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事业编,央企,国企,私营业主,军人,农民,工人,学生。这个顺序来献
绘制三类孩子的梦想板,使孩子对学习有自驱力:
1.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鼓励其定位211和985,职业规划定位在国企、事业单位考公务员进研究所,为人民服务;
2.成绩中等的孩子,鼓励其出国留学,了解世界各个国家人文经济政治,出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就业定位在进世界五百强,为国家赚外汇;
3.成绩后进的孩子,鼓励其多了解世界各地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学门技术将来出国就业创业定位自己当老板,减轻国内就业压力同时也赚外汇;
未来五到十年是后疫情时代的康复期!避免内卷劳命伤财,避免做人生的无用功,从内出发点燃自驱力!
国家电网“离职成风”?好不容易挤进国企,为何到头来又不珍惜?
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都希望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工资待遇好且稳定的工作。尤其是铁饭碗的工作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毕竟谁不想安安稳稳的工作,然后好好的工作赚钱养家度过这美好的一生。如此一来,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还有着很多人顶着压力想要去尝试,即使机会很渺茫,但还是可能会成功。
在那么多工作中,国企也是很多人奋斗的目标。毕竟能够在国企工作的话,不仅工资待遇好,而且还是一个铁饭碗。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够到国企工作,家长们都会觉得非常有面子。大家挤破头都要进去的国企—国家电网,竟然“离职成风“。明明是自己辛辛苦苦才挤进去,但是最后又不珍惜。
在每年的毕业季中,有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迷茫。但是还是有着很多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目标,选择考公务员或者进入国企等工作。大家都知道这是铁饭碗,所以在应聘的时候并不缺乏优秀的人才一起竞争。这些工作机会都是非常的少,基本都是一个岗位很多个人一起竞争。所以要是能够出现在名单上,那也是脱颖而出的人才中的人才。
我们都知道,国家电网无论是福利待遇还是工作稳定等方面都是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这家企业还是位于国企的前列。毋庸置疑的是,这家国企的实力非常强劲。就是这样一家人人都想挤进去的国企,却有的人选择了离职。估计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是表示不理解。
从国家电网离职的人不仅有年轻人,还有着一些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也毅然决然选择离开。被问到原因时,有一些员工表示自己觉得这份职业并不太适合自己,认为工作内容都是很枯燥乏味,自己上班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热情。明明自己面试成功时是非常的激动,但是入职后却发现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这种职业认知的差异也是让自己选择离开国家电网的原因。
还有一些老员工也表示,在国家电网中,不仅有着很多都还没过试用期的大学生就已经想着要离开,就连一些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也在犹豫要不要离开。这位老员工还透露说,其实国企的人员流动也是非常的大,并不像别人想的那样稳定。
在国家电网中工作的很多员工都表示自己的工作内容确实是比较固定,而且都是每天做着同样的事,确实有些枯燥乏味。就算是一些技术岗位的工作,也不能很大程度的发展自己的职业价值。因为自己觉得在这个岗位上看不到自己价值的实现,就会生成一种无力感。长期以往,很多员工对于自己在国家电网的这份工作完全提不起兴趣。
有些人为了养家糊口,所以即使觉得工作无趣,上班没有激情,可能也会坚持下去。毕竟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尤其对于有家庭的人来说,是绝对不敢放弃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要是没了这份工作,还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份工作在哪里。大多数人都是选择继续工作,只有一少部分人会选择离职。
但是对于90后,00后来说,可能就更容易选择离职,然后去找另一份可以让自己充满激情的工作。毕竟这两代人都是非常愿意拼搏,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发光发热。很多时候都是不愿意每天做同样的工作,想要自己的价值能够在工作中实现。所以对于那些内容重复、枯燥乏味的工作,他们会有着一种排斥感。
而且对于那些在大城市生活习惯的大学生来说,在小县城里面工作也会有些降低对生活的期待感。虽然知道工作的机会很难才得来,但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以及工作的内容确实和自己想象的不大一样,不由得就会生出巨大的心理落差感。所以有些年轻人在进入国家电网后,不久就想要离职。
在别人都在想办法如何挤进国家电网的时候,竟然还有着不少人选择从里面离开。估计看到这些情况,很多人都发出了嫉妒之情。明明是那么难得的工作机会,却有人想要离职,肯定有很多人无法理解。
结语
确实,国家电网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都是有着重重的把关。只有那些人才中的人才,最后才会被录取。但是还是有着一些人想要放弃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只能说这些都是自己的选择,想要过上别的生活也挺好。
你现在后悔了吧?
考研一战二战失败,应届生的身份还没有了,那么考研失败了,千万不要着急找工作,保住应届生的身份有可能帮你进国企,进央企,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
该怎么保住自己应届生的身份呢?其实很简单,请考研的家长和同学们记住了,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马上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工合同三方协议,即便签了没有去的话,依然还是应届生。
第二,千万不要随意缴纳社保,即便是你在实习阶段。
第三,一定要把自的档案这些信息暂时保留在学校或者是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
第四,离校的时候千万不要办理学校的派遣报道手续。
第五,你可以在学校里面继续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毕业以后,还是应届生身份。现在国家为了照顾我们的应届大学生,给了你们两年的缓冲期,也就是说,毕业两年内,只要你做到以上五点,那么你还是应届毕业生。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更稳定的国企、央企、事业单位,绝大多数的岗位都是留给应届毕业生的,一时半会找不到工作,不丢人。就怕你自己不懂规划。#2022生机大会# #我在岛屿读书#
我是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正式踏入股市的。
毕业之后加入了一家超大型国企,工作内容不多自由时间较多,在某老同事的带领下进入了股市,那时候没什么钱,2万块出入股市。
至今大约15年的投资经历,我的投资理念分为三个阶段:
1 幸运的价值投资阶段(2007-2011)
刚入市时,那时候市场流行价值投资理念,我记得我当时2万块全部买了包钢稀土(现在改名了),幸运的是不到两年时间,我这2万块变成了5万块。然后觉得价值投资无所不能,后来由于工作了几年,有了一定的积蓄,又追加了10万元,我记得2010年时我最高投入15万元多(包括前期满仓包钢稀土赚的)。
第二阶段:价值投资破灭送,超短投机为主(2011-2017)
后来的事,老股民看到了应该能猜到怎么回事,我的价值投资梦破碎了,用现在流行的观点看:很多所谓的价值投资股实际上是周期股(周期市盈率高点买入,低点卖出),有点类似今年的新能源板块,其实很多所谓价值投资板块被主流投资机构都归类为阶段性的周期股,这也是很多新手投资者的盲点!很多人包括当时的我,由于一时的幸运开始赚钱了,然后加大仓位后暴亏!
我的价值投资梦破灭后(准确的讲是非科学认知的价值投资理念),我又开始搞了短线超短,大部分是第一天买,第二天卖。可能是在短线有一些天赋,加上工作时间真的可以偷懒,有很多时间盯盘,做超短投机这几年我还赚了点钱。补充下:因为前期错误的“价值投资经历”,本金15万又变成了5万,后来几年时间的超短又把5万变成了15万,如果拉长时间来看,其实没赚多少[流泪][捂脸]。
2018年至今
2018年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炒股高手,一个退休的老公务员,他在我单位附近的华泰证券营业部里有个专门的“办公室”,一次在一起吃饭时,老先生把他从90年代初开始炒作国债、期货、股市、外汇的经历,到后来退休后专职炒股的经历分享给了我,然后启发了我后来至今的炒股盈利模式,即穿越指数波动的阶段性“主题板块盈利模式”,比如影视传媒板块,不论大盘如何,不论行业基本面如何,每年在暑期档和春节档时,具体上映前一个月买入相关大片上映的个股,上映前一天卖出,每次受益都能超过10多个点,两次加一起差不多接近30个点!!!
再比如,盯住一些行业政策,多看主流经济媒体的消息,就能多抓住几个具备持续性超过超过1个月的板块性行情!!!
总结:以上是我个人的炒股经历,具体到个人由于性格不同,最后适合的盈利模式不同,但是不论选择哪一个,建议在没有形成稳盈利模式之前,不要投入太多的本金!因为股市里永远不缺机会,避开风险永远第一位!
#从公务员单位辞职去直属国有企业当负责人有前途吗?# 当前能上能下的政策,可一试,但什么位置都应只争朝夕,国富民强,撸起袖子吧
绘制三类孩子的梦想板,使孩子对学习有自驱力:
1.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鼓励其定位211和985,职业规划定位在国企、事业单位考公务员进研究所,为人民服务;
2.成绩中等的孩子,鼓励其出国留学,了解世界各个国家人文经济政治,出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就业定位在进世界五百强,为国家赚外汇;
3.成绩后进的孩子,鼓励其多了解世界各地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学门技术将来出国就业创业定位自己当老板,减轻国内就业压力同时也赚外汇;
未来五到十年是后疫情时代的康复期!避免内卷劳命伤财,避免做人生的无用功,从内出发点燃自驱力!
朋友是个国企的员工,一个月工资4000多块钱,但是过节有过节费,年底有年终奖,每个月的住房公积金都将近2000块钱,并且随着工龄的增长,工资和待遇越来越高。
再看看我,虽然一个月工资6000-7000元,但是一个月才320元的住房公积金,每年只有中秋节和端午节各发100元的购物卡,年底奖金2000元。
本来我以为我这工资待遇可以碾压郑州的大部分人,后来我才发现是我大意了。
朋友虽然每个月工资比我的低,但是他们的福利待遇加起来,比我的工资高的太多,最重要的是他们不用加太多的班,五天八小时,只是偶尔周六上班,还有加班费。
我们虽然工资高,但是我们是六天十二小时,周天上班算加班,还需要上夜班。
怪不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国企上班了,因为国企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待遇是真的好,一年公积金比我五年的公积金还高。年底奖金两万多,相当于我好几年的年底奖金了。
怪不得当年国企的要求这么高,那么多人哭着喊着要去国际上班,而我这种傻了吧唧的人就在普通私企工作,还觉得自己工资高待遇好,真是太无知了。
大家有机会的话,还是去国企上班为好,当然考公务员是最佳的选择,如果实在不行再来私企上班吧,因为私企的工资待遇真的和公务员还有国企的员工比,实在是太差了。
#焦作头条# #我要上头条# #我要上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