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一个痴 呆老人,他的口中一直念着一串奇怪的数字“27、81、241”,儿女们觉得很蹊跷,就求助政府,没想到引起了军区的重视,下令彻查,这才揭开了老人的真实身份。
这个老人叫宋良友,他在儿女们眼中就是一个做了30年的煤矿工人。
他以前就爱念叨这串数字,儿女们很好奇问他是什么意思,但他不愿意说。2014,他86岁时得了老年痴呆症,还一直叨念着“27、81、241”这三个数字,家人才觉得这写数字不一般,但是却再也问不出答案了。
直到2018年,安徽省淮北市为了迎接“抗美援朝”65周年,要登基所在辖区退伍老兵的相关信息,宋良友口中的这串数字才有了答案。
宋良友的儿女们直到父亲在年轻时,曾经当过兵,所以这一次登基信息,他们就把父亲的名字报上去了。很快就有登基人员上门回访,但是却说没有宋良友相关的入伍信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提供一些证明。
儿女们回家来父亲的信息,他们在宋良友的床底下发现了一个铁盒子,打开一看,里边有很多的军功章,上边都写着宋良友的名字。
但是有这些还不能够,他们突然又想起了父亲常念叨的“27、81、241”,登记人员把这些信息一起带回来。平常人对这些数字不敏感,但是部队里的人却一听就想到,这很有可能就是部队的番号。
经过查询,这居然是第一批“抗美援朝”时进入朝鲜作战部队,27军81师241团。他们对宋良友的身份不禁好奇起来,经过一番查询,宋良友的故事被发现了。
宋良友出生于1928年,那是一个中国被各国列强欺负的年代,宋良友从小就立下了将来要当兵报效国家的志愿。
宋良友21岁那年,他终于可以有机会可以参军去了。临走前,母亲告诉他:“当兵,就不能做逃兵!”宋良友告诉母亲:“我不做逃兵,要做就是标兵!”
宋良友被编入华东野战军第27军81师241团12连,他进入部队训练刻苦,作战勇猛,很快就升任了步兵班长。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宋良友的部队要奔赴朝鲜作战。大家可以选择去还是不去,宋良友没有任何犹豫,他选择要去。因为这一战,很有可能有去无回,但是宋良友不怕,当兵那天起他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在朝鲜作战两年多,宋良友影响最深的还是长津湖战役。他们奉命在长津湖新兴里,与美国的老牌强兵“北极熊团”第7师31加强团对抗。
一开始,他们需要匍匐掩藏起来。当时朝鲜遇到了50年不遇的寒冷天气,战士们的棉衣根本就不能抵御寒冷,很多人在地上四肢都被冻僵了,但是谁都没有站起来,就随时做好准备。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只听到一声“冲啊”,宋良友是身体比脑袋反应快,他站起来拿起枪就冲出去了,但是等他回身看看身边的战友,他们的身体都被冻僵了。战斗没有给任何多余思考的时间,只能往前冲。
敌我力量悬殊,除了死战别无他法,看到战友们相继倒下,宋良友却始终都没有想过放弃。正如连长在号召时说过的话:“要是我倒下,指导员上,指导员倒下,排长上,以此类推,战斗到最后一人,都要守住阵地!”
作为班长宋良友从来没有想过撤退,在他们的殊死奋战下,他们用三天三夜,击退了敌人的十次进攻。
宋良友在一次战役中,没有注意,一枚炸弹就在他的周围炸了,他躲避不及,被炸了撞到石头上昏了过去。炮弹的碎片将他的肚子画了一个大口,肠子都流出来了。
宋良友醒过来,他肠子塞回去肚里去,抓了一把泥巴盖在上面,用裤腰带扎进肚皮就想要继续回去冲锋陷阵。当时连长发现他受了重伤,让人将他带来下去休息,宋良友这才敢闭上眼睛。
他被送到了后区医院,他的肚皮缝了50多针,他整整昏迷了三天三夜才醒过来,看到他苏醒,医生都说这是一个奇迹。他们连队成功守住了政敌,这一次,他获得了一个“一等功”。
战争还在继续,宋良友立即就想要回去,但是没有一个人答应他,他只能安心养病。半年之后,伤好了,他请求回到战场,连长这才让他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这一次的战役,宋良友遇到更大的困难,241团的兵力被打散了,当时团长被仅有5个人的队伍分成了两对,他让宋良友带着两个人,将最新的情报送出去,宋良友和两个战友,趟过冰冷的喝酒,翻过悬崖峭壁,终于遇到了主力军。
等到战争结束,他又被授予了一次“一等功”!
如果不是这一次退伍老兵的调查,宋良友的儿女们都不知道他们的父亲这么伟大,得到了这么多军功章。烈山区退役军人事务部,档案上清楚写着,宋良友曾立下2次一等功,2次三等功,3次四等功。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宋良友是有机会留在部队的,但是他受伤了不能再继续作战了,所以他就以为母亲养老为由,申请退伍了,回到家乡之后,他就去煤矿上做了一个工人,把军功章藏在铁盒子里,把过去的一切都隐瞒起来。
我们的祖国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正是因为有宋良友这样的老兵们,不计名利,舍生忘死的付出。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参与头条官方公益活动,守护英雄老人的晚年,让让抗美援朝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我的公益一分钟#
安徽省某市看守所生活作息表
6:00 起床,叠被子,洗漱
7:00 早餐 (二个白面馒头)
7:20 饭后散步(一般20分钟)
7:50 静坐
8:20 点名
8:50 学习(诗,散文)
9:20 监舍内队列训练(跨步,原地走,原地跑,原地下蹲,立体转身)
9:50 放风
10:50 收风,点名
11:00 午餐(米饭,一份水煮菜)
11:20 饭后散步(一般20分钟)
12:00 午睡
14:00 起床,洗漱
14:30 学习(看守所条例)
15:00 训练(做操)
15:40 放风
16:40 收风,点名
17:00 晚餐(米饭,一份水煮菜)
17:20 饭后散步(一般20分钟)
17:50 看电视,点名
18:30 监舍内散步(15分钟)
19:00 看新闻联播
19:45 监舍内散步(15分钟)
20:30 洗漱
21:30 打铺,上床躺好
22:00 关电视,睡觉
说明:
1)上厕所时间,除了吃饭,静坐,学习,看新闻联播不能上,其它时间都可以。
2)吃的菜主要以白菜,土豆,萝卜为主,一周一次辣椒烧肉改善伙食,菜品夏秋丰富点,冬春就少点,都是加肉片水煮,少油少盐,节假日基本不变。周二,周四早餐加一个鸡蛋。
3)睡觉时必须上床躺下,其它时间不准上床坐、躺
4)统一着装,外套不准穿自带的衣服
5)生病报医,治疗免费
6)男女犯人关押在不同监区,分别由男女民警看管
7)24小时民警执守,睡觉时在押人员要分批值班,一个班两小时,同时两人值班
8)在放风的时侯洗衣被,雨雪天不放风。周末时学习,散步都可以停止。
50年代的石关宾馆,60年代改建为三线厂一一安徽省永达机械厂,夏季中午休息要蓋薄被晚间更是凉快,是难得的避暑胜地。
身在合肥,你上班是怎么休息的?
很多人都说除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合肥几乎找不到双休的工作,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合肥的工资绝对属于全国低谷地带,房价物价又高的离谱,扣了保险到手三四千加班还累成狗还了贷款之后又一无所有的日子,真的是太难了。
同为合肥人,除了疫情初期那段时间休息两三个月,其他是一天不落正常上班[害羞][捂脸]//@庸人子扰:感觉滨湖经常被封[抠鼻] 为啥?
12月4日凌晨合肥发布最新疫情通告,其中包河区最为严重,在感染人群中发现最新变异毒株奥密克戎BF.7。这个病毒传播性更强,隐秘性更高,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12月2日到3日的来肥人员落地检测中发现70例阳性。滨湖新区4日凌晨起对两个片区进行封控管理(见图),除两个片区以外,包河花园、高速时代广场、云谷名庭、云谷金融城、绿园小区、格林丽景、滨湖春天、创智广场也都紧急实行封闭管控。这次包河区域封控管理是继上个月长丰区域管理之后又一次的区域性封控管理,可见疫情形势的严峻性。不信谣,不传谣,服从安排,听领导,按照快封快解的原则,应该很快就能解封。#疫情# #合肥头条#
#健康明星计划#
今天是重阳节,合肥很多单位都组织老年人去登高望远,看碧云黄花。
早上五点半老先生就起床了,今天他们单位组织老同志去省内蚌埠市旅游。
老干部处的工作很细致贴心,早餐有牛奶、鸡蛋和面包,午餐后还安排去宾馆休息一小时,下午五点左右返回。
出门前老先生满怀深情的说:“生活在中国真幸福!”
我依稀看见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满满的幸福之心。人只有感恩知足才会健康长寿!
“自古逢秋多寂寥”,此时凉意袭人,出门要注意保暖,适当添加衣物。血压高的老人更要注意不能着凉,因为受凉以后血管收缩血压会升高。
祝所有的老人重阳节快乐,长命百岁[比心][比心][比心]
#合肥头条#
蚌埠,合肥,上班时间,工资,消费比较
蚌埠:朝九晚五,合肥:朝九晚五点半
蚌埠:月票40元110次,50元150次,用时45分钟
合肥:公交卡,地铁转公交,每天来回9元,用时3个小时
蚌埠:饭补15,电话费报销50元上限
合肥:饭补18,电话费报销100元上限
蚌埠:工资5000+13薪,项目绩效奖励,五险一金,双休节假日休息,生日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