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没能命运的捉弄!
一年一度的体检,其实挺重要的。感谢我们单位,每年都要组织大家去一次。今年体检做甲状腺检查时,医生很负责任,连着换了两台机,又请了科主任一起,最后直接跟我说:“有一个甲状腺结节长的不好,边界不清,模糊,要赶紧去大医院复查。”我当时也没有当回事,还跟同事们一起去爬了山,吃了烤全羊,舒舒服服、轻轻松松的疗养了几天,才回市区。
晚上打电话告诉医院的朋友,让他帮忙安排一下,朋友让我把检查的B超单发给他看看,几分钟后他回过电话来嘱咐我明天一大早要去医院复查,他在医院门诊大厅等我。
第二天见了面他直接把我带进B超室,找了个专家两个人一起坐在机器前,看的特别仔细。然后他拉我到僻静的角落,简单的跟我解释:“住院手术吧,发现的早,甲状腺乳头状癌 ,不用做活检了,直接手术切除下来再送活检,如果的反正手术已经切除了,就彻底除跟了。如果不是那你就赚大发了。一般这种情况,穿刺是一定是,穿刺不是不一定不是,所以我们做医生的观点就是一切了之防患未然。”我脑袋空空的反应不过来。朋友又说,人这一辈子若一定要患一种癌,那最好就是甲状腺癌,因为现在的医学分类,已经把甲状腺乳头状癌踢出癌症的序列了。
下午,我回到单位请假交接手头工作,可情绪上突然忍不住了,眼泪直流,先是领导敲开我办公室的门:“姑娘,你看看我的脖子,上面也有一刀,也是做这个手术,8年前切除的,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没事的,放心。就是个小手术而已。”其他同事也纷纷安慰我,并主动分担了我手头的工作,领导说什么时候手术告诉单位一下,会派同事照顾及探望的,我实在过意不去,就说不用了。
回到家里,我跟小朋友爸爸认真的谈这个问题,他竟然哭得比我还凶:“这么多年,我依赖你惯了,从来都没有管过家,孩子我也照顾不了,你不能把这么大负担甩我。”然后他跑去给医院的领导打电话,找到了最好的医生确定了手术时间。我把律师朋友请到了家里,想着下星期的手术,万一有什么问题,我可不愿意自己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的家业便宜了别的女人。于是就立下遗嘱,保障了孩子的利益最大化,并且给我妈留下了足够的养老金。还专门拜见了关系比较要好的领导夫妇,拜托他们在我真的有什么意外发生的情况下,监督我的遗嘱执行,并且尽可能的照顾和帮助我的孩子。
然后又跟几个要好的朋友说了我的情况,人在最危难的时候,才知朋友的真假。他们专门开车过来,给我补过生日送我昂贵的礼物,请我吃大餐,不停的说着以前那个风华正茂,漂亮能干的我。大家都喝多了,好似决绝,好似跟从前告别一样。我们相约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再去一次玉龙雪山,再看一次波密的桃花,还要再去一次冈仁波齐转山。
我没有告诉孩子,老妈和亲戚们。只是想平静的度过,默默的承受着。然后痛定思痛,分析了一下,追根溯源吧:
一是早年当兵身体素质很好,常年连头疼脑热都没有,所以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关爱自己的身体。
二是好胜心强,什么都想做好一些,长年工作加班,三餐不定,晚上经常熬夜写材料,总是觉得自己身体底子好,可以耗的起。
三是责任心太强,家里孩子是自己一手托大的,补习班兴趣班文化课从来就没有拉下,每天开着车四处跑,焦躁又沧桑。
四是中年以后,工作更忙了,老父亲又突然得了肺癌晚期,孩子又要考大学,所有的事情都赶到一起,我像只救火的陀螺东奔西跑,累到开车都能睡着,红灯时一下子重重追尾前面的车。所以总是想找个空闲时间好好调整一下自己。
五是家族遗传史上没有这种病例,对放射性的物质最大的接触也就是陪着父亲做过三次PatCT,因为要用到放射性物质做造影,我担心会对家人造成辐射,所以是我自己全程配合照料。但是医生护士那么多人,人家都天天接触这些放射物质,安全范围内,也应该没事的啊?
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养精蓄锐,多吃一点东西,积攒一些体力,已备手术消耗,所以暂时可以不用减肥了,这是一件比较开心的事情,吃了平时不敢吃的提拉米苏、拿破仑蛋糕,买了几大盒哈根达斯冰激凌放在冰箱里,还收了远方朋友的一个大红包,买了一条心仪已久的裙子。
本想就此封号,再也不写了。可是被好友发现企图,劝说了半天,人活着做事情总是要坚持的,而且朋友已经把我的文字当成观察了解窥探我生活的渠道。我想也是,以后每天的一更,最起码让朋友知道我还活着,所以坚持吧!
分享一个桥本氏甲状腺炎伴发甲状腺结节的病案。
患者是天津的一位女士,2020年8月份查出甲状腺炎并伴发甲状腺结节,当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超出正常值四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超出正常值100多倍,多发甲状腺结节,最大的31*15*16mm,颈部明显可见肿块,医生建议定期复查,等结节大了手术切除。
患者考虑再三,在网上多方查证,决定不能坐以待毙,要尝试中医治疗。
2020年11月底开始用药,两个疗程后肿块缩小,不适症状减轻。于2021年元月复查,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恢复正常,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下降一半,甲状腺炎明显改善,甲状腺结节也缩小至21*10mm,继续治疗中。
现代医学认为,甲状腺炎是免疫系统疾病,发病原因不详,无有效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甲状腺的病因病机离不开痰、气、血三方面,通过化痰、行气、活血化瘀,是可以恢复健康的。#健康守护者#
晴天霹雳!25岁女子因考证到医院体检,却查出甲癌!
患者25岁,刚工作2年,她是因为报名了一个从业资格证的考试,所以按照要求来进行体检,结果查出了甲状腺结节。当时医生说她的甲状腺右叶有一个结节性质不太好,呈稍低回声、边界欠清、内回声不均匀、可见多个点状强回声,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建议复查,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
患者听从了这位医生的建议,结果显示右侧甲状腺恶性肿瘤,考虑甲状腺乳头状癌。
后来患者慌了,她在网上搜寻了一番,在看了我的科普视频后就马上找到了我这里。面诊时患者问我,“张主任,我接下来怎么办?我工作不顺利,所以想多考几个证给自己多一些选择。没想到证书还没考下来,却查出癌症。我在纠结要不要跟爸妈这件事。这个癌要命吗?如果我一个人的话,是不是也能挺过去?”
看样子,这个小姑娘似乎不太想让父母担心,只想自己一个人扛下来。我便告诉患者,这个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里面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在正规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所以你不必过于恐慌。我个人,从已为人父的角度,还是建议你把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父母,首先,他们作为你的监护人有知情权,其次,有他们的陪伴和鼓励支持,我相信对你的康复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患者听从了我的建议,我也为她安排了手术时间。
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两点:
一、健康第一,健康就是最大的资本,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二、查出甲状腺癌后,不要过于恐慌和担心,良好的心态是治愈疾病的“一剂良药”。
#甲状腺癌##我的门诊故事#
有个朋友,41岁就患了甲状腺癌。
这个朋友是位大美女,眼眉细长,双眼皮长睫毛,皮肤白皙,而且都是原装的。身高大约166cm,身材很好。乍一看是个淑女,可是一开口说话却能吓人一跳,好大的嗓门。她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背后用力拍别人一下,然后站在旁边嘿嘿笑。上学那会成绩不咋地,可是毕业后却自学考下来很多证,自学能力不错。
她们单位不是每年体检,一般隔个三五年才体检一次。上次体检她的甲状腺一个结节也没有,她还暗自高兴过。她身边很多人都检查出了甲状腺结节,好多女同事都是发现多个结节。有个男同事查出来一个结节,B超分级4b,后来做了手术,把整个甲状腺都切了,每天都要吃优甲乐。
41岁体检时,B超发现她的甲状腺右叶有个结节,大约0.5×0.4cm,低密度实性结节、边界不清、微钙化、血运较丰富、纵横比>1,分级4c。因为那个男同事的原因,她对甲状腺癌有一定的了解。她的B超分级居然比那个男同事的还高,当初那个男同事患甲状腺癌,她还很同情他,现在轮到自己同情自己了。难道她也要切除全部甲状腺,然后终生服药?
她没有马上告诉家人,也没有马上去住院做手术。而是发挥了她的自学能力,在网上查资料。一开始查到的都是关于甲状腺癌最基本的资料,一般都是建议一旦确诊就尽早手术。她偶然发现一个连接,说甲状腺癌≤1cm,是甲状腺微小癌,可以观察治疗,有些人甚至终生不需要手术。她感觉自己找到了新大陆,她的甲状腺结节才0.5×0.4cm,岂不是更不需要手术?可是她并不确定,于是她挂了一个专家号。
见到专家后,专家先是给她查体摸了摸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没有摸到硬结。后来又给她复查了B超,还查了降钙素,这次B超分级居然是5级,降钙素在正常范围。
专家看完结果,跟她说:只有你一个人吗?她说:没事,您就直接跟我说吧,我知道是什么病。专家说:考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她说:我的结节这么小,是不是恶性程度很小,所以可以观察治疗,不用做手术啊?
专家说: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与大小没有绝对关系,任何晚期甲状腺癌都是从微小癌发展而来。只能说多数甲状腺微小癌分化较好,但是也有微小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的。至于做不做手术,并不是只看肿瘤的大小。还要看肿瘤是不是靠近被膜、有没有外侵、有没有淋巴结转移、生长速度快不快、是不是多发、有没有甲状腺癌家族史、小时候颈部有没有放射线暴露史,还可以针吸检查,看肿瘤的病理类型是不是属于高危亚型。
通过交流,最后确定她可以暂时观察。专家建议她过三个月后再复查B超,没有建议做B超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FNAB)。她问专家:我还需要做针吸检查吗?专家说:B超诊断甲状腺癌能达到90%以上,针吸也是90%以上,就算针吸病理是甲状腺癌,术后病理不是的情况也有发生,所以B超能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并不建议再做针吸,尤其是在准备观察随访的情况下,以免因为针吸造成癌细胞转移。
经过三个月的观察,B超发现结节长大了2mm,专家看过检查报告,跟她说:结节变大了,建议手术,因为看现在的生长速度,六个月长大3mm是大概率事件。她也不是犹豫不决的人,当即就同意了。专家给她预约了住院时间。
回到家,她告诉她的老公她患了甲状腺癌,而告诉她的父母说是良性结节,但是需要手术。住院后,她再次找了专家,询问关于手术方式的问题。她说她不想做甲状腺全切除,因为手术之后必定要终生服药,她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她怕会经常忘了吃药。
专家说:是不是需要甲状腺全切,也是要看具体情况。因为她的结节是单发、不靠近腺叶边缘、没有淋巴结转移、没有甲状腺癌家族史,也没有小时候放射线暴露史,所以本来就准备做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预防性清扫术。她听说不做全甲状腺切除,放心了不少。
第二天,就在全麻下做了手术,只是在颈前做了一个5cm的弧形切口,就完成了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没有发生手术并发症。她还担心很久,因为她知道甲状腺癌手术容易发生神经损伤,引起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之类的手术并发症,即使是大医院,也不可避免。术后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普通型,中央区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术后她需要做TSH抑制治疗。TSH的抑制治疗,需要通过评估“双风险”来决定。即:左甲状腺素片的“副作用风险”和甲状腺癌的“复发风险”。她没有其他疾病,所以属于副作用低危组;她是微小癌,没有淋巴结转移等危险因素,所以也是复发低危组。
专家建议她口服左甲状腺素片,一开始每日晨起空腹口服一片(50vg),以后每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逐步提高剂量。第一年控制TSH在0.1~0.5,第二年控制TSH在0.5~2.0,一共控制5~10年。但如果情况有变化,还要重新评估“双风险”,根据治疗效果和副反应情况重新调整TSH的目标。
所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并不是单纯根据肿瘤大小决定是否可以观察治疗。选择观察治疗,一定要慎重。
#清风计划##健康科普大赛##学问分享官#
有位朋友,16岁就患了甲状腺癌脑转移。
这位朋友,16岁时就长到了175cm,虽然很瘦,但看起来很精神。他一直学习很好,还考上了重点高中。平时身体挺好的,除了偶尔感冒,也没有其他疾病。
刚上高中时,他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长出一个结节,不痛不痒的。家人陪他到医院检查,医生查体发现结节有点硬,而且还不止一个,另外他的甲状腺左叶增大,触及一个质硬的结节。医生给他开了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的彩超。彩超发现左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的2.0×1.5cm大小,淋巴结门消失,部分囊性变,边缘型血流。甲状腺彩超,发现甲状腺左叶弥漫性增大伴微钙化,探查到一低回声结节,约1.5×1.8cm,边界不清,其内可见血流信号,TI-RADS分级4级。
医生看过结果后,高度怀疑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年轻人患甲状腺癌,可能和小时候接触辐射过多、经常食用含碘食物和家族遗传有关。医生询问他和他的家人,他的妈妈说:他小时候摔伤过头部,伤得不严重,但是为了保险,做过颅脑CT;还曾经因为咳嗽、发烧,拍过两次胸片;有一次看牙的时候,还拍过牙片。好吧,才十六岁,已经接触过最少4次辐射。至于食用过多含碘食物,他只是每天食用加碘盐,并没有过多食用海产品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家族中也没有其他人患甲状腺癌。
医生帮他做了甲状腺结节和颈部淋巴结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证实了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住院后,医生建议做甲状腺全切和左侧颈部淋巴清扫术,这样更彻底,而且有利于术后做碘131治疗和检测Tg的水平,以便较早发现复发或转移情况。同时医生告诉他的家人,甲状腺全切后必定要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片。他的妈妈因为孩子还小,不想让他终生服药,所以要求给孩子做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经过检查,没有绝对的手术禁忌。在全麻下做了甲状腺左叶及峡部切除+左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也挺顺利,没有发生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淋巴管瘘等并发症。因为没有做全切,所以不能做碘131治疗。术后病理回报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弥漫硬化型,4枚癌转移。术后他就吃上了左甲状腺素片,从1片开始吃,每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控制TSH在0.1以下,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片。
一年后,他的右侧颈部又有了淋巴结肿大,穿刺后又确诊了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再次手术,这次切除了剩下的甲状腺右叶,并做了右侧的颈部淋巴结清扫。这次也挺顺利,没有发生手术并发症。
因为这次是把全甲状腺切除了,所以可以做碘131治疗。做碘131全身核素现象(131I-WBS)后,发现他的脑部有碘聚集,甲状腺床也有甲状腺残留。查了颅脑CT和颅脑MRI(磁共振),都显示颅脑未见异常,没有发现占位病变。后来做了SPETCT/CT,才确诊了甲状腺癌脑转移。
确诊脑转移后,他的家人非常绝望,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而且孩子还很优秀。患甲状腺癌就很倒霉了,怎么还脑转移了?他们问医生:还有救吗?医生说:不用太着急,分化型甲状腺癌和别的癌不一样,别的癌一般是越年轻预后越不好,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年轻的反而预后更好。55岁之前患甲状腺乳头状癌,哪怕是发生了远处转移也才是Ⅱ期。
后来他们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碘131治疗,本来甲状腺癌脑转移做碘131治疗并不是特别推荐,因为怕会引起脑水肿。但是因为CT和MRI都没有发现脑转移,所以说明转移灶很小,不会引起严重脑干水肿。
做碘131治疗前,要停用左甲状腺素片2-4周,避免高碘食物2周以上。服碘后要多饮水,每天1500ml以上,避免外出和接触他人,以免对他人造成辐射。服碘后24~72小时,可以恢复服用左甲状腺素片,但是低碘饮食还要持续一个月。
做完碘131治疗后,他出现了口干、胃部不适、恶心,还有排尿疼痛不适,不过都比较轻微,慢慢就都缓解了。这些症状都是放射性碘在这些组织器官内聚集或通过时,造成的辐射损伤所致,一般不严重。
到现在已经16年过去了,经过多年的定期复查,也没有再发现异常。他高考考得不错,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现在人长得更加高大威猛了,在高铁当了乘警,早已结婚生子。
所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接近良性的癌,预后一般很好。它就像一匹野马,但还有两条缰绳能够掌控它,因而它并没有完全失去控制。一方面,它的生长仍然受促甲状腺素(TSH)的调控,所以可以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治疗;另一方面,它还会摄取碘,所以可以通过放射性碘做内照射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法都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所特有的,也是它预后好的重要原因。另外,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化疗不敏感,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往往是恶性程度高、生长快的恶性肿瘤,才对化疗敏感,所以甲状腺癌对化疗不敏感,反而说明它的恶性程度低。
#清风计划##健康科普大赛##学问分享官#
#合肥头条#真是晴天霹雳!我那位人到中年、辛辛苦苦读了4年博士才拿到毕业证、现为某所公办大学副教授的同学,竟然确诊了甲状腺癌,早期……
若干年前,我去上海的一所大学读书。
我所读的文艺学专业是那所大学中文系第一年招硕士研究生,所以,非常悲催的是,我们这个方向的第一届9个研究生,许多课程是跟着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一起上的。
我本来报考的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系内调剂,把我调到了中文系最难的专业——文艺学。
文艺学,不了解的,可能以为读起来特别轻松。
其实不然,它乃是中文系里最难读的专业。
特别对于像我这样重感性轻理性的小女子而言,读文艺学专业,简直是要了我的半条命!
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文学理论!
按说,学习西方文学理论,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原著。
英文的、法文的、德文的,哈哈,就英文的我都读不通,更别说读法文与德文原著了。
有的人可能会好奇:干嘛要读原著呢?
您想啊,翻译过来的文字,已经经过翻译者的再加工了,可以说是二次创作了。而且,许多法文与德文原著先是翻译成英文,然后在英文的基础上翻译成中文。
译来译去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读原著啦。
英文文学理论原著,通篇充斥着专业术语,即便抱着英文大辞典,一天也读不了一页!
真的,我这可不是耸人听闻。
专业理论著作,你就是把所有的汉语意思堆起来,也弄不懂原作者到底在表达什么意思!
所以,那三年,我读的特别吃力!毕业的时候,我发誓:再也不会考博士了,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那些翻译成中文的西方文学理论,特别是哲学类书籍,简直就是我人生中的阴影!作为文艺学专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读文学理论,还必须要读西方哲学,要命啊!
每当导师们眉飞色舞地说着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时候,一头雾水的我,坐在教室里,真是如坐针毡。
跑去图书馆,借了他们的书,翻阅的时候,犹如翻天书!好不容易咬牙切齿地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满脑子发蒙:不知所云!
现在回头想想,真不知道那三年,我是怎么活过来的![捂脸]
反正有一点是确定的:毕业了,再也不会继续读博士了,我想活得轻松一点了,不想英年早逝,或者未老先衰。
我有一安徽籍的同学,毕业后,她也回到省内。
她比我上进,在学业上。
她是一个超级理性的人,理性到让我有点怕她,真的。
在我的认知里,女人啊,太理性了,容易强势。
我这样说,但愿不要得罪人哈。
她呢?也真是一个强势的女人。
在我眼里,我们虽然是一个班的同学,可是,我得仰望她!
因为她理性,说任何事都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不像我这个笨蛋,傻乎乎的,没有章法更没有逻辑。
所以,与她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我就像是一个小学生站在自己的老师面前一般,我需要仰视她。
她毕业后先是进了一所民办高校任教。
期间,她经历了亲妹妹的英年早逝——肺癌。
之后,她又去了上海的一所高校读博士。
原本3年的博士,她愣是读了4年,就差没抑郁了,最终勉强毕业。
人是活着回来了,身体与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博士毕业的她,回到省城,进了一所公办高校,拿到了副教授的职称,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吧。
可是,世事难料!
正常体检的时候,突然发现甲状腺有异常情况。
于是,她跑去省内最好的医院复查。
“没有什么大问题,不要紧张了。”
医生又这样对她说。
拖了一年,再去医院检查,竟然是甲状腺癌了,好在是早期!
一向强势的她,瞬间懵了……
我也懵了,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人啊,即便赚得全世界,若是失去了健康,有何益处呢?
北京三甲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肖月星提醒:这三类药物影响优甲乐的药效吸收
1. 消胆胺和考来替泊:二者容易跟左旋甲状腺素(L-T4)结合,干扰优甲乐的吸收。提醒:二者服用间隔至少在4小时之上。
2. 含铝、铁、钙的药物:容易在肠道内与左旋甲状腺素(L-T4)结合,妨碍其吸收。提醒:二者服用间隔至少在2小时之上。
3. 影响胃液PH值的药物:主要是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提醒:二者服用间隔至少在4小时之上。
我是内分泌专家肖月星,请关注我。如果您有甲状腺或其他内分泌的问题,请留言或评论,我会尽快回复你。#健康2022##了不起的医生##健康真探社#
记得14年考国家二级营养师资格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的老师。她说他家的这一家三口都得益于她的饮食调理。以她自己来说:微胖。但是三高都没有,每次体检结果下来都是最健康的。三高的所有指标都和她没关系。从营养角度来讲不学营养学也能做到。这其中有一条最简单的原则就是。每日吃的食材不低于30种。
这种方法是我记的最清晰的一个原则。但是一般人谁去做呢?我虽然学营养。现在能做到的也就是不去吃垃圾食品。选择超市食品的时候看看是不是有三氯蔗糖这样的食品添加剂。仅此而已。因为从各方相对注意。所以三高问题暂时还没有降临到我头上。
前几天和另一个营养师聊天。说起营养餐。她告诉我她是这个原则的忠实执行者。她是71年出生的,从小心脏不好,差点被老妈送人。当时家里还有两个姐姐。想要弟弟所以就一直生,没想到她还是个闺女。所以想着把她送人,再生一个。但是后来因为生病的原因反而让她留在了这个家。从小到大就大病小病不断,妈妈说她就是来讨债的。大学毕业是学的机械专业。到了工厂之后由于压力大出现了甲状腺的癌变。这个时候她几乎奔溃了。还没结婚就要走完人生的感觉。西医建议手术,她不想手术。于是找中医吃药、针灸都试过还是不行,但是这个病也发展的很缓慢。于是又自己接触了营养学。在上课的时候也是老师说日本人为什么健康长寿。就是营养均衡。日本人一天吃的食材几乎可以达到40种之多。所以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日本人是全世界最长寿的民族。
受此启发,她开始尝试营养餐。让自己的一日三餐吃的能够超过日本人的一日平均42种的食材。食材不同,里边所含有的营养素会互补一下,同时可以很好的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均衡的营养。经过半年的坚持,再去复查的时候她惊奇的发现原来的甲 状 腺 癌的问题被成功的解决了。从此她更加相信营养素的惊人力量。到现在坚持了6年了。不仅嫁了人还怀孕生子。身体状况现在越来越好。生孩子之后体重都不过百。在单位都是被很多妙龄少女羡慕的对象。
今早聊天的时候,给我说了她家的早餐食材。非常的普通。土豆片凉拌,红皮萝卜凉拌,香葱炒鸡蛋,炒菠菜,没人2块排骨加玉米,加上皂角刺嫩叶拌玉米面和豆面的饼。我数了数光这就10多种食材。她说这就是她最简单的早餐。同时还额外补充酵素果汁。她发给我的配料表我数了一下足足11种营养水果。诺丽果、罗汉果、桑葚、大枣、西番莲、柠檬、蓝莓、枸杞、山竹、葡萄及樱桃。加上自己做的是多种食材。一个早餐就是20种食材以上。
营养学的原则就是坚持食材的多样性。而不是光吃饱。吃的健康和吃饱吃的好一定是两码事。为了吃的健康你会有所改变吗?
我班英语老师今天回校上课了!!
体检时,英语豆老师查出甲状腺癌,后来发现已经扩散到附近的淋巴腺,治疗过程颇为辛苦,她的身体反应剧烈,吐,吃不进东西,感冒严重。
她当时请了三周假,由于身体恢复慢,她原打算续假,结果发现我班半期英语成绩考得相当差劲,一下子就着急了。她赶回学校,询问了学生,发现代课老师上课进度太慢,整整两周只上了她四天就可以上完的进度。这下更是心急如焚。马上决定不再续假,带病上课,课余再去看病。看着她咳咳嗽嗽的样子,我真是非常心疼!!
我班三周换了两个代课老师,学生很不适应!!后来的代课老师又刚出校门,经验缺乏!初二是没有多少时间可供折腾的!!
作为同事,我希望她能先养好身体,但作为班主任,看到英语成绩呈断崖式下滑,忧心忡忡的我又特别期待她的回归!!
友友们,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生活有温度# #冬日生活打卡季#
闲篇
在老家呆了一周,去看了他两次。婆婆想让我们呆到七月半,说是第一年。无奈女儿要考古筝十级,要录视频发给老师,古筝被托运到了杭州。我知他生前从不在意这些。临行前一天,又去多多的烧了纸钱,告诉他我们要去杭州了。
提前短租好了小公寓,到了杭州,立马搬进小公寓里。房子也装修好了,都是妹妹和妹夫在帮忙盯着,这下等待通风几个月就可搬进去了。还好那时候跟她们买在了同一个小区,以后一切都有照应。我一共就姐妹俩个,相差两岁,感情深厚。我们俩的孩子也一般大,这下都进了同一所初中。
甲状腺癌术后也一个半月了,脖子和嗓音仍未完全恢复。不知道其他人会不会这样?不能发出很大的声音,在嘈杂的氛围下别人根本听不见我说话。一个月复查时,邵逸夫医院的医生让以后大声说话,可原来的主刀医生却让三个月内尽量少说话,别扯着嗓子说话。一时竟不知道该听谁的。原来吃半粒优甲乐,复查促甲状腺激素4.65,医生让以后都吃一粒。
一切安顿妥当,上周开始找工作,屹今为止未接到任何一个面试电话。这个大环境下,微微有点恐慌,毕竟要养家糊口,要还房贷。年轻时从不怕找不到工作的,现在真是不一样了。
本没啥可更的,平凡人的一些平凡事。 想想也有一些关注这个账号的人,还有一些相同遭遇的人,所以偶尔冒个泡。谢谢好心的网友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鼓励。也有少部分非常戾气的网友,祝你们幸福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