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在任时的收入和福利并没有你们想像中的那样高,年薪只有40万美元,相对大公司执行总裁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年薪来说这简直不值一提,而且就实际购买率来说,二百多年以来总统的工资没升反降,当年华盛顿担任第一届总统时国会定下的工资是2.5万美元,换算成今天的数字相当于50多万。此外,每年有5万美元的零花钱、10万美元旅行费用和1.9万美元的娱乐费。
美国总统在任期间,住白宫不要钱,每个总统入住时还可从国会支取约10万美元的经费装修,此外还可免费使用总统休假地戴维营(Camp David)。总统出行有座机空军一号、防弹轿车卡迪拉克一号和军用直升机可以支配。而食品、洗衣等服务费要自掏腰包,总统和家人的食品必须从特工检查过的市场上采购,由白宫名厨主理,这个费用非常高,据白宫工作人员回忆,每个总统夫人尤其是经济原本不宽裕的如里根夫人南希,看到第一个月的食物账单之高曾气得火冒三丈。
那么总统卸任后还有什么待遇呢?
在1958年之前,卸任后的前总统是没有任何福利的。1912年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曾主动给前总统每年提供 2.5万美元的养老金,但议会对这种私人养老金的性质一直有所质疑。由于总统本来工资就不高,在任时又花费不菲,任总统期间一般是存不下钱的,因此卸任后若家里没有财产,就有面临饥饿的危险,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要属南北战争期间的北军统帅、担任过两届总统的尤利西斯·格兰特(Ulysses S. Grant),他来自俄亥俄州一个皮匠家庭,自己也当过皮匠和农民,卸任后他将存款交给儿子投资银行业,结果不仅被儿子的合伙人悉数骗走,格兰特总统还欠下了15万美元的巨款,为还债他甚至不得不把自己在战争中留下的一些珍贵纪念品抵押给债主。好在后来他受邀开始给一家杂志写回忆录,并因此成为一位出色的作家,死后他的战争回忆录畅销不衰,其遗孀靠这些版税生活才不至于晚景凄凉。而农民出身的杜鲁门总统就没这么幸运了,从政之前靠妻子娘家接济生存,退休后只有军队给的每月112.56美分退休金,为生计只好仿照格兰特写回忆录,虽获得了一次性版税67万美元,但按当时法律交税和支付写手、研究助手工资之后,自己只剩下3.7万美元,虽不至于挨饿,但却绝对不富裕。
好在国会在1958年通过了给前总统提供终生福利的“前总统法案”(Former Presidents Act,3 U.S.C.§102),根据这个法案,前总统可以享受养老金、雇员和办公室费用、医疗健康保险和特勤局秘密警察的保护,具体如下。
养老金:刚通过时是每年给前总统提供2.5万美元退休金,2015年已涨到税前每年20.37万美元,从一离开白宫就开始支付,没有其他退休收入的前第一夫人也可以享受终生养老金,每年2万美元。
过渡资金:离开白宫后的前7个月享受过渡基金,包括办公室场地、雇员、通讯、印刷、邮电等相关费用。
雇员和办公室:前总统私人办公室雇员和相关基金由美国国土安全部提供,人员由前总统遴选,前30个月的费用不超过15万美元,之后9.6万美元。
医疗保险:前总统可以在军队医院免费看病,连任总统可以跟着联邦雇员福利项目购买医疗保险。
特勤局保护:最初的前总统法案给前总统、夫人和16岁以下的孩子提供终生特勤局保护,1997年后改成就任总统之后的10年,但这项改动在2012年被“前总统保护法案”(Former Presidents Protection Act,Public Law 112-257)给否决,如今所有在世的前总统和第一夫人都终生享受美国特勤局秘密警察的保护。尼克松总统在1985年放弃了这个保护,是历史上第一个这样做的总统。
总统图书馆。自赫伯特·胡佛 (Herbert Hoover) 总统起,每一位卸任的总统都有一个由本人名字命名、由美国国家档案及文件管理局管理的总统图书馆。
国葬。卸任总统去世后有资格得到国葬的礼遇,所有联邦政府的建筑降半旗30天致哀。
1958年前总统法案实施后,当时在世的只有两位前总统,他们是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和哈里·杜鲁门(Harry Truman),其中胡佛总统家境富裕,本可以不领2.5万美元的退休金,但为了不让自己的朋友、家境贫困的杜鲁门总统感到难堪,他还是领了这笔钱。历史上第一个一离开白宫就享受这项法案的总统是艾森豪威尔,近些年来,随著全球化的推进美国前总统赚钱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多,譬如经常受邀演讲的克林顿总统每场的演讲费都高达六位数,或许哪天国会会因此提出另外一个法案修正如今的《前总统法案》也难说呢。
疑似成都低运量轨道交通线路流出,近日,网络上流传出成都国土空间规划(X版),其中附表22给出了2035年前的国土空间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和21版成都成都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相比,增加了低运量轨道交通,其中有青白江线、蓉2号线延伸线、天府动植物园线、未来医学城线、白鹿线、新彭线、青城山线、温都线、温崇线、西岭雪山线、安仁线、新邛线、天台山线、湔江河谷线等14条线,值得注意的是,已建成的蓉2号线并未归入低运量轨道交通,原来在编的西部旅游轨道交通结果基本并入了成都低运量轨道线网规划,而21年成都轨道交通集团遴选的生物城有轨电车,石板滩有轨电车,洛带有轨电车和金台至普安有轨电车项目研究也没有加入至该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新增了青白江一条,东部新区2条线路。由于官方并未公布成都国土空间规划和成都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上信息根据网络流传版本推测,请以官方公布为准
《敖拉氏家谱》
它是一种特殊文献,记载着一个家族的繁衍发展情况,是具有平民特色的历史图籍;它又是一份珍贵资料,对于深入研究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谱。#打卡挑战局# #欢迎光临我的生活 第一期#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在汉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来,随着各民族的融合,家谱也开始在其他民族中实行起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就收藏了几件这样的家谱,而国家一级文物敖拉氏家谱就是其中一件,为1977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南屯的敖德善捐赠。
敖拉氏家谱质地为毛头纸,全篇用满文书写,长91厘米、宽63厘米,周边有多处残缺。家谱中记载了达斡尔族敖拉姓氏高祖“呼力日肯”至“昂将何莫”九代世系及迁徙情况。其左侧有序文,叙述东邦德都勒屯长敖拉·呼力日肯原为多金地方人,他率九子于清皇太极时期归附盛京;皇太极赏敖拉·呼力日肯三等男爵,可管辖其族众,又赏赐三个世管佐领,由其子孙世代承袭;公元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敖拉氏族众在多金地方集会,讨论修立族谱,并奏呈理藩院备案。
清初,达斡尔族共18个姓氏,多以所居住地附近的江河名称为姓,而敖拉姓就是因敖拉氏祖先原居住地靠近黑龙江上游的雅克萨西北沃勒迪河而得名。敖拉氏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黑龙江两岸,17世纪中叶以后,沙皇俄国侵犯黑龙江流域,敖拉氏和本民族以及鄂伦春、鄂温克等其他少数民族被迫逐渐内迁至嫩江流域。后来,敖拉氏家族的子孙被清政府选调至呼伦贝尔,并编入呼伦贝尔八旗,以加强防守该地区。至此,敖拉氏家族开始为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缅怀抗日英烈系列之二
叙事诗
《女英雄·赵一曼》
本是殷实富贵人,
出生地主锦罗裙。
不贪安逸清悠享,
立志终生为万民。
进步书刊多览阅,
深明大义苦中欣。
争分抢秒忙工作,
指导学生革命奔。
入党终圆理想梦,
苏联淬火炼成金。
回国战斗身手显,
万险千辛奋勇拼。
残暴凶狠贼日寇,
掠夺东北觊觎侵。
山河破碎民煎苦,
血映苍穹天地昏。
受命危急东北赴,
职居要务事亲临。
运等帏幄展才智,
抗日伤昏敌侥擒。
保护机关坚信念,
严刑拷打旧新痕。
也曾遇救脱魔掌,
再落牢笼忠烈魂。
叙事词 木兰花慢
柳永体
缅怀抗日英烈系列之二
《女英雄·赵一曼》
四川宜宾女,志高远,报国心。不恋富实家,投身革命,沐雨披尘。夕晨,忘食废寝,尽职工作不惧艰辛。遴选苏联煆炼,返回主义忠贞。
倭侵。领土沉沦,山浸血,万冤魂。赴东北拼搏,爬冰卧雪,弹雨枪林。伤昏,陷囚地狱,酷刑逼讯遍体伤痕。逢救魔掌再困,毅然就义名存。
(中华通韵)
注: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女。四川宜宾人。
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1919年"5·4"运动后开始接触《向导》、《新青年》、《妇女周刊》等革命书刊。
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村团支部书记。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转移至上海。9月被党组织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回国,在宜宾、南昌和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31年("9·18)事变后,受党组织委派前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领人民群众抗日斗争。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参与领导了1933年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
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人民成立了抗日游击队。
1935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二团政委。第三军主力转移后,率领第二团留守珠河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部队在宾绥铁路北边一个山沟里作战时被日军包围。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腿部受伤,在昏迷中被俘。
在狱中遭受了种种酷刑,却始终没有透露党组织和部队的秘密。
1936年6月28日,在被她教育感化的护士韩勇义和看守警察董宪勋的帮助下,一起逃离了日寇魔掌。6月30日在去抗日游击区的路上,不幸被日本鬼子追上,再次被捕。被带回哈尔滨后,日寇再次使用了老虎橙,灌辣椒水,坐电椅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开囗。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第二天,又将她绑在大车上"游街示众",最后押到北门外的草坪上,向她射出了罪恶的子弹。赵一曼英勇牺牲,年仅31岁。
勿忘国耻 牢记历史
缅怀先烈 砥励前行
致敬无数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