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同事结婚,借我的奔驰车当婚车,因为我们都是一个办公室的,我也乐意帮这个忙,当天我随了500块的份子钱,取车的时候发现车里放着一个厚厚的红包,结果回家打开一看只有66块,我有些气不过,晚上同事打电话感谢我,说的话让我不知所措。
我叫刘娜,今年26岁,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同事小张要结婚了,找我借车当婚车。我们都是一个办公室的,再加上小张要娶的妻子也是我们一个系统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个忙我是一定要帮的。
这个奔驰车是我父母给我买的,我家是松原的,我上班的地方却在长春,每周末我都坐火车回家,父母觉得我这样折腾太浪费时间,所以花了40多万买了这台奔驰车给我。
很多同事对于我年纪轻轻就能开上奔驰很是羡慕,小张就是其中一个,他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过,说我命好,父母有能力给我买这么好的车,我跟他说,不是我命好,是我父母都很能干,辛苦了一辈子,攒下这点家当,全花我身上了。
同事结婚说要借我的车,我二话没说就答应借给他了,我还特意为他们的婚礼准备了500块钱的红包。
我提前给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回不去了,要参加一个同事的婚礼,然后我自己打车去了婚礼现场,看得出来,他们的婚礼中规中矩,据我了解,小张的父母都是农民,能办这么隆重的婚礼实属不易,心里还替他们高兴,终于修成正果了。
婚礼结束后,我取车回家,看到车里放着一个大红包,我没着急打开,回到家我拆开红包,可是一看红包我傻眼了,看着挺大的红包,里面都是零钱,总共加起来才66块。
我这个车之前也有其他朋友借过,人家还回来的时候都会给我包个大红包,多则1000,少则500,我还没见过给66的呢,这也太抠门了吧?我倒不是差这几个钱,我就是觉得同事办事太抠搜了。
当天晚上,同事给我打电话说:“娜娜,我还没来得及感谢你呢,今天实在太忙了,也没顾得上好好招呼你,我往你车里放了600块钱的红包你收到了吧?你可别嫌少啊?”
我顿时有些发懵,明明红包里只有66,怎么他说600呢?难道是开车的司机趁机换走了?还是他本身就是故意的?根本没有什么600,想让我哑巴吃黄连?
朋友们,我现在该告诉他我收到的红包只有66块吗?他会不会觉得我斤斤计较?
这件事情有三种可能,一种是他真的放了600,可是因为某些原因,当天发的红包太多,他弄混了。第二种原因是,他放了600的红包,但是被开车的师傅换走了。第三种原因就是他故意这么做,让你吃哑巴亏。
我倒是觉得我们不要把同事之间的关系想的这么坏,平时的相处之中,你就应该能够感受到,他们夫妻是怎样的人,如果他们不是那种人,你就可以直接排除第三种可能。
至于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这个我觉得你完全可以直接告诉他真相,你说你只收到了66,如果是他的过失,他可能会觉得有些愧疚,毕竟用了你的车,红包给的也不多对吧?如果他说再给你补上的话,我觉得你也不差那点钱,完全可以说红包就是个彩头,有一个就行,他们夫妻也会承你这份人情。
其实我不建议结婚的时候借朋友或同事的车,因为你既要包红包,又要欠人家人情,俗话说的好,钱好还,人情难还,所以欠啥都别欠人情,有那发红包的钱,莫不如雇个车更好。大家说呢?
组织颁发个人嘉奖、优秀公务员给我以认可,我颁发“十佳好婆婆”、“十佳好公公”证书给公婆予以感激,大姑子说公婆收到红包和证书后乐开了花[小鼓掌][送心]
#该不该取消老师寒暑假的工资# 开玩笑吧!老师早出晚归的,早上六点钟到晚上11点,你们没有看见吗?那公务员还有红包拿拿,您不是也不要发工资了,有私家车的,下班后跑滴滴,也不要发工资了?
尹少年是方姑娘的高中校友,高考时考了二本。赵姑娘是方姑娘的初中同学,在天遥地远的北方读了三本。尹少年和赵姑娘父母都是体制内,2019年两人毕业后都考了乡镇公务员。
尹少年和赵姑娘在公务员培训时认识。不知道谁追的谁,反正一年多后尹少年的同事才从其他人嘴里知道。
赵姑娘父母长相平平,但她遗传了父母所有的优点,大长腿,貌美如花,热情奔放,而且特别会化妆。因为是独生子女。赵母又贤惠,所以赵姑娘除了会打扮,家务事啥也不会,啥也不干,据说在家里内衣都不洗。
尹少年白净瘦弱,一笑就有一种清秀的妩媚。赵姑娘和尹少年恋爱时方姑娘第一个知道,因为赵姑娘发了朋友圈。方姑娘感叹世界真奇妙,她的初中同学和高中同学,两个风马牛不及的人竟然成了一对儿。
但不知道为什么,尹少年的朋友圈里屏了赵姑娘,当赵姑娘的父亲在单位里沸沸扬扬的说着女儿的婚事时,尹少年的朋友圈里依旧看不见赵姑娘的任何信息。
因为俊男美女,因为家里父母的资源,因为工作能力也比较突岀,今年夏天,尹少年借调到了市委,赵姑娘上派到了省直机关。但当方姑娘愁她没上班就会包一个结婚红包时,一场很多人艳羡的婚礼却忽然就没有了下文。
据说尹少年的亲戚几乎都是体制内,他必定是按部就班的“从政”。而赵姑娘深受领导欢喜,但凡酒局都愿意带赵姑娘一起,长此下去,必定也是要“从政”。两颗“星星”交汇时的光亮,一定可以万丈光芒。所以让许多985,211的单身汪同学羡慕不已。
昨天在一个饭局上遇见尹少年,他先是回味了和方姑娘的同学时光,亲亲切切的叫我姐,让我无比尬涩。饭间,尹少年端茶,倒水,布菜,行云流水般,不卑不亢。把桌上吃饭的每一个人都照顾得服服帖帖。原本,这些老弱病残都须仰仗小尹的前途无量以及现在的信息共享及关照。
饭局后分开,尹少年送我和老方至路口,祝我们新年快乐。我问他回哪儿,他说回自己家。我笑笑,欲言又止。凭着过来人的直觉,这两个孩子大抵是没戏了,也许这是两个年轻人彼此的幸。家,毕竟应该是欲望最少的地方。
尹少年是个有野心的孩子,赵姑娘一定会在太多的野心中成长。初见时的悸动大概在生活中已经渐渐消融。
人生若只如初见,其实,每个人初见时人生的结局早已注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