己的正常水平。后来成绩出来,我总分刚好600分,在浙江省文科排名120多位,在我们县城排名第一。这个成绩对我而言是不错的,因为我在平时模拟考能够保持当时学校年级前三,但也不总是拿第一。而当年的高考成绩比学校第二名高出10多分。记得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我父亲正在县城的一家商店进货(当时父亲在镇上供销社承包了几个小商品柜台),我当时就兴高采烈地找到他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当年还没有手机,电话都很少),我至今还深深记得父亲当时的表情,父亲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怔怔的说:"我昨天晚上好像梦到了......"

可惜当年我们都是考完后根据参考答案,估计自己分数后就填报志愿的。我是个比较保守的人,再加上文科类有不少都是主观题,分数不好估计,所以我自己当时估计的分数只有570分(比最后实际成绩整整低了30分)。记得当年估分570分的同学有三个,这个估计分数根据往年录取成绩,北京大学是考不上的(当时清华大学几乎没文科),但是其中一个女生因为有20分的加分(好像是科技发明之类的加分),她填了北大(当年我们高中考上清华北大是极难的,好几年都出不了一个),我们剩下的几个学生都没人敢填北大了。我就和另外一个同班同学填了中国人民大学。后来实际成绩出来后,我才知道我的成绩是够北大录取线的,而且我们县文科第二名考了592,最后就被北大录取了。最后的结果是,当年填了北大的那个女生发挥不好,最后只去了一个很不知名的本科学校,而我们两个填了中国人民大学的都被录取了,而且被录取到了同一个专业:社会学。而这个专业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我的第一志愿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国际企业管理专业。我们那些年正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的时候,带有“国际”两个字的专业都特别热门,我的分数线还不够这些热门专业。不过我对进入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学习毫不后悔,因为我在这里碰到了那些优秀的老师和同学们,积累了开阔的知识体系和注重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以至于我至今还靠这个专业吃饭,围绕这个专业“传道授业解惑”。

【全国考上北大清华的前十名各省市中学】

从图上看北京占四席,衡水占二席,成都重庆二席。西工大附中竟然也占了一席。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上了初中,而且有志于让孩子考上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清华的话,那你就仔细看看这张图表吧!

我和高中班主任聊过,高考分比模拟分高30分很正常失常不多见。

我的外甥202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最后考了686分,考上了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现在想起来分数出来的那一刻,还是惊心动魄的。

凌晨12点一过,他就紧张兮兮的用卷子遮住出分栏目,一个字一个字往后挪…他估分在660分,第一次出来个6,他舒了一口气:600分以上有了,一本有了;露出一半的3,他就惊呼680分……最后一抽又是6,68分。

(注:这第二天表妹给我讲的事)

外甥上南京大学已经一年了,回想起他查分的情况,还是历历在目。看到了广大莘莘学子在看到自己分数的那一刻的激动神情,我完全可以体会作为学生、作为父母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

高考结束了,我兄弟的高考估分出来了,总分还不错,各科分数如下

语文: 130分

数学: 148分

英语: 131分

理综: 266分

总分: 130+148+131+266=675分

不往我当年打工给你交学费,如今你考的分数对的起我了,恭喜你

十年苦读就是为了今天成就

等待你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吧!

#高考#

#福州头条#今年中考分数超高,“通分膨胀”是好事吗?

最近和公立中学的老师们聊天,有位老师说:“网上数据水分很多,那是因为我们自己根本没有做宣传,人家从网上找不到相关数据,所以就没有写或靠猜了!你们看到我们有在网上做中高考成果的宣传吗?学校在初三毕业班家长会上倒是有宣传 ,可光靠家长会有什么用,口口相传哪有网上传播的广!而且人家会说,学校如果成绩好,为什么不大加宣扬,不宣传就是成绩不好,不敢宣传!与其说某校乱宣传,不如说我们自己不作为。所以根本原因不是媒体抹杀我们,是我们自己根本不宣传,才会给人钻空子!”

那么,大家认为公立学校要不要自己主动宣传学校的成绩?

今天有朋友给我转发了她北京同学发的北京中考成绩信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刚刚,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2年北京市中招各区分数段人数统计~

东城区655分以上55人

西城区655分以上61人

海淀区655分以上517人

朝阳区655分以上127人

丰台区655分以上33人

655分以上(注意不包括655分),全北京就有877人。我正好奇655分和满分660分只差5分,这些孩子怎么做到的?超高分考生普遍且如此之多,以往还真闻所未闻。

北京中考满分660,有10个考生考了满分!这到底是怎么考出来的?再注意到北京四中划线划到了651,也就是说你想考这所学校总分只能扣9分!而人大附中的录取线是655!别说考试,我们大人抄写一遍考核表,不抄错都要很认真。帝都不愧是帝都,卷起来也真是毫无人性,让学生们情何以堪。

正当我为北京的孩子感慨是,朋友说北京的孩子并不焦虑。因为户口决定了身份。

朋友说,北京的亲戚告诉她,女儿班全年级只有11个是北京户口,其他的回原籍中考。所以,能有几个和她竞争?孩子只要能过普高线,上一本科太容易!

还能高中名额分配到校,而且还是重点高中!这位亲戚很聪明,让女儿进家门口中学,整个学校只有3、40个北京籍学生,而且重点高中名额又分配到各校,她孩子所在中学北京重点名额很多,所以只要能达普高线,北京户口的学生就能进重点高中。(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平均分配了到普通初中校,相当于福州的定向生制度)

学校的老师都是985高校毕业的,到了初三,全年级优质师资就全部对付这11人孩子,这简直是博导教学!简直了,还能这么玩!全国人民只有羡慕的份。

虽然福建中考改卷才刚刚开始,还没结束。但北京中考是各省风向标。福建中考双减放水,中考成绩区分度继续下降,考生之间拉开档次的难度越来越大,也是可以预见的。

今年福州很多估分720的考生,都在怀疑自己没考好,在能不能报三中冲一冲的心情里起起伏伏;初三的老师们在指导报志愿时,单凭简单的数据已经难分伯仲,只能让家长各取所需。

北京中考成绩卷的这么厉害,就像“通货膨胀”呀。想上好的高中,每门中考文化课成绩要接近100%正确才稳。不仅印证了中考教改的方向:学什么就考什么,课外知识不会在考试之列,提前学习高中课程,对学生中考而言,毫无意义。

还说明,课本上要求掌握的,不仅要会,还要保持极高正确率,要练到滚瓜烂熟才行。格式要求也要更加重视不能被扣分。

我杞人忧天地想起,以前初一新入学的学生说过,福州小学期末逢考必涨,对有些孩子来说,大概率是一学期考的最好的一次。这被初中老师批评为小学考卷出的太简单!

可是很多家长看到那成绩单上的成绩还过得去,就放松了对孩子学业的重视,到了初中,考试难度一大,孩子的成绩就掉下来了。

现在初中也降低考试难度,可再怎么减,高中,尤其新教材难度加大,内容增多,不可能高考也减呀!如果这样下去,不知道以后,如何让高一的学生和家长面对现实......

2021年高考估分

语文:118~128分

数学:133~138分

英语:125~132分

理科综合:250~262分

综合估分成绩:626~660分

626分到660分的区间,其实可以上的名校并不多。

浙江大学需要663分左右

上海交通大学需要669分左右

南京大学需要661分左右

复旦大学需要670分左右

中科大需要662分左右

华中科技大学需要662分左右

武汉大学647分左右

西安交通大学需要641分左右

哈工大需要635分左右

中山大学需要644分左右

四川大学需要630分左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需要657分左右

同济大学需要657分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需要660分左右

北京理工大学需要644分左右

南开大学需要650分左右

山东大学需要625分左右

天津大学需要638分左右

中南大学需要633分左右

吉林大学需要613分左右

西北工业大学需要632分左右

厦门大学需要642分左右

华南理工大学需要625分左右

湖南大学需要625分左右

北京科技大学需要619分左右

重庆大学需要629分

因此,这个626~660的估分分数,上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很悬很悬。

可以吉林大学保本,冲刺下武汉大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4282/
1
上一篇烟台 公务员 面试公告(烟台市公务员招聘岗位)
下一篇 公务员安全局(公务员安全局工资待遇)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