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就是稳,其他没什么优点,我家儿子上岸几个月了,工资不高,每周工作六天,加班是常态……//@听暖阳说故事:我哥的二女儿,今年二十六岁,在家苦读了一年,今天报考公务员的成绩下来了,面试分她比另一个“对手”多了0.2,笔试分“对手”比她多0.2,这么一比并不是平局,由于笔试比例占百分之六十,面试占百分之四十,所以我哥家孩子以0.04分的差距败下阵来,人家选中的五号就体检去了,我哥家的就只得在家灰心伤感了。 这一年,她没上班,专门捧着书本学习了,没想到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在2023年的新年开始,对于我哥和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可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这次就得止步于此了,愿意考的话以后再接着考,想放弃的话就得找工作了,我哥说考这个忒不容易,自习室也上了,补习班也报了,每天看着孩子埋头苦读,都不舍得休息,连他这个当爸爸的都心疼,他能为孩子做的,就是想方设法的给孩子买点营养品,而更多的关爱,是不去打扰她。

我哥还舍不得花钱,总是攒着准备给老二买房呢,刚把老大买完房、装完修安顿好,老二的事就是他的心病了,今天明显看着失落,六十岁的老爷子了,还在为儿女不停的操心呢!我随口多说了一句“让她来咱们这当会计吧,小丫头专业对口,活干干净净的也累不着,一个月开几千块钱也行”,我哥说正在考虑,有一个地方比我们单位待遇好,也兴去那儿,现在就看他家孩子怎么选择了?希望她能有好运吧,虽然这次失败了,也算是解脱了吧,不再惆怅,也不再迷茫,大不了从头再来!
听暖阳说故事
我哥的二女儿,今年二十六岁,在家苦读了一年,今天报考公务员的成绩下来了,面试分她比另一个“对手”多了0.2,笔试分“对手”比她多0.2,这么一比并不是平局,由于笔试比例占百分之六十,面试占百分之四十,所以我哥家孩子以0.04分的差距败下阵来,人家选中的五号就体检去了,我哥家的就只得在家灰心伤感了。

这一年,她没上班,专门捧着书本学习了,没想到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在2023年的新年开始,对于我哥和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可又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这次就得止步于此了,愿意考的话以后再接着考,想放弃的话就得找工作了,我哥说考这个忒不容易,自习室也上了,补习班也报了,每天看着孩子埋头苦读,都不舍得休息,连他这个当爸爸的都心疼,他能为孩子做的,就是想方设法的给孩子买点营养品,而更多的关爱,是不去打扰她。 我哥还舍不得花钱,总是攒着准备给老二买房呢,刚把老大买完房、装完修安顿好,老二的事就是他的心病了,今天明显看着失落,六十岁的老爷子了,还在为儿女不停的操心呢!我随口多说了一句“让她来咱们这当会计吧,小丫头专业对口,活干干净净的也累不着,一个月开几千块钱也行”,我哥说正在考虑,有一个地方比我们单位待遇好,也兴去那儿,现在就看他家孩子怎么选择了?希望她能有好运吧,虽然这次失败了,也算是解脱了吧,不再惆怅,也不再迷茫,大不了从头再来!

【转发提醒!#多地发布2023国考笔试注意事项#[话筒]】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定于2023年1月7日、8日举行。近日,江苏、浙江、云南、四川、山西、河北、河南、甘肃等多个考区发布疫情防控注意事项及温馨提示。详情↓
第二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的人也要减分。第二次参加奥运会的人也要减分,第二次参加世界杯的人发一张黄牌。第二次结婚的人也要罚钱。
中学生报
《中学生报》官方账号
2023年高考,复读生真的要被“限制减分”?与应届生同分不同命

凭什么普通人一辈子只有一次参加高考的机会,而复读生可以有两次甚至三次的逆袭?在教育公平面前,复读生的出现似乎是一个bug。有人很早就提出应该限制复读生再次参加高考,不然就会影响初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正常竞争的机会。尤其是近些年,复读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引人担忧。2023年高考,复读生真的要被限制减分吗?与应届生同分不同命如何防止复读生占据应届生的高考机会?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其实就是削减复读生的分数,让这两波人同分不同,分成两条不会互相影响的赛道。那么这样的日子还会远吗?距离2023年的高考也只剩下不到200天的时间。无论是正在总复习的高三应届生,还是准备二次冲刺的复读生都在紧张的准备当中。著名的高考复读工厂,毛坦厂中学也迎来了一些小插曲,有家长爆料说因为疫情等问题的影响,毛坦厂中学按下暂停键,突然宣布停课。

以往学校外面都是人流涌动,来往的家长和复读考生们络绎不绝,现在却突然陷入了寂静当中,复读生们也只好在家自学,准备高考。其实对于复读生的限制,可能还远远不止这些。教育部门也已经明确作出规定,所有公立高中从此以后不得再招收复读考生。这也从准入门槛上就浇灭了很多复读生的希望,复读生直接失去了进入高考的第二次渠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相当于在给复读生减分。不过最重要的举措还是在高考录取方面,对于复读生的限制,从2022年开始,各大高校在一分一段录取表中,将会优先给应届生排序,把复读考生放在最后面录取。如果只有一个录取名额,那么也肯定会给应届生,哪怕复读生的分数比应届生高,也会因为被排在后面,所以得不到这个录取的机会。种种举措下来之后,以后的复读会发生哪些变化?选择复读的风险会增加

有不少复读生并非是高考的落榜学子,而是已经有大学的录取名额了,但是自己选择了放弃,想第二次参加高考,但以后想要选择这种途径,风险就会增高。各大高校已经有明确规定,如果考生已被专项计划录取,但是不去上学的学生将不会给再次录取的机会。比如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却又选择复读的学生。复读的费用和难度增加公立学校一律不许招收复读学子了,以后想要复读名额不仅会大大缩减,而且我们也只能花高价进入私立学校偷偷复读。这对于家长们来说其实并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复读这段期间的学费加起来足以支撑我们考研了。还不如将计就计,先老实去上大学,然后通过考研来逆袭人生呢。复读生的形象和口碑会变差一直以来,社会上对于复读生的口碑都是不一的。而且从教育的角度上来讲,复读生的确有投机取巧的嫌疑。不应该为了自己去损害他人的高考公平。

高校发出的这些信号,也都是在非常清晰的表示不支持高考复读行。如果复读生们还是继续我行我素,那么未来的形象和口碑也会继续变差。比起高考复读,其实还有更公平的道路可走高考失利或者发挥失误,的确让人感到无比的遗憾。但人生真的就只有复读这一条路可走吗?其实并不然。还有很多机会是更加公平,而且受到大家赏识的。比如高考插班生就是一些优秀的重点大学开设的逆袭道路。如果你考上了不理想的学校,就可以申请做985,211大学的插班生,实现命运的两级跳。申请插班生需要保证自己的成绩优秀,经得起检验,跟高考复读比起来,插班生的难度反而还次之,而且也只会受到支持,不会受到反对和缩减。还有一种是参加高校设的夏令营,获得保研和直博资格,通过这种途径还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很多优秀高校的高材生。仅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结交到更多人才。哪怕你的本科出身并不好,但是你只要在这些学术活动当中表现出非常优秀的成绩,也会被名校的老师赏识,直接给你提供进入名校学习的绿色通道。我们的人生选择远远没有那么狭隘,不要把目光只停留在高考,往后看一看,其实机会更多。那么你认为应该限制复读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