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公务员后,我好像换了个妈”,95后大学生的经历很真实![机智]下图
有幸儿子2016年考上干警,今年儿媳又考法院公务员,我感觉比中了大奖都高兴。我认为只要有大本学历,坚
持不懈努力,选适当的岗位都有希望,当然运气也很重要。
没考之前六点不起来,牙根直刺痒,考上后,中午饭做好才叫起床,朝九晚五,不加班,单位饭菜质量好,吃胖了,现在晚上不吃饭,收入不好不坏,离家近,稳定。就一个孩子,不愿她离我远,知足了。
(以上皆来自网友评论)
下图文章作者 小张老师说教育
本案男业主为时下最吃香的阿里巴巴程序员,女业主为国家公务员。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他们,也是比较看重设计的。之前找过一个设计师,做了整套方案,最终觉得不满意,才有幸让我遇到了业主夫妇。经过初步沟通,以及业主的提出一些需求,风格基本定位在简美,带点复古风的味道。本案户型赠送面积较多,均可利用,所以将客厅阳台和客厅打通,做成了一块休闲区,扩大了客厅的空间感和采光度。把生活阳台移到了书房外面。主卫外面的赠送面积融入到主卫,让主卫拥有了集淋雨和浴缸于一体的多功能性。客厅延续了暖色系的主调,融入了冷色系的窗帘抱枕软饰,让空间色系富有层次感。主卧是业主最喜欢的地方,孔雀绿的墙纸,红绿撞色的完美融合,透露出异域风情的味道。
2年公务员,4年总助,说说和领导的相处之道
毕业后在行政单位有幸参与接待过一些大人物和领导,后机缘拿到央企offer,boss们的行政职级也都是对应正副处正副科这类,而我的性格却是内向,不爱讲话,所以开始工作那几年真真儿是度过了比较煎熬的时光。不算经验丰富的,接触的行业也比较单一,只是把这几年的小内容小经验拿出来分享。
1、摆正出发点,满怀热情对待工作
假如你月薪3千,你用月薪3万的态度来对待这份工作,未来会大不一样。我见过太多人,加班一小会儿就满脸不高兴;做错了事情被领导批评,转脸满口抱怨。聪明的人懂得在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抓住机遇锻炼提升自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的进步和所做的事情,领导都会看在眼里。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事能碰,不越位。新人要多请示勤汇报,不懂就问千万不要不懂装懂,问题可以及时记录下来并汇总,找个领导或同事不忙的时候虚心请教,反而会提升效率减少出错。
2、抛开心理负担去沟通
和领导沟通真真是一门学问。首先并不是一味的拍马屁,对任何指示都一味的附和会让领导小瞧你,领导更愿意接受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真心为公司考虑的员工,而且也会给大家留下自信上进的印象,时间长了这些人就会进入领导视野,得到的机会就比其他人更多。所以不要太唯唯诺诺,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很重要。
3、细节决定成败,做领导身边不可替代的人。
细心细心再细心,这个是老生常谈了,但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发邮件有错别字;做表格出现技术性错误;答应同事的事情忘记做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我的经验是文件反复检查;代办事项记录下来,并合理规划时间。作了多年的助理,我还有一一个习惯,会记录下领导的一些个人喜好:喜欢吃的食物、爱喝的茶和咖啡、兴趣爱好、喜欢的品牌,甚至偏爱哪个航空公司,哪个时间段的航班。简单的记录不会浪费你太多时间,但会对你大有益处。
4、话不在多,有效才是目的
每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比如第二天要汇报工作,提前一天整理好材料;简短汇报提前打好腹语,直奔主题,输出含金量比较高的内容,这才是有效沟通。面对面交流时,少说多听,学会听出关键词和重点,及时回馈。学会从领导的谈话中汲取营养,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而不是急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注意!千万不要当面顶撞,跟boss争论,你永远是输家。
2021愿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2021开年演讲# #我要上头条#
不求大富大贵,只求此生平安
我是一名年近六旬的基层公务员,五十岁就申请了提前退休并获批,已经拿着五、六千的退休金,平平淡淡的生活了近十年。说实话,在所有的同学中,我是最不成功的人,其他同学有的挣了钱,有的做了官,科级处级的不少,最高的做到了副厅,而我一无所有,无钱无权无势,连朋友都没几个。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也有很多憧憬和追求。但我生性耿直,不懂得人情世故,不会经营人脉,是那种有话就要讲,有屁就要放的人,人际关系处理得很不到位。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实的冲击,所有的一切都化为泡影。象我这种没有家庭和社会背景的人,想要出人头地,比登天还难。那时正值计划生育政策的高峰期,基层工作一切都以计划生育为主,完不成任务连工资都领不上,很少去考虑个人前途方面的问题,工作的苦和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可是有心机的人,仍然会利用有限的休息时间,托人情,找关系,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现状。而我一个不懂世事的人,有时间就想放松,就想玩。眼看着一个个同事不是升迁就是进入县级机关,自己也没去总结反思一下,总是抱着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仅有的两次机会,也因我的性格和处事方面的原因而葬送掉。第一次是第十次人口大普查期间,我被抽调到县“人普办”工作,得到了相关领导的认可和赏识。普查结束后,县委办需补充人员,当时负责选调人员的县领导去我工作的乡镇考察了解我的情况,没想到我与书记因工作上的事争吵过,便被书记直接否定,理由是我人年轻,狂妄自大,不尊重领导。书记都发话了,考察的领导还能说什么呢?此次考察终未通过。第二次是我的一同学去我工作的乡镇搞调查,他当时已经是县级党委分管组织的副书记了。他主动问起我的动向,我当时不在单位,事后又没主动联系他,向他示好,再或者走点歪门邪道,可能我的人生会由此出现转机。我当时想,虽然是同学,但感情不深,平时又没联系,怎么好厚着脸去找人家呢?走歪门邪道不是我的强项,我也没那个经济实力,又怕事情搞砸了,一害别人,二害自己,便放弃了所有的想法。没想到自此以后便没了机会,即便要推荐年轻人,也要在35岁前,超过35岁便不再作为推荐对家。随着年龄的增张,无法抗争的我,也只好低头认命。就这么在乡镇熬了二十多年,好不容易熬到年近五十,觉得自己的一生已盖棺定论,该吃的苦已吃了,该受的罪已受了,没必要再坚守什么,便向相关部门申请提前退休。象我这种性格的人,常被领导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没人会挽留你,因此审批很顺利。
退休后,我变得更加不爱交往,更加封闭,长期宅在自己的小屋里,看看书,练练琴,时常也外出钓钓魚,猛然觉得,官也好,民也好,富也罢,穷也罢,人人都是天地的过客,匆匆忙忙来人世间走一回,空着手来,也必将空着手去,谁也不会带走什么。前段时间,接连有做官的同学因违法乱纪被调查的消息传出,就连副厅的那位同学也在调查之列,算是给我失落的人生些许安慰吧!我觉得生活总算没亏歉我,虽然没让我大红大紫,大富大贵,但却让我拥有健康的身体,不会担惊受怕,不会噩梦缠身,让我每天一睁眼,便能看见阳光、白云、森林、草地。如果我有幸被提拨,仕途轻云直上,到现在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晚清重臣李鸿章曾留下一幅对联,上联是: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下联是: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读了这幅对联,内心顿觉释然,工作几十年,虽然平淡,却也平安。小屋三间,足可栖身,破车一辆,亦可代步,薪资虽微,温饱无忧。人生如此,复何他求!
这几天面试了很多人,有幸了解诸多95后00后年轻朋友的想法;大多都是只想着找个能轻松赚钱的工作,但对人生规划、成长和目标等这些东西毫不关心。
在80辈前、大家一致认为,考个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进国家队拿财政工资的人,都是手握铁饭碗,更是主流社会的顶层人士。
而90辈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阶层的固化、体制内的饱和度越来越高,铁饭碗就变成了,自身有本事有能力,才叫铁饭碗。
放眼这个现实社会中,能同时满足赚到钱、增涨见识,提高认知的工作很少;能遇到个带他破圈、实现阶层跨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大家有没有觉得被骗啦?
小时候,老师告诉你,你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可当你进入社会之后,你会发现,考公务员是非常难的事,公务员都考不上,你说你去接谁的班呀[笑哭][笑哭][笑哭]
小时候,老师告诉你,知识改变命运。可当你进入社会之后,你会发现,能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真的非常少。每年高考的学生那么多,有多少人能考上清华北大?不说清华北大,有多少人能考上一本的?专科,甚至落榜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即使是二本院校毕业的学生,又有多少人能达到中产阶级的水准呢?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昨天的头条收入是6.98元 ,而且这些内容我都是非常用心的去思考,原创的;今天早上我开车上班,就接了个顺风车的单子,就是21.5元,瞬间让我感觉到有时候知识真的是不值钱的。
当然,我不是想要传递负能量,我也希望有幸看到我写的东西的朋友都能够获得一些正能量,我写这个呢,主要是想表达,读书跟做事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在我们中国,书本知识很多时候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出身社会之后,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有敏锐的洞察力,要了解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这样,你才能有更大的几率获得你想要的生活。
#因祸得福的奇妙经历# 因祸得福,这样的例子多了。比如,当年国家改革开放,带来许多始料不及的变化,我曾是一名企业学校的中学教师,我所在的中学,突然有一天就被宣布办不下去了,而我一年龄到了中年,怎么办呢?务农我不行,做工我也不行,自认为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当时的失落和无助简直无法言表。
唉,正如现在流行的说法,当所有的门都关闭的时候,上帝可能为你打开了一扇窗。果不其然,经过复杂精细的操作,我居然有幸调入政府机关。天那,经过试用,考察,办理手续,我居摇身一变然俨然成了一名政府官员。
这以后呢?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让我和家庭都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好了,话休叙繁。切入主题,不是说因祸得福吗?那在我身上还真是,当了快20年的中学教师,突然失业,这不是塌天大祸吗?然而就是这样的祸,才造就了一个卑微的我,中年变身为政府公务员,甚至于还在若干年称为一名并不被人看好的局长,从我只身一个百姓身份讲,这不就是因祸得福吗?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导致的巨变,让我突然失去熟悉的工作岗位,哪有日后的并不飞黄的巨变呢?不管别人咋看,我是认可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