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公仆李少莉网上关注多日,支持声援的不少,质疑追究的未息,最终结局怎么样,大多在等当地纪委的调查。时间不短了还没结论,恐怕对纪检部门来说肯定有些为难。李少莉提副处也好,上报全国先进也好,期间纪检部门一定做出过审查结论,给予了充分肯定的。所以网友质疑后纪检部门调查大摡率还是不会出大偏查。其中爱打扮或者点读稿件都不是事,关键的耳钉丝巾来源是否合法合规,这个不好调查。自己买实际上就李少莉的家庭收入还是有这个条件的,但需要人证物证。如友人馈赠则麻烦一些,需要排除是否有利益关系,李少莉管审批涉及领域不小权力不小,也是网友追问质疑的地方。但愿结局安好,李少莉经得起这次考验,不愧最满意公务员。[害羞]
民国年间,怪事百出。有个公务员,一家人被骗子空手套了白狼。
公务员去机关办公了,有个工友模样的人,傍晚提着两瓶酒,乐呵呵地登门了。
那人对他的家人说:“先生今天不回家吃晚饭,这是两瓶酒,让我送回来,并且叫我把大衣带去。”
家人把大衣给了来人,公务员下班按时回家,听家人一说,才知道被骗了,连呼:“可恶可恶!”
第二天,公务员家又来了一个工友模样的人,一副诚恳老实的样子。他说:“昨天的案子破了,骗子也抓到了,现在押在警察局里。”
公务员的家人连呼:“解气解气!”来人又说:“先生打发我来,把那两瓶酒拿过去做物证。”
他的家人一听坚决拥护,把这两瓶酒给了来人,那人郑重其事地接过来,带着受人重托的神情走了。
公务员回到家,家人围上来,问事情处理得怎样。公务员先是被问得一头雾水,后来只好自认倒霉。
@月下韦陀 骗子骗人的手段层出不穷,先是以酒骗大衣,后来又把酒骗回去。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的确是混乱无比。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骗子,人们之所以被骗,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骗子掌握了太多的信息,找到了突破口。要想防止被骗,就必须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你居然说鼓是最没有文化,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乐器?亏你是学音乐的,说这样的话不丢人吗?”
今天在大连和一位学音乐的聊到乐器,他言语中都是对鼓的鄙夷,他认为鼓,尤其是中国的大鼓是没有文化底蕴,不需要技术含量的,在他看来是个人就会打鼓!呵呵,我真的笑了!
不管中国外国,所有乐器中,敢称“祖宗”的,鼓说自己第二,没人敢说自己第一!哪怕就是“流氓乐器”唢呐,在大鼓面前也得毕恭毕敬的叫一声“祖爷爷”。大鼓敢这样“狂”是有根据的!
1、历史悠久
从目前出土的文物物证看,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鼓已经出现了,光从时间上讲,鼓就算得上乐器大佬了。《山海经·大荒经》记载,“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 足以证明鼓的历史有多悠久。
2、地位崇高
现在很多人看不起大鼓,放两千年前,敲鼓那都代表了一种社会地位。那时候鼓有专门的人进行管理,不是谁都能敲的,敲鼓那都是国家公务员了。
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先有鼓声作为引导。 敢看不起鼓?不存在 的!
3、家族庞大
说敲鼓没有技术含量?你知道鼓有多少种类吗?以材质分类有陶鼓、土鼓、皮鼓、铜鼓等,以民族地域划分有檐鼓、齐鼓、鸡娄鼓、羯鼓、答腊鼓、都昙鼓、毛员鼓等;以形状分有: 粗腰筒形鼓 、座墩形鼓、箍圈形鼓、锅形鼓等。
4、应用广泛
鼓自从产生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紧密不可分,运用的场景非常广泛,祭祀,打仗、娱乐、报时、警报等等。哪怕到现在,鼓的运用也几乎涉及了各个场景。
终其一生,都敢说精通鼓,你凭什么敢说鼓没有文化?#乐器##大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