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小的权力,行最大的刁难——这是小官僚主义最大的恶。前有西安城管向经商群众收保护费,今有黑龙江基层公务人员大搞形式主义刁难商家,这是一些地方显然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滥权乱治现象。“扫黑除恶”,要连着这些毒瘤子一并根除。
近日,网传黑龙江一奶茶店被市场监管人员刁难“歇业整顿”,原因系此前监管人员进店时该店员工先说“欢迎光临”,再说“扫一下码”,其未先说“扫码”的行为,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认定为“执行防疫要求不彻底”,并因此被相关监管人员勒令关停门店。
此事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显得恶意满满:以市场监管之名,大摆官僚主义姿态刁难老百姓,是对社会体制的抹黑;以严格防疫之名歪曲防疫政策,是对国家动态清零政策的丑化;以莫须有的罪名给老百姓找麻烦,这是公然挑事闹事,是大恶的“集大成”。何止是离谱,简直是可恶。
11月11日晚,涉事地方肇州县政府发布调查公告,回应了此事,基本大意是:事件属实,涉事执法人员已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的严重性,奶茶店方面已经谅解。县纪委监委给予王某某政务记过处分并建议调离执法队伍;给予工作人员金某某、赵某批评教育处理;给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主管副局长康某诫勉谈话处理;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进行深刻检查。
当地县委“罚酒三杯”的处罚方式已非首次。据悉,肇州县近期曝出的问题并不止于此事。一个月前的10月份,有媒体曝光:黑龙江肇州中学向学生收取树叶费,每生必须提供3袋树叶以用于学校花草过冬保暖,对于未能收集齐树叶的学生,学校教职工让学生花钱购买,3袋20元。部分学生迫于无奈,只好选择“购买树叶”。被曝光后,当地教育局才介入调查,但处理结果让人看了直呼“地方小圈子政治气息浓重”——事情是门卫和学校某干事的私人行为,与学校无关。开除门卫,停职涉事干事。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把小官僚主义和利益勾结的问题撇得干干净净。
短短一月时间,肇州就曝出两起惊动全国舆论的“小官僚,滥权力”的丑闻,可见当地的官僚主义乱权荼毒问题之深。而必须看到的是,这些还都只是被曝光的,那没被曝光的乱象是否还有呢?
是不是脱离群众太久了?是不是存在搞地方政治圈子文化?是不是没理解清楚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是不是……这都是相关地区应该反思和整顿的问题。轻描淡写、视而不见的摆烂作态,只会助长使坏的风气。而至于为何自己“内嘎达”发展不起来,这是要有自知之明的。
好的弘扬,坏的杜绝,有病要治,没病别乱搞事。这话,应该都懂。
[鼓掌]哈尔滨一政府机关食堂对百姓开放,12元管饱[耶]
近日,哈尔滨双城区发达路地区政府2号办公室的LED牌打出“广告”,公务人员就餐期间,周边居民可以到机关食堂就餐,价格与机关干部一样。太亲民了,大赞[赞][赞][赞][大笑][比心]辽宁啥时也开放,期待[祈祷][玫瑰]
黑龙江一家长发文,儿子985毕业,女儿211毕业!儿女也想在大城市里安家立业,家长说:“在我一哭二闹三上吊吓唬下,儿女都回小县城了,都是公务员!”
儿子和女儿一人一套房,他们的首付都是我交的,每人5万,他们用自己的公积金还贷款!
这对儿女还是很争气,985和211的学校都考上了,在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家长硬把儿女拽回到小县城,都当了公务员,看结果似乎很满意,有稳定的工作、有房、有父母在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儿女还没有摆脱父母的思想束缚,还在用几十年前的保守思想来看待问题,如果儿女很优秀,也想在大城市里发展,父母靠这种方式把他们束缚在小县城,看似为子女好,实际上就阻碍了子女的发展,子女的前途和婚姻问题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吧。
对此你怎么看呢?
#头号周刊# #大有学问# #未来总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