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的周末# 乡镇公务员没有周末!入职十天了,第一周周末下村处理接种数据一天,开人大会学习一天,今天又是下村,跟着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入户接种疫苗,跑了一整天,主要就是帮忙拎箱子维持下秩序啥的,累得哇哇的(主要是天气热)[泪奔],通过此事有两点感受:
1、群众工作真的比较难做,各种现象都有,像这个接种疫苗的事,看着一个个老人,尤其是行动不是很方便的年纪大的,挺心疼的,但是又没办法,压任务嘛!这里面做过工作的同志应该都理解,很心酸!
2、刚毕业就当上公务员的人,尤其是刚上班没多久的,真的觉得有点飘,有点自以为是,也许是年轻气盛吧!像我这种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人,考进来就觉得很淡,公务员也就是一份工作而已,没什么了不起,当上了也不代表能力有多强,没当上也不表明自己有多差!
俗话说: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可是,人这一辈子,谁能有“前后眼”呢?谁能预知未来呢?
这几天,有一些退休的人,在头条上,发出各自的感慨。就是在他们的当年,或是知青返城啊,或是接父母的班啊,都是有机会可以进中小学入职,当中小学老师的。但是,他们都放弃了,都做出了别的选择:进工厂,进企业。
因为那时企业效益好,工资高,有奖金,有福利待遇……后来,企业破产,工人下岗,生存艰难……不但如此,和老师的旱涝保收的,一年俩假期的工作比起来,退休时,同龄人的退休金也差出去一、两倍!唏嘘不已,悔不当初。
没啥遗憾的,因为人都没有“前后眼”。其实,就是在我们学校内部,也是有过不同的选择的机会的。据那些老同志讲,改革开放初起,市场经济刚刚兴起,摆摊设点的“市场”,也急需市场管理人员啊!急需从学校里抽调人员,去充实相关的管理部门。
那时候,谁能认识到“带着红胳膊箍,举着喇叭喊”的,在“引车卖浆”者中追要管理费的工作的性质呢?哪个老师肯于自降身段,离开校园去与“贩夫走卒”天天打交道呢?
于是,被学校剥离出去的,基本上就是学校里教课拿不出手,站不住讲台的那些“末尾淘汰者”。
结果,他们去的新工作岗位是工商管理所,税务所;紧接着而来的是“重视知识分子”“文凭热”的潮流,这些被剥离出去的老师,大部分都有文凭,而且比起那些基层工作人员,口才也是“出类拔萃”啊,于是很容易被提升,被提拔----省、市的工商局,税务局里的,真正的“公务员”里的行政级别。
就不说和学校里的老师相比的退休待遇了。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的这三、四十年,工商局税务局是什么奖金和福利待遇,那是今天的“绩效工资”,难以望其项背的!
所以,你遗憾,当年没选择进校门当老师,老师还遗憾,当年没把握机会,离开校园去“市场收费”呢!人哪有前后眼啊!不用遗憾,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看现在看未来吧。健康是福,“不怕挣得少,就怕走得早。”
那么,头几年的热可炙手的“互联网大厂”,今天的挤破脑袋的“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人没有“前后眼”是肯定的了,顺其自然,顺从自己内心选择吧!
前几天和几个同学小聚聊天,其中一个公务员身份的同学给大家描述了今年单位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发人深思。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积极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读后感。
事件一:单位今年新入职五人,毕业院校都是985和211的大学(专业不是毕业院校的双一流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和熟悉之后,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为他们几人制订了一个卫生打扫的具体工作安排,其中一项就是五个人每天早上到岗后,轮流负责领导的办公室卫生清洁。第一个轮次到了第五天,最后一人早上直接到了领导办公室,面对面的和领导说:领导,我来做的是公务员岗位,不是保洁员岗,所以,我不能打扫你的房间。说完,没等领导说话,转身直接走了出去,留下的只是一脸懵B的领导在微风中凌乱…
事例二:一个公益岗的新人,由于在工作中屡犯错误,负责人在指导纠正中,批评了几句。然后,这个新人就趁负责人不在的时候,把负责人所在办公室钥匙偷偷扔到了楼道里,通过监控大家发现了她的所作所为,负责人约她到办公室询问她这么做的目的和出发点是什么?她回答就是因为批评了她,负责人说事情做的不好甚至出错误,批评几句不可以吗?这个公益岗的新人,当场回怼道:我不斥候了,谁爱干谁干,直接就打了辞职报告…
以上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希望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职场加油站# 朋友的儿子大专毕业,在我们县一家冷藏厂工作了四年,去年好不容易考上了一处乡镇的公务员。前几天一块聊天,朋友说儿子在镇党政办工作,因为文笔不错,镇里大大小小的材料都交给了他,工作非常辛苦,加班加点是常事。每个月集中休一次假,可常常未休完就被叫了回去。另外,尽管是在家里休假,有时在还要写一些临时需要急报的材料,也经常要求到县里替会,可以说,两年来从未安安稳稳地休息过。
我问朋友你孩子没叫苦叫累吗?朋友说,再苦再累也比他在冷藏厂时轻松多了!在冷藏厂工作时儿子根本没就有休息日,干着又脏又累的活,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3000元,在社会上还被别人瞧不起,对象也难找,那才是真苦真累!这也正是他下定决心考公务员的原因。现在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工资比过去高了许多,社会地位也有了提升,对象问题也解决了,再加上镇领导时不时地表扬两句,我看他一副躇满志的样子,干的一包劲呐!
职场论语:通过这次和朋友的对话,有如下三点感想。
其一,我发现体制内的公务员,只要在企业干过,他们会倍加珍惜现在的工作岗位,也有着更强的抗压能力,更好的服务意识。
其二,近些年在公务员招聘条件设置上,越来越多的职位面向于应届毕业生,不知是处于什么考虑?有企业工作经历难道不是更好么?愿组织部门对此能够做出调整。
其三,不少新入职公务员,整天叫苦叫累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有的甚至干脆选择躺平,年轻轻地就开始混日子实属不该,建议他们能对标企业工人好好反思一下。
朋友们怎么看?欢迎一起讨论!
【我是职场论语,愿与各位交流三十多年体制内工作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