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只有名校有机会?错了!#多地启动2022年选调生招录#
最近,多省份的选调生选调高校公布,诸多名校霸屏,有的省份甚至排除了不少的985/211高校,引起争议。
有人因此认为,从各省份选调高校来看,告诫高考生还是要首先考虑选学校而不是选专业。否则的话连选调机会都没有。
高考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如果认为非名校就失去了选调生机会,则是一种误读。
一般来说,各地公务员选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向部分高校的定向选调计划,一种是统招选调生计划。定向选调只面向选定高校,目前各省公布的就是定向选调计划。
而统招选调生则不限定高校,只要是高校应届毕业生,满足岗位专业要求和相关岗位特殊需求即可报考。大量的选调生都是通过统招方式进入公务员队伍。
因此,说非名校毕业生没有选调机会是错误的,定向选调只占选调生计划的一小部分,非名校生可以通过统一考试的方式获得选调机会。#媒体人周刊#
你所在地方的选调高校只有名校吗?
图片中两种方式的选调可以看出区别。
【专科还有必要存在吗?全国数千万人被一纸专科文凭撕碎了一生】
1.95年全国统招第三批录取,文科525分,名牌大学大专生。98年毕业即失业,国家号召自主就业,农村孩子纷纷奔向广东打工。城里孩子没有自主择业,却坐在家里吃上了皇粮。
2.那几年所谓公务员只进不出,没有招考机会,实际上照进不误。
3.等到招考机会多了,不是年纪过了,就是名牌大学专科生比不过垃圾大学扩招后混进大学的成教,自费本科生。好不容易拿个自修本科,人家要全日制。
4.看看现在很多批量生产的本科生,能力和基本功真不如我们90年代大专生。他们可以有无数次招考吃皇粮机会。
5.一晃而过,大学并轨前最后一批国家统招大专生40多岁了,他们还在经历打工,失业,歧视……那张发黄的毕业证当年还没有上网查不到,经常被当成假的。
◎一张专科文凭撕碎了多少寒窗学子一生,大专是夹在中专技校和本科之间发臭的肉馅,真心觉得大专该取消了?
如何实现阶层跨越呢?从方法论上可能有下面几个方式。
一:教育。通过读书实现阶层跨越。科考制度是古代底层向中上层流动的渠道,而现在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依然是底层社会为数不多的渠道。一个人考上了985、211的院校,他最差也会是一个公司的职员,或者老师医生,他的人生下限就有了。我记得老家的老人家一直再说一句话:好好读书,教师医生。这是农村人很朴素的阶层跨越的有效渠道认知,这是经过验证的,不好高骛远式的阶层跨越方式。
二:从政。通过公务员统招进入序列,以自己的智慧学识还有运气在政坛中曲折上升,现在序列里面也不缺贫穷出身的人物。这也是人间清醒后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年轻人上岸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原因了。
三:经商致富。想要实现阶层跨越最快的方式是创业经商,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成为一个有钱人。财富的增值可以实现阶层的跨越。打工是无法,或者说非常难实现阶层跨越的。虽然创业者的死亡率非常高,但是这依然是最快实现阶层跨越的方式。
四:认知提升。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知道钱是怎么赚到的,也知道钱是为什么亏掉的。认知是决定思想高度和行为方向的很重要指导思想。
五:联姻。婚姻实现阶层的跨越式确实存在的,无论男女,但是男得有才女得有貌,才有可能。更多的是上层之间家族与家族之间的结盟。
现在的单身男青年们对于另一半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一点?
前不久给一个公务员介绍了一个96年的妹妹,妹妹身高165+,统招本科师范院校毕业,公立幼儿园老师,长相乖巧。按理说这条件应该是很多单身男士们的理想型,稳定的工作,上班时间规律并且有寒暑假,妹妹长相也不错。
可是两人接触一段时间后,公务员竟然以妹妹工资收入太低而拒绝了她……
对此我真的很无语,这个公务员虽然自身条件不错,但是你又要要求女性的身高相貌,还要要求女性有卓越的赚钱能力,会不会太苛刻了一些?
真的不要仗着自己条件好,就想找一个完美恋人,这样只会错过更多!
女儿结婚了,没买楼,没买车。给了八万的彩礼。我送给她十万的陪嫁。
也是门当户对,我们都是农民,谁也不会嫌弃谁。
女儿去西藏工作,已经很舍不得。谈对象一定要找我们老家的,这样有些事方便很多。缘份到了。她对象是全国统招去西藏的公务员。父母两家相隔有五十公里的路程。都在一个地区,主要是两个孩子很投缘,三观相符,志同道合。他们都在西藏工作,买楼不买楼的两可,那是他们的计划。我曾对女儿这样说:“找对象要找个爱你的。积极上进的,充满朝气,正能量的。找对象主要是找人。他的性格,作风,品质,是主要,其它的都是次要。。只要你们好好工作,将来的日子一定会很好。父母给你们的是家产。只有你们挣的才是财富。好儿郎不吃爹和娘。自己打拼才是正方向。友友们你们说我的观点对吗?
一个女孩今年28岁,zy财大硕士毕业,公务员。 她找对象的要求是男孩必须全日制硕博或者统招211/985本科,工作必须为体制内或国有单位, 其它如身高长相车房都没硬性要求,一点不将就。
我们按照她的条件通过同事亲戚给她介绍过,她自己也谈过几个,基本都是闪分。有的直接见第一面就不行,最长的也只谈了不到三个月吧。因为据他所说,男孩学历和工作是否真实可靠,她是可以查到的。如果有问题的直接pass,没必要再进一步交往。
她的条件高吗?
儿子广州重点高校,金融专业。谁曾想儿子名校毕业后,我和老公的灾难却来了。
儿子参加了四次银行统招,全部落败,花了2万培训费,依旧笔试都没通过。
公务员也没考上,后来又说要考研、出国、考教师资格证,但最终都无果而终。
后来,老公通过关系好不容易给他找了个银行柜台的工作,干了三天就不去了,说重本毕业干这工作屈才。
再后来老公带他接活做账,他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完不成就去睡觉了,没有一点责任心。
在家躺平两年,不是聚餐就是打游戏,还消费不低,一餐外卖50元,一双鞋就1000元,穿上就不脱,让父母付账。
看了这篇《儿子名校毕业后,我和老公的灾难来了》,心里挺受触动的。
这是一对收入还不错的中产父母,费尽心血供儿子上名校,从满怀希望到满心失望,内心的焦虑慌乱恼火又挫败感可想而知。
然而,这样一个眼高手低,丝毫不体谅父母不易的孩子,是谁之过呢?
很多父母都把劲用在孩子的初高中时期,只抓学习,给孩子的信息就是只管学习好就行,啥家务活都不让干,从没有参与过生活,哪里知道父母的不易。
大多父母都以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可以放松了,孩子也这么认为,于是上着名校却不学习,毕业后身无长物,毫无竞争力。
这对父母替儿子供婚房,供他吃穿,孩子没有压力也没动力,也没有就业的紧迫感,然后间歇性发誓,持续性躺平。
现在这种新型啃老族很多,这给父母们敲了警钟:孩子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自立自强才是父母教会孩子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