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广州公务员教育(广州市公务员培训网络大学堂手机)

中国历史典故之同文馆的设立 清末建立的最早的“洋务学堂”。鸦片战争打破了清帝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从此与外国交往日益频繁,需要培养大批翻译人员。1862年(间治元年)由恭亲王奕訢奏准,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附

中国历史典故之同文馆的设立

清末建立的最早的“洋务学堂”。鸦片战争打破了清帝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从此与外国交往日益频繁,需要培养大批翻译人员。1862年(间治元年)由恭亲王奕訢奏准,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文馆教授外国语言文字,为我国最早的外语学校。招取对象为八旗子弟及科举出身人员。该馆先后设英、法、俄、德、日五国语文专科。还要学习普通科目,如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图画与体操等。有的还要学专门课程,如交涉、理财与教育等。学制先为三年,1876年又分八年制、五年制两种。除汉文外,其它课程的教习多数为外国人。经费、人事和教学等受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控制。该馆还附设印刷所,译印数、理、化、历史、语文等方面书籍。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除京师同文馆外,1863年在上海成立“上海广方言馆”,又称上海同文馆。1864年在广州也设立“广方言馆”,亦称“广州同文馆”。其性质、作用与京师同文馆相类。

回忆录里的中国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位慈祥又有福气的长者叫叶鹿鸣,名字取自《诗经》“四始”诗之一的《小雅·鹿鸣》。

叶鹿鸣出生于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南粤历史文化名城广东新会叶氏归侨大家庭,今年已94岁高龄。1951年5月,高中毕业后的他考入广州市民政局,是广州民政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见证了广州民政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历史进程。其间,他先后做过局机关文员、人事组长、行财科科长、广州市第一儿童教养院院长、广州市殡仪馆领导、广州市民政局职工文化技术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38年的职业生涯中,叶鹿鸣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多次受到表扬和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受过一次“三等功”嘉奖。他说,自已的家族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感受过国家遭受侵略的屈辱,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真正让中国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叶氏家族本是书香之家、团结之家,“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爱于国忠于国”才配做我们叶氏的子孙,这是他的父亲对他的教导。他甘愿为广州的民政事业竭尽全力地奉献自己,甘愿做中国民政事业的开荒牛。

在这本回忆录里,叶鹿鸣充分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对兄妹倾襄相助的手足之情,对妻子无限关怀的恩爱之情,对同事团结互助的友爱之情,对儿女孝敬长辈的幸福之情……他在后记里用最简短的文字,叙说着自已的无限感激。

叶鹿鸣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爱人先后在广东省财政厅和广东省国税务局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曾受到过国家级的表彰。他们的四个儿女都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他出这本回忆录的目的,是希望他们的子孙,像他们的一样,热爱祖国、热爱家庭、热爱亲人,永远团结在一起,永远珍惜亲情,把叶氏家族血脉里的忠诚、勤劳、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真诚祝愿叶鹿鸣夫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他的祖国和家庭的前景一定如他所愿!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家有丹书,万世传承。

要出书,找德源。

本学期,我很多同事,接到人事的电话,说在企业挂职,说有开公司,要求接受调查,后来查证,发现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下文,大学教师不可在企业挂职开办公司,外省有这样的规定吗?

放弃公务员身份去兼职多个协会基金会的领导又分文不取,她是这几年靠什么活下来且活得如此风光的?她当过那个城市的市长?居然可以搞起全国女市长协会,且协会还在广州的黄金地段(外墙金碧辉煌)有一幢专门的市长大厦。

姿身小编

陶斯亮回应:我和辉瑞一点关系没有,我在基金会任职一分钱没拿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3302/
1
上一篇公务员科技常识(公务员科技常识 李梦娇)
下一篇 苏州公示公务员(苏州市公务员录用公示)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