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上岸成功!
儿子普通一本,学的小语种,当年年少轻狂,非要去外国看看,不听我的话学习中文。我就是认为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考当地公务员,工作稳定离家近,可是儿大不由爹呀!但是没想到受疫情影响,儿子的出国梦破灭啦[耶],小语种不好找工作,不得已只能选择考公务员。年前先参加国考外交部,没有准备注定考不上[发怒]但是长了经验。之后疫情期间在家网上学习三个月,笔试第一入选省考市级单位[赞]面试报了培训班,又是第一名入选[大笑]之后体检,政审,公示。。。终于毕业就上班啦!唉,总之感谢祖国强大,公务员考试公平,寒门也可以出贵子[祈祷]祖国万岁[鼓掌][鼓掌][鼓掌]
【志愿填报一个重要提醒】:在大方向下再算计分数最大化,否则就是南辕北辙。
今天早上遇到一个考分很高的理科生,可以上北航,但上不了北大,于是母亲想让好自己报北大小语种。我问孩子喜欢什么?他说理工科专业。为什么报北大小语种,原因大家都知道。
我告诉孩子,这个选择对你来说,最大的意义是满足了你目前的虚荣心,工作五年,十年后,大家会在意你是北大毕业还是北航毕业吗?不会了,大家看的是你的成绩。对于你毕业的学校,大家觉得在一个层次上就可以了,不会有更多的想法,绝不会对于北大还是北航就有不同的看法。
昨天,一个家长把孩子报的志愿发给我,我一看完全偏离了我们原来讨论的方向,即以城市为核心来报考,兼顾学校和专业。但最后报考的学校五花八门,分布地区也很乱,有一点很清晰:分数最大化。
这些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原则的分数最大化,或者说盲目的分数最大化。坦率地讲,这是最糟糕的志愿填报思路:忘记了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方向。
另外一个广西的孩子则很清晰。排名靠前,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一个985高校,在北京上海,只是专业都不很理想,他最后很决绝地选择了南方科大,他的理由就是专业是喜欢,未来要走学术之路,直接读博士,这个学校更适合他。
他的分数浪费了不少,但我坚信是他正确的选择,想清楚了自己所要的。
算计分数应该,也是必须的,但是前提是在你想要的方向上。比如,我就是想上一个985,你想当公务员等等,那就按这个方向算计我分数最大化。再比如,我们就想读一个计算机专业,那么我就按这个算计也可以。或者说,我就是想到上海北京读个大学,按这个方向算计分数最大化也可以。但最忌讳的是,没有方向的算计。
志愿填报,说大了是一次重要的人生规划,我们一定要回答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未来想从事什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必须在这个大方向与前提下去算计,而不是一味只做分数最大化,这不是卖白菜,如何沾光,600分上一个610分的学校,如果不是你要的,岂不是南辕北辙?
学小语种还有前途吗?为什么说小语种不香了?下边这个同学现身说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性,本号综合一下,供各位家长和同学借鉴。第一,如果从小就学小语种,花费巨大,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担的。第二,如果走各个地方外国语学校的保送道路,竞争就更残酷了,竞争的不仅仅是学习能力,还有家长的人脉和社会资源,和你竞争的都是小衙内。第三,小语种比较尴尬,很多学校师资更不上,水平比较低,考公务员受限,就业很窄。第四,就业后有一个很尴尬的现象就是,即便是德国人法国人在国际上也说英语,所以,如果你英语不好,还学小语种,就是超级大坑。第五,所以,如果你或你家孩子确实非常喜欢某个小语种,而且确实擅长,就去学,如果不是,一定要慎重。更多教育干货和策略,可以关注本号,查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