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五一
五一上午,南充十余名文友相聚程杰斯汉酒店,共度劳动节。
因临时通知,加之一些文友忙于其他事,造成了一批文友缺席,不过对本次聚会影响不大。
本次聚会邀请到天府散文和天府作家胡总参加,胡总参加了四月三十日在蓬安举办的百年渡江活动,本未打算到南充,后在南充文友的盛情邀请下才莅临本次聚会。
上次见到胡总是在去年八月二十二日,那次聚会是在果海酒村进行的,后移师南充。
本次聚会,我有幸认识彭老师。彭老师原在南充十中教书,后离职去了私立医院,现为该医院院长。他给我展示了百牛渡江极为暖心的一幕:渡江过程中,一头小牛最后靠岸。在靠岸之前,对面一条老牛一直在深情地望着小牛,这头老牛应该是小牛的父亲或母亲。等小牛上岸后,老牛和小牛才一同回家。彭老师称:若未亲历百牛渡江,是无法见到这暖心一幕的,没有哪位导演能执导这一场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未亲身经历,无法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
何源胜老师现为西充临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尽管公务繁忙,何老师仍挤出有限时间写作。作品数量虽有所减少,但质量很高,他在全国知名报刊发表了多篇文章。
叙茶期间,彭老师现场展示了自己创作的诗歌,他声情并茂地朗读,博得了在场文友的喝彩与掌声。另一位文友晒出了她在《星星诗刊》发表的诗作。《星星诗刊》是全国最有名的诗词刊物,能在该刊物刊登诗歌,可见其诗词创作功底。
我发表过很多文章,但从未写过一首诗歌。诗词创作是我文学创作中的一块短板。若能弥补上这一短板,我的文学创作必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