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年轻人的出路到底在哪?如何跨越阶层呢?
社会上有70%的年轻人其实都是三无群体(无名校背景,无家世背景, 无大城市生活圈层)
对于“三无”群体年轻人,最佳跨越阶层的捷径,推荐七条路,第八条路要愿意选也可以,但这辈子都毁了!
出路一:考公务员
对于上述所指的“三无”人员,最好的出路就是考公务员,原因很简单:
1、考公务员不需要你花什么本钱,只要每天能够吃饱饭就可以了。
2、考公务员是可预期的现实路径,只要舍得一身剐,不要挑地方,挑岗位,早迟一定能考上。
3、考公务员公平公正,关键是透明可追溯,基本没有暗箱操作。如果不服,可以查分,查卷,查原始面试视频的。
4、考上公务员后,待遇不高,但相对稳定,福利很全,以后养老治病都占很大的便宜,吃饭肯定没问题,只要不犯颠覆性错误,保着“盐罐”,过点小日子挺滋润的。
5、考上公务员后,在农村或者小城,一般有高人一截之感,让你自卑了二十几年的脆弱自尊稍微得到点滋养。
出路二: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有很多种,但只有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是最过硬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除了比公务员少一项公车补贴之外,其他待遇完全一样。
1、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小地方一般都是专业技术型岗位,考上后受人尊重,毕竟小地方的专业人才即使不很专业,也会被人们神话为“专家”!
2、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大部分都是教师和医生,还有就是农技人才,文化人才,专业性较强,一般都是别人来求你办事,社会地位也不错,发展的路径也很明晰稳定。
3、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待遇差不多,但是没有公务员单位那么多的“勾心斗角”,走自己的技术职称路线,专业一旦到达副高级以上水准,在一个小地方完全可以名利双收,小日子是很滋润的,走公务员路线,政治风险高,得跟对人,得机遇好,否则一辈子能达到的高限估计就是个副科级了。
出路三:考国企央企的驻县机构或者本地国企
1、国企央企的驻县机构,只要进了,签了正规合同,一般不会随意辞退,即使遇到重大变革改革,需要辞退正式员工,也会给你一笔不菲的补助。
2、许多国企央企的驻县机构都带有高门槛性和垄断性,比如供电企业,供气企业,供水企业,银行等等,这些机构提供的服务,是老百姓必须要用的,是刚需,只要有人在,这些机构就不愁没饭吃,所以,相对而言也算低风险行业。
3、国企央企驻县机构相对而言待遇不会太差,虽然没有公务员事业单位稳定,但很可能在经济发展好的年份,待遇远远超过公务员。前些年,我们这里公务员处级干部的公积金一月交1000,供电公司的普通职工公积金一月竟然高达4000!
4、次一点的就是本地的国企了,本地国企和本地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不垮台,他们一般是不会垮台的,相对而言也比较稳定。
出路四:进上述的三大类单位当临时工
如果你没有能力,或者机遇不好,没能考上三年所说的三大出路中的任何一项,那也建议你参加这些单位的临时聘用岗位考试,只要录取了,至少保障你有最低的社保,有最低的工资保障(大概2000元一月吧)
出路五:回老家养鸡养猪
这条路比较艰辛,也很苦,得有一定资本,得充分利用当前时髦的电商营销等手段。另外,最好能找到靠谱的银行,给你提供贷款。否则资金链一断,饲料买不回,直接死翘翘!
出路六:到大城市去闯荡
大城市机会相对多一点,竞争环境相对公平一点,刚毕业的前几年,还是可以到外面去闯一闯的,
但是到外面去闯,那种激烈的,人才济济的竞争环境里,“三无”人员想要进前述的三大体制内,估计非常难了,只能进一些稍微大点的民企,干干吧!
如果有过硬的技术,大城市还是不愁吃喝的!
出路七:在小县城摆个小摊或者端盘子
混到了这一步,说实话,人生逆转的机会对“三无”人员而言,基本概率很小了。慢慢干吧,早点结婚,生个二胎,开源节流,培养孩子吧!将来就指靠着孩子给你养老看病了!
出路八:躺尸等死
实在没招,打工吃不得苦,考试没有实力,摆摊没有本钱,脸皮很忒薄,求人还怪难为情,——那这种情况,只能赖在家里,躺尸混吃等死了!——这种年轻人不是没有,我身边就有好几个!
有一个体制内的朋友每年都圆满完成承大量事项任务,但每年考核都拿不到优秀。
体制内不公平的事不止一件二件,但我们不要浮躁。沉下心做好一件事,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对于没有任何背景的基层公务员而言,也许我们的眼前没有捷径,但我们能做的是练好自身本领,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等待着“伯乐”的到来。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父母眼中的“职业鄙视链”:由高到低依次是公务员---事业编---国企---私企---自主创业---打工,确实是这样,老一辈人经历过生活艰辛的洗礼,学而优则仕,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所以每年的公考比高考更甚,出现了挤破头的往体制内涌的现象,其实对任何事物,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很多可以一生更优秀,却被择业而束缚,有的随着岁月磨平了棱角,做着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一份安然和稳定,工资低点无所谓,这无可厚非,当房贷车贷压得你喘不上气来的时候,当面临失业的诚惶诚恐时,公务员便成了最优的职业选择,随着阅历的增加和职业的磨练,升官发财是通往人上人的捷径,有的人不惜铤而走险,到头来落个身败名裂的结局。其实任何职业要想活起来,还需要建立能出能进、优胜劣汰、从严监督监管的机制,夯实“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既吃公家饭莫贪不义财,两袖清风,铁肩担道义,摒弃自私自利,洁身自好,方可久矣。[鼓掌][谢谢][加油][加油]#正能量##今日正能量##职业规划#
农村大学生实现阶层越升的捷径是什么?老家村子里,出了10多个大学生,但毕业后过得很一般。总的说来,考上编制的,过得要好一些。这个现象说明农村大学生实现阶层跃升的捷径仍然是考公(事业编)。试举两例。
大学生A:2011年大学毕业,考入四川某地级强市市直部门公务员。现已提拔为副科长,享受二级主任科员待遇。年到手收入15万,公积金双边3.3万。工作9年。目前,在省会城市按揭一套住房(价值150万)。工作的地级市,按揭一套住房(含车位,价值120万),全款一套小房子(市值40万)。老家修了一幢房子(花了15万),小车一辆(价值20来万)。9年可以买3套房,1个车位,1辆较好的车。应该算是实现了阶层越升了。
大学生B:2003年专科毕业后,先是在镇上高中教书,5年后在县城重高教书。目前,年工资到手10万,搞培训5万,公积金2万。县城2套房子(已还完贷款,市值100万),县城所在地级市按揭一套(市值80万),小车1辆(市值12万),车位2个(市值9万)。工作17年,三套房子,一辆小车。也可以说实现了阶层的越升。
因此,农村大学生最好的出路还是考公务员和考事业编。友友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