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即墨乡镇公务员考试(即墨公务员工资)

即墨区体育中心体育产业科科长高青海、群体科科员周遵来履职不力问题。2018年8月,高青海、周遵来负责考核验收区小学生游泳培训项目过程中,工作不认真、不负责,未审核发现某俱乐部重复上报培训学生名单问题,造成财

即墨区体育中心体育产业科科长高青海、群体科科员周遵来履职不力问题。2018年8月,高青海、周遵来负责考核验收区小学生游泳培训项目过程中,工作不认真、不负责,未审核发现某俱乐部重复上报培训学生名单问题,造成财政额外支付培训费12.94万元。高青海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周遵来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额外支付的款项被追回。

齐威王曾经做过这样一件事儿,给了天天被人说坏话的即墨大夫非常丰厚的奖励,而那个时常有人称赞的阿大夫,则将其烹煮而亡。齐威王整肃内政的霹雳手段,由此可见一斑,这也奠定了齐国走向强国的基调。

最初,齐威王召来即墨大夫,语重心长地跟他说“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

也就是说,从你上任以来,经常有人说你的不足。但是呢,我派人去巡视即墨,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田野土地都被开垦,人们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官府里的公务也没有积压,一派安定祥和啊!可见,你所遭受的名声上的损害,并不是你治理能力欠缺,而是你没有刻意讨好我身边的人,以寻求他们的美誉啊。

这几句话颇能看出齐威王的领导功力。

第一句是眼前的情况,总是有人说你的坏话。好像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无论多么努力,总是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所以才有了那句话:你不是人民币,所以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

可是,对于即墨大夫来说,他的这种差评是为何呢?站在齐威王的角度来说,能提出这个问题很不简单。这体现地是一种洞察力,一种探求真相的能力。

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这个角度,愿意提出这个问题。大部分人只会听从身边人的意见,选择更为轻松的模式去看待别人。

幸好齐威王耳根子不软,他怎么去寻求答案呢?让事实说话,他派人去巡视即墨的情况,看看作为一个地区的治理者,即墨大夫是否胜任自己的工作。

巡视组回来后,禀报了所见到秩序井然的情况。齐威王心中也就有数了,他得出自己的判断:即墨大夫的差评,是因为他专心于份内之事,而无暇也不屑讨好国君身边人所致。

这一系列操作,将齐威王善于查找问题根源的水平之高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是家长,有人告孩子的状,你会怎么做呢?不妨参照一下齐威王的做法,不急于下结论,先进行实际考察,会得出更接近真相的判断。

如果是领导,当某个团队成员风评不是很好时,先不着急在心里给他画叉,而是客观地观察一下,是不是他只是忙于工作,无暇参与办公室日常八卦闲聊,所以没有建立起所谓办公室友谊?

从齐威王这段话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注重实干型的领导,他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业绩。谈话之后,齐威王封给即墨大夫万家之邑,可以说是赏得干脆实在,符合他务实的风格,非常到位。

然后,齐威王又叫来了阿大夫,也跟他说了一段话。原话是这样的“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开头第一句,依然是描述了关于阿大夫的情况:自从你去了阿城,有好多称赞你的声音呢。但是,我派人去阿城看了,那里田地荒芜,人民生活贫苦。看起来情况并不乐观啊。

估计听完这话,这阿大夫就已经开始流汗了。

接下来,齐威王又列举他不去救援鄄城,甚至卫国攻打薛城他都不管不顾的事情。一个治理无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地方官吏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列举完事实,齐威王关于阿大夫总是得到好评的判断也就出来了:你之所以会有很多称赞你的评价,是因为你花费重金来贿赂我身边的人。

一个份内工作做不好,对份外工作不闻不问的人,却获得了很多赞誉,这事儿怎么想也不可能。齐威王通过实际考察,又一次得出来了自己的判断:贿赂使然。

既然这样,那么该如何整治呢?齐威王使出了雷霆手段,他把阿大夫与从前那些经常夸阿大夫的人都给煮了。这份果断正是表现了齐威王整顿风气的决心。

从那以后,大臣们全都倍感震惊,再也没有敢粉饰太平的了,而是尽忠职守,做好应做的工作。最终,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最近在读《资治通鉴》,虽说是大部头,但是读起来也不觉愁苦,每天读几页,总会让人感悟到很多。历史不断变换,但人性不变,所以,读书总能让人有所成长。

自古至今,想要做一番事业,都离不开实干务实的作风。

从齐威王身上,能看到领导者不听信旁人言语贸然对一个人做出评判的重要性,只有实地考察,让事实说话,才能发现人才,整顿风气。

从即墨大夫身上,能看到做好份内工作才是最根本的事,即便有人说坏话,只要有理智的领导者,自己的业绩就可能被认可。但是,如果领导正好是偏听偏信之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从阿大夫身上,能看到只注重维护人际关系,自己业务能力不行的话,到头来也只能是一场空。

每个人都知道,业务能力又强,人际关系又好,是上上策。可人无完人,当只能顾全一个方面时,也许这个齐威王的例子能够给我们一些提示。

我是松间明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正是读书好时节。关注我@明月共读书,一起读好书,丰盈人生。#文史观天下#

图片来源网络。 #读书跨年季#

王邦直 (生卒年不详) 明代人,字子鱼,号东溟,即墨人,西汉名臣博士谏大夫琅琊人王吉的后裔。

明嘉靖年间,王邦直以岁贡出任盐山 (今属河北省)县丞。王邦直为官廉正,不谋私利,甚至能变卖祖产以弥补公务开销的不足。

面对当时腐败的吏治和不良的风习,王邦直上疏皇帝,提 出拨乱反正的 10 条对策。

他的非凡见解为皇帝所肯定,但也由此招惹了权臣们的嫉妒,后被罢官。回故里后,王邦直研究声律。他闭门攻读,刻苦钻研,终有所成就。

王邦直致力搜集历代音乐著作,进行研究,历时 20 年撰就 《律吕正声》60 卷。该书将音乐故事和民谣收入,还记录了一些琴谱,清代 《四库全书》编入该书。

三辈人红色传承

李云聚(1926-2009) 出身于整角石村一户贫苦人家,从小过着贫苦日子,没有上过学校,是个不识字的睁眼瞎,年龄很小就随着父母下地干活。1963年春天,李云聚带领全队用了200个工日,修建了一座谷坊,控制流水游沙。当年,这片原来亩产仅250多斤的低产田便一跃成为亩产500多斤的高产田。二小队也彻底改变了落后面貌。

农业学大时期,李云聚积极参加治山治水工程,带领基建队石匠组在山上开山采石,常年奋战在南山、北山采石坑工地,为修建大寨梯田、大石桥、平塘水库等工程提供了石材供应保障。修建鳌角石东大桥时,李云聚带领9名平均年龄在60岁的老石匠主动请缨,与9名老石匠和10名妇女小工组成建桥队,在全村社员的义务劳动支持下,于1974年建成了整角石第一座大石桥。同时,积极参加修地堰、整河道、修大桥等工程,事迹突出,被选为角石生产大队贫下中农协会主任。

1974年,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李云聚作为贫下中农代表被推选为即墨县全国人大代表,代表即墨县人民参加了大会,成为即墨县和鳌角石村的光荣。开会回来以后向乡亲们汇报工作,激动万分,边讲话边不断地掉眼泪,说:“自己只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却能够上北京进人民大会堂和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一起开会,共商国家大事。真是感动啊!” 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父辈李建品,鳌角石党支部书记,鳌福创始人,青岛市人大代表

李建品(1956—2008),鳌角石村第三任支部书记。中学毕业后一直在村里工作, 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鳌角石村党支部改选,李建品当选党总支副书记,协助书记李淑昌分管工副业生产,为村集体副业创收立下了汗马功劳。1984年,村办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锚链厂被李建品承包。鉴于锚链加工利润较低和外贸出口业务受限等现实情况,李建品果断转行,在村党支部和村委支持下,上马了制造维修汽车的举升机业务。早期,工厂为青岛某汽车修理厂生产配件。后来生产和组装半成品。经过李建品和厂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求教,钻研新技术,从国家水利部获得新式汽车举升机设计图纸,自己研发生产,终于生产出全国第一台电动机械式汽车举升机,在液压式汽车举升机占领的汽车维修机械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汽车维修机械行业的一匹黑马。1992年8月,在全国科技成果展交会上,鳌山汽车修配机械(锚链厂改名)生产的“QG-2.5型电动机械式举升机”获得金奖。从此一发而不河收,举升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成为鳌角石产业转型的标志。2003年,机械厂实行企业转制,工厂改名为鳌福汽车保修机械有限公司,李建品任法人,公司下属两个分厂和四个分公司,产品销售覆盖整个国内市场。

之后,李建品又趁北京申奥成功的机遇,引进雪松种植。2002年,由村集体投资120 万元,引进7万株雪松树苗,栽植了40亩雪松苗木,三年后便取得了高效益。茶叶、苗木产业的发展,为成鳌角石新的支柱产业。

2003年,李建品当选青岛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专业委员会委员。

己辈李晓静,鳌福守业创业人,女承父业,回报家乡

2009年,李晓静从青岛理工大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本来可以选择更好去处,她放弃了报考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她收拾行囊返回鳌角石老家,说服母亲和家人,女承父业做起了”鳌福机械”的掌柜。

“自己永远记得当年父亲在病榻上,不是忧心自己的病情,最担心的事情却是那些跟随自己多年的伙计们。” 说起有情有义的父亲,李晓静泪花情不自禁在眼里打转。她说,姐姐已在青岛政府部门工作,母亲曾劝自己不要回老家遭罪,一个女孩子干嘛自找苦吃?不如卖掉厂子。“因为担着一份责任,才放弃最初的想法,执意回到老家继承父亲的遗志,才对得起那些多年跟随父亲的乡亲们。” 她说,虽然是个女性,但是个性格要强的人,既然选择了就不会回头!李晓静生长在鳌角石村,从小耳濡目染老家人的勤奋实干,自己的父亲干过村支书,自己的爷爷也干过村干部,是农业学大寨的杰出代表,自己不能在建设家乡事业中落伍。李晓静早在2008年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祖辈和父辈的影响下,也想为社会和乡村做出自己的贡献,将那一抹红色传承下去。

李晓静接手鳌福后迅速调整思路,前三年搭建人才平台,后三年重点拓展销售和出口业务,并多方宣传特色业务和产品,扩大知名度。2019年“鳌福机械”广告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凭着她和员工们的不懈努力,目前公司驶入发展优质快车道。“未来,鳌福机械将发展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为家乡振兴尽一份责任、做一份贡献!”

物业问题真头疼,你觉的物业该不该换呢?[呲牙]

今天这件事交给你们,你说我来听!

二叔家的小区真把物业赶跑了,在没有物业的状态里过了五年了。

起因也特别简单,拒绝物业涨价,认为原来的物业换了,有的是人干。结果把人赶跑了发现,真没有人来,市场上询价的结果都比当初的物业更贵。

原来的物业是个国企,涨价纯属意思意思,结果还把人赶跑了。

现在大部分业主的心理感受是:悔不当初。

那么小区是怎么运转的呢?

第一,义务劳动,为爱发电。

收物业费靠居民轮值,挨家挨户上门收。其他行政事务和财务工作,靠退休居民为爱发电。发钱?那是不可能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愿意出钱就不会这样了。

第二,小区保安,活人就行。

那保安工作怎么干?专招退休后的大爷,因为不用交社保。一共聘了三位大爷,每人上24小时班,然后轮换。

想想也知道,大爷这把年纪晚上肯定是睡觉的,但是大家没有选择,凑合有人就行。别的就不指望了。所以,小区的安保实际上全仰赖上海比较好的治安环境,要不早呵呵了。

第三,保洁咋整?

外包呗。找了附近超市的保洁阿姨们来做兼职,打扫得有多干净就别指望了,反正一切都是凑合,凑合。

第四,加装电梯?

这几年有政策,支持小区加装电梯。但是一个物业都找不来的业委会,可能把电梯装起来么?必然不可能。

当然,最让邻居们后悔的还是置换房子的时候。一听小区没有物业,大家都表示不甚满意,卖房颇为困难。

这时候才感慨还是有物业好,可惜,晚了。

补充一下,可能有朋友觉得小区是不是平均素质不高才会这样?

其实恰恰相反,这个小区是1997年开始对外出售,届于比较早的商品房,主要购房的都是刚经历房改、发放购房补助取消福利分房的群体;住户中公务员、教师、医生加起来占了一半。

补充一下,可能有朋友觉得小区是不是平均素质不高才会这样?

其实恰恰相反,这个小区是1997年开始对外出售,属于比较早的商品房,主要购房的都是刚经历房改、发放购房补助取消福利分房的群体;住户中公务员、教师、医生加起来占了一半。

现在想想,就是他们觉得自己“行”,所以才无比团结地赶跑了物业;也是还过得去的居民素质,让这种没物业凑合过的生活能延续到今天。

首先声明,我是一名业委会成员,但是我想为物业说几句话。

先介绍一下我们的情况,2016年成立业委会,2017年更换了物业,今年底刚刚续签了5年的物业服务合同,对这家物业的评价总体上是满意的,物业费收缴率在95%以上,我们还有每年几十万的公共收益,我们是即墨icon的标杆小区。

下面是为物业说话了,我们小区物业费2元/平米,应该算中档水平吧,08年入住就是这么高.现在13年过去了,大家的工资涨了多少?08年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拿3000~5000元左右,那时的保安1000元,保洁800元都能招到。

现在呢,普通人都能5000~1万+了,保安也涨到3000~4000元,保洁也在3000元左右了,而这几年的生活成本大大提高了,地下室不许住人,房价翻了十几倍,房子租金也翻了不知多少倍,物价上涨了多少,刚来时剃头8元,现在35元,可是物业费依然是2元,原地不动,物业企业从盈利丰厚变成了捉襟见肘,虽说还不至于太亏,但是想盈利很难了。

这些年政府对物业的任务加码,可谓是层层尊叠,创卫,消防检查,垃圾分类,检查的人一拨又一拨,扣分罚款,物业花在这方面的人力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今年疫情和垃圾分类两项大事,物业几乎是倾尽全力,进出社区的值守,公共场所的消毒,尤其是垃圾分类的值守,

已经持续了8个月,酷暑、寒冬守着肮脏的垃圾桶,谁愿意干这种活儿,每月拿3000元的工资,难道保洁员的命不是命?!小区的邻居抱怨卫生不好消毒不及时时,我都是直接慰他,你来干!

小区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各种各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不是水管崩了,就是下水道堵了,房顶大修,消防设施大修刚刚做完,墙皮成片地脱落,窗户漏雨一下保修就是上百家。

开发商保修期一过什么都不管了,新物业已经是非常卖力了,但是维修是要花费人力物力的,高压水枪车来一次就是500元的费用,业主任性地认为这些都是物业的责任,家里的厨厕下水道堵了也抱怨物业处理不及时。

放着以前,我也抱怨物业这不好那不好,自从做了业委会的工作,接触的事情多了,有时真为物业打抱不平,他们是企业,物业员工也是和你我一样的工人,他们也要养家糊口,一样会生老病死,为什么要那么盛气凌人地对待他们,穷人的命也是命!

我们也炒掉了老物业,聘请了新物业,老物业的员工我们说,愿意留下来的我们都欢迎。不满意物业那就号召大家成立业委会,更换物业公司,优胜劣汰,物业企业会走向良性发展,作为业主也要检讨自己,并不是所有的错都是物业企业的,我们之间是一种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是有条件有限度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1592/
1
上一篇报陕西公务员条件(陕西公务员报考条件及年龄限制)
下一篇 公务员考试技巧秒杀(公务员考试技巧汇总)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