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度,一位80多岁的老人从家里跑出来,在街上大喊大叫:“冲啊!杀啊!为战友报仇!”,惹得路人莫名其妙,暗自嘀咕:“这是电视看多了魔怔了?”这时一个老婆婆跟了出来,可她根本拉不住老人,只能喊几个年轻小伙子帮忙,才终于把亢奋的老人摁住。
这位老人名叫李华亭,是一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英雄。
1946年,16岁的李华亭瞒着家人,偷偷和小伙伴报名入伍了。他本是家中独子,并不符合参军条件,但李华亭从小就有参军的梦想。
李华亭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就是孟良崮战役。这场战斗十分惨烈,我军伤亡很大。
新兵李华亭表现却很出色,他视死如归,奋勇杀敌,战斗结束后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此后,李华亭跟着部队征战多地,参与了豫东战役、渡江战役等一系列战斗。
在解放上海时,他的左手食指被子弹击中,打得粉碎。但李华亭强忍着疼痛,继续参加战斗,直到战斗结束才去就医。
1949年7月,李华亭随大军来到福建,驻扎在当地练兵,准备一举解放台 湾。朝鲜战争爆发后,部队接到命令,奔赴朝鲜参加战斗。
李华亭和战友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穿着单衣紧急行军,很多人都被冻伤。除了缺少衣物,食物也供应不上。战士们吃的土豆在严寒的天气下,冻成了一个个冰疙瘩,用刀一刺,往下直掉白沫。
即使条件艰苦,但战士们依然满腔热血,拼命杀敌。
在第5次战役中,敌人的飞机在上空盘旋,密集的炸弹让整个战场山崩地裂,乱石飞起。战友的尸体被炸得四处抛散,鲜血到处都是。
枪林弹雨中,李华亭的头部也被敌人的流弹击中,整个人立刻倒下,随即又被炸开的砂石掩埋。
一旁的通信员刘星天哭喊着他的名字,用双手又刨又挖,终于把重伤昏迷的李华亭从土坑中拖了出来,放到了一个隐蔽的地方。
而刘星天本人,却在冲出来继续战斗时,被敌人的炮火击中,英勇牺牲。
相比无数在战场上牺牲的鲜活生命,李华亭是幸运的。
生命垂危的他被战友救了回来,随后又被送回国治疗。但他脑中的弹片却没能取出来,右耳也被震得失聪。
1952年,康复后的李华亭转业到山东省人事厅。有一天,他收到了家里的消息:母亲因为他偷跑入伍,日夜思念唯一的儿子,竟生生把眼睛哭瞎了。
为了照顾独居失明的老母亲,李华亭向组织提出回老家工作。
之后,李华亭成了平度农业局农机站站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中央提出精兵简政号召,身为站长的李华亭带头退职,主动回老家务农,减轻国家负担。
由于弹片留在脑中,压 迫神经,李华亭经常行为失控,意识不清,跑到街上大喊大叫:“冲啊,杀啊,为战友报仇!”。
他一发作起来,妻子根本控制不住,要找好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才能把激动亢奋的李华亭摁住。等到他睡着了,情绪稳定下来,李华亭才恢复正常。
李华亭在抗美援朝中荣立一等功,被评为五级残疾。但由于他主动退职,待遇很低,家里条件并不好。
寻访老英雄活动后,李华亭的事迹渐渐被人知晓。
曾有人出价1万元想要买下李华亭的一个奖章,却遭到了拒绝:“不要说1万,就是100万,1000万,俺也不卖。”对于李华亭来说,这是他用命换来的,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有记者问他:“您做出的牺牲这么多,收入这么少,您后不后悔?”
李华亭回答道:“后悔?不后悔!当初我们去当兵,一分钱工资也没有,什么也不图,就为了打败敌人,解放全中国,让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现在生活这么好,要知足啊!想想牺牲的那些年轻的战友……”
@天一文史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李华亭毅然奔赴战场,舍生忘死、奋勇杀敌;在国家困难的时候,他又舍弃了自身利益,甘于平凡、不计得失。
即使弹片压 迫大脑,发作时不认得身边亲人,但李华亭依然记得要上阵杀敌,保家卫国的信念已经深深刻进了他的灵魂深处。
向英雄致敬!#历史##这就是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