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查氏人物志·人物简介》
卷五
查钧如 1958年11月出生。男,湖北武穴人,凤山系迁湖北广济小三公后裔。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工程师,退休干部。查钧如1978年应征入伍,1984年转业到中铁十一局直至退休,期间历任队长,工程师,项目经理,总经理助理,2001年为首批《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2017年查钧如退休后由武穴市查氏家族推荐为武穴宗亲联谊会会长,他祖辈三代都参与查氏宗谱编修,他本人18岁开始研究查氏文化,在此后几年的时间里他广泛联系全国各地查香宗亲联谊平台,积极地开展宗亲联谊、寻根溯源作。2015年广济查氏在几位前辈的带领下,对查氏祠堂进行了重建,由于武穴市属于老区,经济比较落后,资金严重短缺,他自己主动带头,重新注入资金,完善了后续工作。广济查氏的各位宗亲,看到钧如会长的所作所为,无不感叹道:钧如会长重亲情,是我们广济家族的好带头人。2019年查钧如身患重疾,并留下后遗症,刚开始时,生活不能治理,但他从未因病放下家族的工作,稍微有点好转,他抱病先后带队奔赴广东东莞和安徽泾县查济,参加“中华香氏宗祠重光祭祖大典”和“纪念中华查氏宗亲联谊十周年庆典暨传承查氏文化家风成果展”活动。他积极联系并邀请《中华查氏总谱》总编委和《中华查氏人物志》编委会(筹)主要负责人,提供关于武穴查氏的信息资料。他全力支持查氏家族的各项文化公益事业。2020年他闻知查氏家族又一大文化事业——《中华查氏人物志》启动编辑,他是最先邀请总编委赴湖北调研征集资料的族人之一,当编委会主要负责人赴武穴后,他和武穴查氏宗亲联谊会一班人表示全力支持,并是最早捐助支持发行工作的族人之一。为查氏家族文化公益事业特别是为湖北黄冈地区的查氏家族追根溯源、团结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查钧如是纪念中华查氏宗亲联谊十周年庆典组委会委员、2022中华查氏家族祭祖大典暨宗祖椿龄公陵园二期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武穴查氏宗亲联谊会会长、《中华查氏人物志》编委会副主任。
查贵志 1958年出生。男,安徽庐江人,震山系二甲后裔,统宗八十五世。
1976年4月于庐江裴岗中学高中毕业后,即走上教育工作岗位。1987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函授毕业。后入庐江县三中教师、教导主任等职。2018年底退休。
自2011年参与查氏宗亲联谊暨文化公益事业活动,他积极支持查氏文化公益事业并为之付出奉献。他倾其精力和查贵稳等人承担了《潜川查氏宗谱》纂修重任。他鼎力协助庐江查氏修谱建祠指挥部做好庐江查氏宗祠文化传承方面的工作。为《中华查氏总谱》、《震山查氏统谱》和《潜川查氏宗谱》纂修以及查氏家族各项文化公益事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查贵志是纪念中华查氏宗亲联谊十周年庆典组委会委员、《震山查氏统谱》编委会主编、《潜川查氏宗谱》编委会主编、《中华查氏人物志》编委会委员。
查兆金 1959年9月出生,男,江苏常州人,休宁文徽系报本堂查氏后裔。中共党员,常州市汤庄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法人。1981年至1998年在常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工作。自2010年参加查氏家族宗亲联谊活动以来,积极投入到查氏三大文化公益事业和各项有意义的宗亲活动中,他和查晓峰、查国金、查荣伟等人一起于2012年倡建成立了常州查氏宗亲联谊会。他为查氏家族三大文化公益事业暨常州查氏团结和联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查兆金是《中华查氏总谱》编委会常务委员,纪念中华查氏宗亲联谊十周年庆典组委会委员,江苏查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常州查氏宗亲联谊会会长。
查中元1958年4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男,美籍华人(祖籍安徽泾县),震山系后裔,统宗八十五世。美国好的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
自2018年参与查氏家族文化公益事业活动,他身在异国他乡,念念不忘家族宗亲联谊和文化公益事业,他积极支持纪念中华查氏宗亲联谊十周年庆典暨传承查氏文化家风成果展活动,庆典活动前后他投入资金两次寄来价值超万元的纪念品赠送给全国各地宗亲代表和《中华查氏总谱》编委会。他心系《震山查氏统谱》纂修,经常和编委会主要负责人探讨提供编辑资料。
他热忱联络国内众多宗亲倡建“查香文化园度假旅游基地”工程项目,为查氏家族宗亲联谊在经济上开创一个新局面而竭尽所能的努力,他为新时期查氏家族宗亲联谊团结尤其是升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中元是纪念中华查氏宗联谊十周年庆典暨传承查氏文化家风成果展活动组委会特邀宗亲代表。
姓 名:夏梦林
身 高:158CM(约)
性 别:女
出生日期:1996-11-11
失踪日期:2015-12-07
失踪人户籍所在地: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辛冲镇
失踪地点: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硚口路
特征描述:齐眉长发,单眼皮,塌鼻梁,厚嘴唇。
失踪时衣着:上穿绿色短外套,黑色打底裤,黑色皮鞋。
失踪经过:2015年12月7日,我女儿夏梦林因父母吵架,生气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家人四处寻找无果,特来向宝贝回家志愿者求助,谢谢!
登记人与被寻人关系:母女
口音:湖北武汉口音(会说普通话)
注册时间:2019-06-13
失踪人失踪后是否报警: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辛冲镇派出所)
失踪人是否有疾病:无
湖北老农85年前借给红军400大洋,孙子拿欠条讨要,现在该还多少?
2015年,湖北一位名叫杨明荣的农民,拿出了家里祖孙三代珍藏了85年的欠条,到当地政府讨要欠款。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红军为什么要借钱呢?这张欠条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1927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蒋介石在全国各地大肆捕杀共产党人,许多党员和无辜群众大量被杀害,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形势危急,中国共产党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决定走独立武装反抗的道路,组织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的革命起义活动,开始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创建了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中央红军。国民党政府对中央红军赶尽杀绝,利用一切手段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尤其是对红军进行物资补给的封锁,企图把红军彻底消灭。
在这种物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中央决定让红军深入敌后,积极开展组织宣传工作,通过不断扩编来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建立统一的革命根据地。1929年,红一军团所属的特务营第一分队在转战途中路过湖北孝感,在一个村子里修整。他们对当地村民十分热情,经常帮助乡亲们挑水、扫地、干农活,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红军战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政策深入民心,在当地很快地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爱戴。大家看到红军经费短缺、物资匮乏,主动拿出自己的所有为红军捐钱捐粮,尽自己所能支持帮助红军的发展壮大。
杨长银在当地属于富户,家境比较富裕,他亲眼看见红军官兵平等,纪律严明,对群众从不强取豪夺,对红军很是钦佩。当他得知红军因为扩编军队需要大量资金时,二话没说主动就把家里仅有的300块大洋全部拿了出来,除了倾囊相授还让儿子向亲戚朋友借了100块大洋,凑够了400块大洋做为红军的扩编资金。队长涂杏非常感动,当场写下了欠条并承诺日后一定会归还这笔借款。杨长银知道红军一向信守承诺说话算数,就让儿子把这张欠条保存好,做为对这段艰苦岁月军民情深的一个历史见证。
随着时间的流逝,85年过去了,杨长银的孙子杨明荣因家境拮据、生活无法正常维继而想起了那张欠条,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拿着那张欠条找到了当地政府,希望能够得到那笔欠款,帮助家庭解决危机困难。
当地政府收到这张欠条以后,十分重视,这张欠条关系到战争年代党和老百姓之间的信任和诚信问题,当地政府为此事还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经过调查分析确定了这张欠条的真实性。于是政府领导向杨明荣保证:共产党绝对是说到做到,政府一定会归还这笔欠款的。经过专家论证:按1930年湖北地区一块大洋换算成2015年的人民币购买力,这张欠款最后政府按5万元人民币进行赔付,解决了杨明荣家庭的燃眉之急,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共产党在85年后依然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这张欠条历经了近90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一段军爱民、民拥军的感情,它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武汉中心城区将建1000处微型公共空间# 】未来3年,在武汉中心城区将建设1000处微型公共空间。目前,由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的方案出炉,12处微型公共空间不久有望在街头与市民相遇。武汉 (记者:王东方 通讯员:闵雷 制作:万心言 审看:郑慧)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