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的儿子今年大学毕业。
小伙子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这个专业找工作还是很容易的。美中不足的是,本科生大多数只能去施工单位。工作环境不太好,风吹日晒,大多数远离城市。
小伙子从小生活在城市,不愿意去这样的地方上班。
从去年开始,他不停地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希望以后不用去工地。
但是,这种金饭碗哪有那么好考?小伙子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如今毕业了,同学们大多上班了。一个大小伙子总不能坐在家里啃老吧?要是改行,能做啥呢?还不是从底层做起?
万般无奈之下,小伙子去了一家测量公司。每天扛着仪器翻山越岭,一天走一二十公里。还不如那些进了施工单位的同学。
#施工单位该转行去哪# 我在的施工单位,除了高层领导,真的很少见到35岁以上的了,施工单位最大特点就是随着项目走,全市全省全国跑,花钱买的房住不上,老婆孩子一年到头陪不了几天,父母年老照顾不了,天天在工地脸朝黄土背朝天,夏天一过宛如非洲人,一般人真就受不了。
转行以前最好的出路是去建设单位,工资高待遇好,现在房地产内倦严重,这个方向去的人明显少了。
考公务员事业编,到现在都是转行最佳选择,一旦上岸有多好就不细说了。
剩下有很多选择,只要勤快,干什么都能吃上饭,最普遍的网约车,送外卖,各行各业都有转行后同仁们的身影,养家糊口的方式有很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你认为别人干什么工作没出息,很可能几天几年之后,在你的认知领域里你还比不上人家。
地产工程岗,可是有的小伙伴找了半天不知所云。其实说白了,就是建筑行业乙方施工单位的一名无名小卒。放线,打标高,成本,文明。那样都少不了。然而,在智联招聘又或者各大招聘网站,4-8千。我也承认能力有限,只能做个技术岗,但是。就这么一个岗位,如果,某牛逼领导说把你裁了,就是一个理由,我们需要复合型人才,你不合适,所以只能被无情的下岗。选择大于努力,有能力,考证+公务员,是刚毕业大学生最好的选择。国企,省企,啥都不说,民企,时刻准备着被下岗,别人说你多么努力,多么老实,然并卵,公司需要的能说会道,溜须拍马,不干正事的主,你承认不承认,民企都存在这种现象,。所以,学历+能力+聪明就是成功。
2022年一级建造师报名条件已调整,报考条件放宽了,其目的是“推动降低就业门槛”。
新冠疫情这几年太难了,对大家的影响太大了,尤其是2022年,尤其的艰难,企业停工停产、减员裁员、降薪降职,失业率也居高不下,整体经济条件疲软,另外今年毕业生人数又创新高,堪称最残酷就业年。
国家及地方也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稳增长,推动经济恢复,公务员也要扩招了。
目前的情况下,是考公务员、考研,还是就业创业?[what]
在家待了有3个月了,工作还没着落,和娃的感情倒是越来越好~~[微笑]
#一建# #毕业##施工# #头条#
为什么出现“用工荒”?
老梅自95年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一直与建筑施工企业打交道,更直接与一线的建筑工人频繁接触。
然后,建筑企业一线工人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大,现如今,你在建筑工地很不容易见到35岁以下的一线工人了(有劳动合同的国企好一点,毕竟五险一金等福利有保障)。
一边是招工难,一边是公务员考试热火朝天;一边是每年近6到800万大学毕业生争相想当白领(宁可送外卖也不当工人),一边是工厂一线工人年龄平均已达47岁(据新华社的消息)。
怎么会这样呢?老梅提三点:一、长期的社会舆论导向出现偏差,当“工人”做“农民”似乎成了耻辱,社会地位低下;二、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能严格遵守《劳动法》,工人的切身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三、“主人翁”的认同感几乎消失殆尽(原因复杂,但国企私有化现象是重要因素)。
欢迎大家讨论。
硕士应届毕业生,入职某中字头施工央企,分到一个南方项目部,新来的有9个人,1硕8本(1个985 1个211),入职一个月了,在这我感觉不到任何跟本科生的差距,除了工资比他们高个1 2千,干的工作一模一样,就连实习期和见习期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虽然工作不累,但是心累,3年白上?在这看不到硕士的未来,有跟我情况差不多的硕士在项目部的吗?说一说看法,我迷茫了!
在工地硕士没用,多几年工作经验的大专都比硕士好用。说真的,老哥跑路吧,硕士去施工单位真的埋没人才了。
硕士主要在于起点高,可以去一些不错的设计院或者试试甲方,你跑工地一线说实话初期别说本科生了,可能和大专生的工作上的差距都显不出来,有关系的那更是降维打击!
施工单位本硕并且无论985、211还是双非,都是同待遇土木专业,硕士的优势在于选择多了许多,去施工单位确实是浪费三年了,施工单位不在意你专业知识掌握得怎么样,毕竟都是现场学。还是建议你跳槽吧,甲方、设计院、公务员,你都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