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日记# #头条# #小志说生活# 近日看到新出台的防疫二十条,看完以后叫人还是感到很人性很实效的,可是问题来了,是否能落实在地方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了,我是内蒙古包头的,可以说从10.5一直封到现在了,小区出不去,天天做核酸,社区群里天天都有抱怨的,争吵的,因为很多人没法生活了,不上班就没有经济来源啊,这些谁管呢?尤其一些小年轻,房贷,小孩子的奶粉生活所需,家庭支出都是一种负重呀,说好的静默三天,不知道多少个三天了,一人密接或感染一栋一个小区跟着遭殃,真不知道我们一个三四线城市封控四十多天了,还有阳性的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捂脸][捂脸][捂脸]难道仅仅是我们天天不出门吗?我们天天做完核酸就回家了,可是还有我都不知道为什么了?
社区的大白们天天喊着不要出门,我们也在配合着坚持着,可是为什么还有呢?值得深思呀!
前几天看到内蒙古给拨款一个多亿支援困难家庭,很多人都在申请,希望可以落实到真正需要的人手里,因为真的太难了,而不像他们每天有工资有补助的,不像退休金的老人不像公务员每天坐着都有钱,他们难以理解别人的苦衷……
疫情下暴露了太多问题和矛盾了,也发生了很多悲剧,这都是疫情闹的,都是那些打着“防疫”幌子的责任,没有人情,拿着鸡毛当令箭的人不少,人人防疫的同时还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和生命呀,不能太自私了!还有的之前报道的只是作秀罢了,为了自己帽子而已……
感谢GJ的政策,利国为民,我们感到很幸福,但是希望都能落实到实处,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还有就是地方能否配合实施,只有普通人才能体会的苦啦……我是小志,我在包头[捂脸][捂脸][捂脸]一个半月了我真的很难,生活难,买菜难,孩子难,只说大实话的小志!!!
#包头头条#包头市昆都仑区退休职工的工资每月有多少?
我是零五年,五十五周岁退休的,工资每月五千出点头。
我认识的朋友退休工资高低不一。在企业退休男士,大多四千——六千。领导大多退休每月大多能拿到六千左右元。
事业单位、公务员退休大多有职称,中级或高级,每月八千——一万。
个人的观点:退休每月退休金多少无所谓。
有个好心情,有所爱好,融入社会,身体好,才是真正的财富。
退休的友友我说的有道理吗?
包头的,关于疫情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时候让老百姓重新回归正常生活这个问题,昨天看了关于抗日战争的电影,突然就有了一个想法,疫情当下,国家政策不是不好,都是为了老百姓,我们也拥护,也听话,也配合,没法做生意不做,没法打工不打,没有收入就尽量节省,就是我想说,老百姓可以这样,咱们的领导可不可以为了国家,疫情期间不挣国家一分钱,为国家减轻负担,党员同志可不可以也不要国家发工资,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咱们身先士卒,不用你牺牲,不用你搏命,不用你去真枪实弹的前线去保家卫国 ,就不要工资,不用国家补贴,发挥有事情党员先上,做个表率,别把党放在嘴上,把钱反正兜里 ,还有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拿国家工资的人,你们也不用戴着奢侈品去发言,也不用说着为了疫情,为了工作耽误孩子成人礼而泣不成声,也不用说自己闭环几十天没回家,没看到家人而让别人觉得你牺牲很大,你有觉悟可以当不要钱的志愿者,再不济可以待在家里,别出门,别送菜,别要工资,默默的为国家做贡献,当一名你们口口声声让配合的老百姓,防疫工作我们有不需要工资的志愿者,有为了人民愿意真心付出一切的党员同志,有具备专业知识的医务人员,有真真正正的为人民的,普普通通的每一员。这些你们能做到吗?我们不需要官僚,不需要为了保乌纱帽的防疫官员,不需要有好政策不好好执行的领导,我们需要的是能放下身段,想着就是为了老百姓,为了疫情早点结束的父母官。这样疫情会不会结束的更快一点?是不是比现有情况会更好一点?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乌兰察市的移民潮,不可小觑[捂脸][捂脸][捂脸]
乌兰察布盟,不,现在叫乌兰察布市,过去面积不是一般的大,很大,很大。北接外蒙古,南连河北及山西,东抵锡林郭勒盟,西至黄河岸边。现在的呼市与包头管辖的许多旗县,前十几年,全归乌兰察布市所辖。
乌兰察布市,过去人口,曾经达到近三百万,今年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约一百七十万,就是说,有一半的人口已经移民。乌兰察布布市人口移民,一多半人,选择就近的呼和浩特市及包头市,以及鄂尔多斯及乌海市,这些城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广泛。县市人口移民,有的选择大连,靑岛,海南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这股移民潮,首选发端于乌兰察布市各旗县。因为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荒漠化严重,干旱缺水,不适合大面积农业耕种,只适合马铃薯种植。八十年代,农村土地承包后,农民只是解决了吃饭的肚子问题,仍然贫困。尤其是商都,化德,兴和,丰镇,察右前旗,察右后旗等旗县,仍然贫困问题突出,大批农民工抛家舍业,去呼市,包头,乌海,鄂尔多斯等市打工,事业发展好的人,在当地城市买房落户,乡下的房屋任其倒塌,土地任其荒芜。如今,你去上述地区,农村只有少量的留守妇女老人,许多村庄消失,荒草漫漫,风沙滚滚。
乌兰察布市的农民工,在各大城市打工,主要活跃在煤矿,建筑工地,工厂等,大多数人从事第三产业,饭店厨师服务人员,城市环卫工,厕所保洁工,保安,送快递,送外卖,出租车司机,做销售等,大多由这个地区的人承包。
乡下的移民也带动了乌兰察布市市民的移民,人人以移民,离开乌兰察布市为荣,庆幸自己能够离开故乡,反而没有离乡背井的痛苦。这批人,主要包括城市公务员,国企领导员工,经商致富者等,他们口中,天天谈移民他乡,人人琢磨后路,利用孩子上学,当兵,自己退休,经商等机会,大批量地离开故士,奔向他方。当然,他们首选之地,是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深圳,海南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应该讲,乌兰察布市人口,大量移民,是一个好事情。减少了当地政府的负担,让当地发展轻装上阵,剩下大量的闲置土地,有利于退耕还林的环境保护,有利于城市发展。这几年,乌兰察布的迅速发展,得益于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