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产阶级 公务员(中产阶级 上层阶级)

在中小城市干个公务员, 家里凑钱买个房子, 然后再搞点外快, 这就是中国人中产的幸福模型。

在中小城市干个公务员,

家里凑钱买个房子,

然后再搞点外快,

这就是中国人中产的幸福模型。

一位曾经月入6万港元的80后公务员,放弃铁饭碗,只为了英国梦,却因为在当地找不到工作义务帮英国人修葺花园,采访里虽然一句没有承认后悔过,但是它们全部写在他的轻声叹气和无奈里。作为中产阶级的他去英国非常不适应,因为郁闷选择参加佛教禅修,佛教团体里还有其他从香港来的老乡,可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无言以对泪两行,大家都情不自禁哭了起来。

他最后选择义务帮邻居整理花园,整理完点头哈腰就差比爱心了,他嘴上说的是好人终有好报,他也因此找到了工作,其实还是香港和台湾人找他修葺花园,他并没有感动当地人。当然他嘴上不会承认的,最后他说,自己现在的职业是心灵的园丁。好吧,你真的快乐就好。

同样一个节目还采访了另外一个逃离香港的女孩,父亲为这事不打算认她了,但是4年后,她最终被父亲的爱国精神慢慢感化,她开始重新去接受父亲说的那些,曾经她很不是理解的东西。父亲会带着曾经离开过香港的老友给她讲外面的世界,外面没那么美好,自己的家园也没有那么糟糕,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灵魂交流中,女儿最终决定回家。

孩子不懂事,大都是父母惯的,所以该管的时候必须管,该教会的道理必须去教。

发现一个现象

宝马5系,似乎是上班族的天花板

无论教师,医生,公务员,公司职员

宝马5系,或者同档次的,包括且不限于

E系,GLC,X3,A6l,Q5l,xc60,xt5

绝对是这个中产阶层的天花板(换成人民币约等于50万)

哪怕做到了行业上层

教授,主任医师,处级干部

也没人买更高档的车

再高一档的车,只有做生意的人群或企业高级者才能拥+#宝马# #宝马5#

#收入多少才算香港中产#

有网友发帖,说自己跟太太是公务员,两人月收入共14万,他们有一套3房,并有一小孩,每个月还款9万,他向网民询问他们是否算中产人士?

#混在北京的只有两类人# 不算资深公务员,第一类人不考虑基本生存,因为财务自由了。财务自由的标准可以商榷,中产阶层的资深小白,赶上十多年前在一线城市买房子的,四环内外有两套100平米的不动产就已经轻松千万元资产了,再有两口子十年的积蓄,没有孩子,父母身体依然健康。这类城里人就算财务自由了。至于金字塔顶尖那5%的最富有的人不提也罢。肯定是金领中的翘楚。

第二类属于月光族,月薪一万不到,房租去掉一半。这一类又分两个级别。追求省吃俭用的中产小白的生活方式比如健身和社交,加上点营养餐,无任何积蓄可言,这属于低水平有点质量的,但是生活成本太高,养一个孩子就气喘如牛,活得很累,还有对四位父母的养老负担。事业和生活的压力很大。第二种级别,刚毕业,不愿意回到自己三四线城市的家乡,喜欢北京的机会和大都市的光环,或者在头部企业里起早贪黑,996高强度生活,在拼多多过劳死。这样的蚁族没有任何生活质量可言。在社会的底层去苦苦挣扎,希望坚持下去,对父母隐瞒自己的艰辛,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无法风光地购物旅游和享受一线城市的文化生活。

第一类无需为生存忙乎,早就过了生死线。这种高质量有产者在北京上海最不缺。他们生活优雅,体面,从容,把事业家庭物质和精神生活搭配的游刃有余。这是地道的发达国家或西方意义上有质量的生活。第二类人是无产者,他们无暇回答和定义生活是什么,每天汗流浃背滴奔波,地推,辛苦滴证明着自己却每每非常茫然,看不到未来。对于他们,仰望星空是装,是病,是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于幸福是什么,他们会骂一句:你骂谁?你们全家都是幸福狗!这些人低头看路,省吃俭用,只为生存而战。

但是,第一类不考虑生活来源的人也有很多人实际也很苦,苦在心里,担惊受怕。我说的不是那类靠 自己的知识和真金白银的专业技能,只靠拼爹(不包括海归的富二代),不是靠诚实的劳动换来的幸福生活。这些人大部分政商关系不健康,屁股不干净,内心有鬼。锐哥不说,大家也知道他们是那类人。这些表面光鲜的人的归宿有可能很悲惨。他们虽然没有经济生活的重度镣铐,但有对法律的畏惧和心虚。

为什么代表中产阶级的老师医生公务员这一类人的孩子更容易面临自杀危机?

如果孩子生在普通工薪阶层,那么他们有衣食住行等现实层面的压力;如果是孩子生在有资产可以继承的富人阶层,那么摆在眼前最紧迫的课题是,怎样做判断、做选择以让家族资产保值增值。

很不幸,代表公务员教师医生的中产家庭好像孩子既不用担心衣食住行的压力,但也没有丰厚的资产可以继承。可以说好像什么都有,但是好像什么也都没有。如果孩子不努力读书未来面临残酷现实就是阶层下降,所以中产阶层对孩子教育最上心,孩子背负的压力也比其他阶层大,如果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就会有自杀倾向。

我最近才领悟出来的真谛,读书的尽头就是考公。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公务员也许不是能让你发财致富的岗位,但基本能够让你一脚直接踏入中产

有人说公务员的工资很低,但我只想笑一笑,有什么工作能够让你瞬间把丈母娘的要求彩礼钱降低几十万,除了公务员应该没有了,如果你的职位足够好的话,倒贴都有可能。

我相信不少网友也有类似的真实经历,但我之所以会这么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房子也好,公务员职位也好,其实在代表着一种稳定,既然你已经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没有必要你再拿出一套房子来证明你的稳定,你的未来是稳定的,我想这也是大多数父母希望能够把女儿嫁给公务员的原因吧。

在日本,年轻人失去了拼搏的希望,很多年轻人即使努力也不能谋得体面的工作,哪怕他们只是想变成一个中产阶级,哪怕他们只是想变成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或者老师,也变得遥不可及。因为阶层固化和财富世袭垄断,努力和成功的相关性越来越小。努力也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于是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选择不结婚、不生子、不消费、不买房。年轻群体没有了激情和欲望,越来越多的日本青年选择躺平和啃老,这就是日本的低欲望社会。

脆弱的中产阶级,本身在国内就是个伪命题。

或者说其实在国内本身就没有中产阶层,大部分国家的社会大多呈现金字塔结构,而国内的社会现状,更像是一个漏斗形结构,也就说只有底层和上层。

在国内,底层社会和上层社会基本上是撕裂的,很多底层人根本不知道上层社会是什么样的,正如同上层社会不知道底层有多么的水深火热一般,所以何不食肉糜,才会在如今社会屡屡出现。

所谓的中产阶层,说到底不过是个伪中产罢了,比起底层,稍微强那么一点,如今的国内中产,其实要是细分,也就是以下几类:

1. 很多名校毕业生,在大城市努力买了套房子,希望借助这个实现自己的阶层蜕变。

2. 很多中小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或者一些主管领导,年薪三四十万,或者更多一些,五六十万,勉强在当地够得上中产,活得稍微体面。

3. 一些网红或者自由职业者,比如说生意摊贩主或者一些店铺业主,一年也能挣个几十万,但是重在于给自己打工,努力多年,也可以勉强够上中产。

4. 还有一些高学历的老师,还有一些医生,编制和公务员,毕竟稳定有地位,所以不用担心失业,但是大富大贵有点远,基本的温饱和起居还是可以保证的。

可是这些类似的中产,比起富裕阶层,依旧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最关键的是,只要他们一个不努力,就可能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下一代滑落底层。

中产阶层有多脆弱,比如说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好大学,父母的一场大病,自己的一场意外,或者职场的一次滑铁卢,或者创业的一次破产,一次豪赌之后的负债,都有可能将其迅速的拉下底层。

这就是国内中产阶层的尴尬,所谓的中产,其实抗风险能力极低,甚至某种程度上面,几乎没有抗风险能力,稍微一点大的挫折,就会立马显露原形,甚至一夜回到解放前,这才是很多中产阶层最大的尴尬。

所以国内的中产阶层,其实是个伪中产而已,所谓的社会结构更像是个漏斗结构,上升通道是极窄的,而底层与下层之间,往往信息阻断,所以虽然在同一个社会,但是更像是两个世界的人,而所谓的中产阶层不过是个骗局幌子罢了,你说呢?[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1613/
1
上一篇考上公务员离职(辞职考上公务员)
下一篇 安徽宿州公务员面试(宿州公务员面试地点)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