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双料博士后”被遣返 “学习”之外还要学更多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杨郁卉 一个30多岁的年轻女子,一身包裹到脚踝的黑色羽绒服,头发稀稀拉拉只剩下稀疏的几缕,其间还有很多白发,脸色蜡黄,布满了皱纹,仿佛是一位年迈的老太太。她被两个高壮的美国警察押解遣返回国,没有行李,只有一盒治疗精神分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杨郁卉  一个30多岁的年轻女子,一身包裹到脚踝的黑色羽绒服,头发稀稀拉拉只剩下稀疏的几缕,其间还有很多白发,脸色蜡黄,布满了皱纹,仿佛是一位年迈的老太太。她被两个高壮的美国警察押解遣返回国,没有行李,只有一盒治疗精神分裂的药。这样的情景,人们恐怕很难想象,是发生在一位留美的“双料博士后”身上。

  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很多人都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应试教育,认为这就是造成她“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的罪魁祸首,出现如此令人心酸的一幕,中国的整个教育体制都应该反思。可是,因一个有着中美“双料博士后”光环的女子被遣返回国就谴责整个教育体系,如此归咎有所偏失。

  一方面,遣返回国的经历以及携带的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这些不能说明她的人生就是失败的。在国内较好的高校读书,做研究,又被推荐到美国著名的大学,跟着导师在美国黄石公园摸爬滚打搞研究,成绩突出……这些都可以说明,无论是中国的顶级高校,还是美国的名牌大学,都对她的科研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毕竟,博士后也是一种工作经历,只不过在高校搞研究人际关系方面要相对简单一些,无论哪个、哪所高校都不是可以让人随随便便就完成博士后出站报告的,能在两个完成博士后工作,说明她对处理简单的人际关系还是可以的。至于到企业后人际劣势被放大,进而无法适应工作,直至失业、被遣返,或许只是说明她受制于自己社交能力的短板,在异国他乡没能找到发挥自己强项的合适工作而已。

  另一方面,这位“双料博士后”所说“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并不是普通学校教育的结果。在新闻描述中有一个细节,说她小时候聪明好学,父母便竭尽全力给她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不让她干任何家务活,她的任务也只有一个,学习。她不负众望成了当地有名的“学霸”,一路保送进了北京名校,又推荐去美国学习。以往的这些经历对她来说,确实是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足够了,即便“什么都不会”也没什么关系。然而,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工作方式、不同的社会评价体系,都会对学习成绩以外的很多其他东西有更多要求,例如生活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这时,几十年来一点点形成的“什么都不会”的习性便成了致命的弱点,成为她走向社会的绊脚石。可是,在这方面归结起来恐怕家庭教育应负的责任更大一些。与学校教育相比,一个人的性格以及生活习惯的养成更多的是来自于家庭,如果没有让狭义的“学习”地位如此至高无上,她现在应该也不至于因某一方面能力的缺失而遭到社会的排斥。

  她的遭遇,让我们有唏嘘、有同情,也促使我们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修正教育子女的方法。同时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看到这位曾经的“学霸”能凭借她超强的学习能力实现自我的拓展,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舞台,走出困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35/
1
上一篇评论:吃出个互联网经济
下一篇 天津明年基本建成智慧旅游城市 尽享"私人定制"游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