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这全市降为了低风险,于是约三五好友,光顾了一下路边的烧烤摊,以示庆祝。期间,聊起了彼此子女的升学和就业,感叹于求学的不易和不同的人生境遇。
我高中宿舍的上铺“老五”,他年龄虽小,因当年高考失败,自谋职业,且严格按婚姻法的年龄下限奉子成婚,之后在商海摸爬滚打,小有成就,但内心对于自己当年的高考失利不能释怀,在培养子女方面用心良苦。他儿子大学毕业后,将考取公务员当成了人生理想,连续考了两年,终于考上了鲁北监狱的管理岗。“老五”说起来口若悬河,儿子现在税后月薪7000多元,一年13薪,年终奖还有25000元,考核15000元,备勤奖每年10000多,一年下来大概能拿到16万,旱涝保收。但“老五”最近感觉到孩子对这个职业不是真心喜欢,每次回家都是闷闷不乐,说起来,这个工作也是一言难尽。每天工作提心吊胆,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犯人,除了工作的枯燥乏味外,每天的精神压力特别大,甚至手机都不能带,只能拿一个类似老年机的警务通,特别是在疫情封闭期间,简直是与世隔绝。
我同宿舍的“老三”,他儿子情况稍好些,当年高考640多分进了北京交通大学,差一点去了北京邮电大学,学的计算机专业,目前在北京的字节跳动做前端开发和VR设计,年薪50万左右。我们一直对老三的儿子赞赏有加,可老三也是愁眉不展,问起原因,老三说,尽管那边薪水不低,但是他儿子打算结婚买房,毕竟和女朋友处了都三年多了。可是,在北京买房,凑个首付都得砸锅卖铁。
唉,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高考##高考正能量##高考名师团##教育听我说##大学专业如何选##就业##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