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多年前给沈总的饯行宴只有人事总监和其他几位店长陪同。老板很不巧的出差去了,这位当时在公司拿着60万年薪的总经理从空降上任到自动离职仅1年3个月。
沈总的身材比较魁梧,皮肤也挺好,戴着一副眼镜,给人一种英俊伟岸而又文质彬彬的感觉,再加上60万元的年薪(2009年),当时也就是40岁左右,正是一个成功男人最有魅力的时候。着实让我们那些当时每个月只领着4-5000元薪水的打工仔艳羡不已。
初到公司的他可以说是意气风发,跟老板谋划着3年就要把公司做上市。
我是2012年离开的曾经工作了6年的公司。说公司其实是一家餐饮公司,当时在湖北省就有20多家自营店,生意做的很不错。
老板其实非常重视培养人才,除了公司自己设立了培训部,聘请了专职的培训总监,对于中高层核心管理人员每年还要参加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培训。对人才的培养老板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也正是在这种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之中,老板谋生了把企业做上市的宏伟目标。经过多方打听,老板求贤若渴的高薪聘请了在其他企业工作的沈总,用现在的话说,是高薪挖过来的。
寄予厚望的老板董事长,踌躇满志的空降总经理,背负着重要的使命感,开始对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那个房地产行业疯狂赚钱的年代,我们公司也在专注做餐饮的基础上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
我当时只是公司的一般管理人员,对于房地产公司的事情知之甚少,只知道老板在武汉东西湖、黄陂、咸宁、宜昌都拿到了土地,有两个地方的项目已经动工了。
而我们这边的餐饮公司,也确实发生了很多质的变化。公司从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方面进行了大改革,设立了董事长办公室、财务部、人事培训部、营运部、质检部、工程部、信息部、安保部、市场拓展部、物流部、菜品研发及中央厨房部,总共十部1室。
原来总部三层的办公室不够用了,又在其他地方设置了部分部门的办公室,公司的高层会议已经需要在中型会议室召开了,如果是每个月的月度经营分析会议,那必须是总部的大会议室,因为公司要求月度经营分析会议经理层的管理人员都要参加。
当时,身为一般管理人员的我也在这种氛围中对待公司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如果公司真的上市了,我至少成了一个上市公司的员工,也是可以引以为豪的。
部门多了,人也就多了,制度和规则自然也就多了,逐级上报,逐个部门汇签,一切都在往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方面严格要求。当然,矛盾也在此产生了。
财务部的负责人是老板娘,财务经理是老板娘的妹妹。可能是业务急速发展,公司也出现了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上千名员工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众多的餐饮供应商结账的时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再加上新店的装修、筹备和房地产项目前期购买土地和建筑资金等都需要大量的钱。
虽然公司内部进行了如此多的改革和规范,各个门店也在有条不紊的执行着公司的各项规则和各种方案,新的门店也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按照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落地开业。
但这种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并没有为沈总带来如日中天的上市敲钟的那一刻,仅仅1年3月份后,由人事总监出面给沈总举行了一个小范围的践行晏。可惜个中缘由我们一般的管理人员并不十分清楚。
看来,企业的“空降兵”很多情况下如同“后妈”一样难当。不知道是空降兵江郎才尽被老板弃用,还是老板与空降兵之间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分道扬镳。
职业经理人要慎当“空降兵”,企业老板要慎用“空降兵”。
各位朋友,你们在职场经历过怎样的“空降兵”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