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人士是不是应该把球踢好?#
看到这个问题,瞬间觉得自己有点高深了:
军人是不是应该把打仗的本领练好?
工人是不是应该把产品生产好?
教师是不是应该把教学搞好?
公务员是不是应该把工作做好?
学生是不是应该把成绩提高?
熊孩子,做父母的是不是应该把他管教好?
……
为什么榆林人不愿意离开榆林?
有一位西安的朋友说:身边很多榆林的同学都表示不愿意离开榆林,毕业后要回到家乡。隔壁宿舍有一个榆林女生说过,榆林人都有严重的恋乡情结,不愿意离开榆林,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因缘巧合找了个榆林的男票,他也是为了我准备留在西安,不过原本也是要回他们县城的…据他所说,他们那边依靠关系网而活,企业很少,年轻人想要进入事业单位都得托关系花不少的钱,而且现在经济状况不景气。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从小大到大的朋友们都义无反顾选择了考公务员回县城,很多还选择了参加“振兴计划”去服务基层农村。
男票说有的人在西安无法找到生存下去的工作,这点我也并不认可的,为什么很多大专、三本、技校的都在西安打拼呢?难道回到榆林的县城考父母裙带关系找工作就安逸了吗?更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很多高考600+的985高校的榆林人,特别是女生,依然奋不顾身地回去建设基层…他们的高考成绩在这种选择下就失去了意义,回去考个公务员或者参加振兴计划,当初为什么来到外面上学,拼命去上一个985?
相比起来渭南 宝鸡 汉中这些地方的同学,就有很多毕业要留在西安或者去北上广那些更好更大的城市。比如我舍友有渭南宝鸡的,他们回县城也可以依靠父母亲戚关系的帮助,但是她们宁愿在西安找一个差一点的工作。更不必说回村里了,没有女生愿意。可是据我了解榆林人大多都是选择了回自己的老家。
没有调侃之意,只是实在不解这样奇怪的现象,是有什么特别的恋家情结或历史渊源吗?
答案是:很简单:榆林经济非常发达,吸引力巨大,而且榆林人比较恋家,非常爱家乡。
榆林工业利润是西安的2倍,工业增加值是西安的1.5倍,整个西安的工业利润连榆林的神木县都比不过。所以榆林是陕西第一工业大市。
榆林地方财政收入已超过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汉中商洛安康的总和,在陕西呈现仅次于西安的压倒性经济优势。2018年榆林地方财政收入超过江苏的盐城泰州扬州镇江,在江浙都是佼佼者。
而且榆林人非常爱家乡,对建设家乡有极大的热情,这也是榆林经济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榆林神木县的人均GDP已突破4万美元,秒杀江浙沪,神木县已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榆林市已实现15年免费教育,福利水平全国遥遥领先。
因此,很多榆林人都喜欢留在家乡。#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