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快乐……
前天晚上,闺女说和朋友们去吃猪肚鸡了,说明天再回去。
昨天13:18分,闺女发来位置,正行驶在洛阳市孟津区老黄河大桥上。
昨天13:26分,闺女发来位置,已经驶入焦作市孟州市联盟路。
短短的8分钟时间,闺女已经从洛阳市地界跨入了焦作市地界——孟津至孟州[偷笑]
回想2022年,闺女从年初的备考英语四级,并顺利通过;从4月份准备毕业设计及论文答辩,并顺利通过;从6月份开始筹备考公考编事宜,因为疫情一直推迟考试,给予了闺女充足的考试准备时间,到9月份顺利通过笔试——面试——体检——政审;从10月份上班至今整整三个月了,闺女已经完全适应了从大学生到公职人员身份的转变。
上班三个月,闺女逐步将自己的职工宿舍,用最低廉的成本,装扮成了自己喜欢的温馨独立小天地。
2022年大学毕业之际,闺女初步实现了自己目前喜欢的朝九晚五上班模式:上班相对轻松自在,下班有独立自主的时间和空间,独自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偶尔和同事朋友们一起去聚聚餐,过着简单平凡的一级政府体制内生活。
回顾即将过去的2022年,带走了所有的疲惫和悲欢,迎来了曙光;
展望即将到来的2023年,伴随着新年的祝福和希望,去沐浴阳光!
元旦快乐!新年伊始,真诚祝愿2023年,亲人朋友们都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司马南自称胡同老头,人家这只是一种谦虚,你若是真把他当做胡同老头你就大错特错了!
翻开他的简历看看,父母是农场干部,即使早亡也并没有成为流浪儿,而是得到了特殊照顾。还上了大学,进入哈尔滨商学院,比许多父母双全的同龄人都幸运!
就拿我父母来说,他们出身都不错,无论我爸还是我妈,他们的父亲都曾是生产队长。我父亲的父亲还扛过枪,上过战场,打完日本鬼子,又打美国鬼子,光荣返乡,按理说应该荣光无限,但是偏偏我爸和我妈都上到小学五六年级就辍学了,说起来很奇怪!关键我爸妈一个68岁一个64岁,跟司马南差不多大!
所以司马南可不是普通的胡同老头,能量大的很哪!再看他的简历,简直是牛的不要不要的。在学校上学第一年就成了党员,若不是在学校就非常嘚瑟,跳的比较高,怎么能成为党员?想想我们上学时都是些什么人入的党?反正不论学习,都是些社交能力强的人,比较张扬的人,跟老师关系好的人,会拍马屁的人,别的学校不知道,反正我们学校就是这样。[捂脸]
工作后,司马南也是幸运的很呀,一毕业就成了公务员。当公务员时,司马南只有26岁。公务员还不算,一上去就当官,咱们现代人是理解不了,刚从学校毕业不是啥也不懂吗,首先得实习一段时间吧,最起码三五年才成熟吧!人家司马南1983年也就是27岁那年就成大学里教务司副科长了。这一点就连李少莉那个耳钉姐都望尘莫及!
让陆步轩这类的小老弟可是哭晕在厕所,羡慕嫉妒恨。
司马南可谓是官运亨通,扶摇直上,2年以后就当上了《中国商报》新闻部副主任、总编室主任。《中国商报》是1985年1月1日创办的,人家司马南可真了不起,刚创办就进入了单位的核心部门!啧啧啧啧!
时间来到了1991年,在司马南35岁那一年,司马南的工作达到了顶峰,已经获得最高职称,获得高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有什么好处?自己看后边的图吧?反正落户北上广是要加分的,工资也会多几千元的。许多人对这个高级经济师是垂涎三尺,求而不得吧,尤其是那个河南焦作的姚老师,为了一个职称不惜跟单位领导撕破脸,闹的全国皆知。
后边司马南那些反伪科学的丰功伟绩咱就不说了,主要是打字太累了,大家对这些丰功伟绩应该也知道不少。再说一遍显的我有点啰嗦了!
总之,人家司马南说自己是胡同老头,你可别当真,人家那叫谦逊!是低调!如果李少莉也学学司马南,假装个胡同老太太,你看有人骂你不?[憨笑][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