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去当公务员吧,我知道的,现在好多发点电厂一个月拿到手不到一万吧(贵州这面),公务员多好。我们是电网的,待遇拿到手15000每月,好多同事都考公务员走了
哎呀,这不都正常嘛,我们在国企上班一个月8千到1万多都是很正常,两口子都在国企工作一个月两万多收入这都很正常的事,这是看到了,买个耳环耳钉,戒指手镯的那就是正常消费平时稍微省点就出来了,又不是说买个上百万的东西,一身加起来几十万,谁还没套出去喝茶喝酒的装扮,典型的恨人有笑人无的龌蹉心态来评论问题,看人生活过的好点就生气是吧。别说公务员,看看烟草公司,国网公司,电厂,铁路的这些职工一个月都多少收入,哪个单位的职工不是月收入一二万以上,干部更不要说了。有些人自己收入不行就看不惯别人,因为你没那个命。
女副局长发布会上戴疑似3万元耳钉?多次被表彰,曾带病工作晕倒
哎呀,这不都正常嘛,我们在国企上班一个月8千到1万多都是很正常,两口子都在国企工作一个月两万多收入这都很正常的事,这是看到了,买个耳环耳钉,戒指手镯的那就是正常消费平时稍微省点就出来了,又不是说买个上百万的东西,一身加起来几十万,谁还没套出去喝茶喝酒的装扮,典型的恨人有笑人无的龌蹉心态来评论问题,看人生活过的好点就生气是吧。别说公务员,看看烟草公司,国网公司,电厂,铁路的这些职工一个月都多少收入,哪个单位的职工不是月收入一二万以上,干部更不要说了。有些人自己收入不行就看不惯别人,因为你没那个命。
女副局长佩戴疑似3万元耳钉被质疑,不妨等待调查结论
我就是电力学院毕业倒班7年,受不了出来在私企做管理,结果受尽这种中小企业的罪。总之,在电厂工作非常稳定,其稳定性和私企比完全天差地别。在电厂和领导吵架都没事,在私企有点事老板就会开了你。当然电厂倒班,环境太差,而且没有能力方面的提高。现在已经快50了,工作都不好找。所以年轻时要么考虑自己做老板,要么考公务员。否则年纪超过45,就是废人。
听过电厂比较“乱”么?具体是什么原因呢
我在电厂工作了十年了,我是听到过这个说法,也了解到了一些“秘辛”
我记得是刚上班那会儿,我已经谈了女朋友(也就是现任老婆),她当时也刚在本地参加工作。
单位就有人给她介绍对象,介绍的都是什么这个公务员,那个领导的侄子什么的。
我媳妇就说我有对象的,说在电厂工作呢
然后单位的人就说,唉,不能找电厂的,电厂的人都“乱”的很!当时我听我媳妇说这事,我就那个气啊,这是什么说法啊,在电厂上班的人,怎么就背上这么个名了!
后来慢慢在我们单位的老人那里听来的“秘辛”,才慢慢理解,可能在老早以前,可能发生过一些传闻,让人们有了这样的看法。
就是我们在电厂上班,工作比较特殊,倒班么,所以有时候在单位宿舍休息,再有就是有些电厂离市区比较远,回家机会少,所以听说在宿舍发生过什么……,再有就是为了升官,有些人送领导自己家里人去,……这些其他单位也会发生吧。
现在很少见了,让我们电厂人,背这个名,有点冤啊,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希望家庭和睦!
我是逼上梁山的海贼王,感谢关注
江西省人才流失比例全国第一,前段时间国人声讨清华赴美的留学生学成不归国,江西本就比周围几省落后,本地学子不肯为家乡出力,值得我们反思。
以南昌为例,有点象东北的一些老工业基地,人情社会,凡事首先考虑"走路子",有人脉的在这才如鱼得水。不是南昌本地的、没关系的确实不好力足。高科技的企业都在珠三角、长三角,当地效益好的都是电厂、烟厂、钢厂。
南昌除公务员以外工资偏低,房价、物价并不低,不是江西的人才不肯留下来,确实机会太少了,留不下来。
电厂二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记得前几年说要建二期,好多市民反对,其中包括公务员及教职人员,给出理由污染,会产生雾霾,其实火力发电哪有什么污染,白色的烟就那么些,而且是蒸汽。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