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父母说公务员是铁饭碗,我坚决不考,结果15年后公务员还是铁饭碗。15年前,有人说互联网是朝阳行业,后来又有人说,搞互联网的太多了,互联网是夕阳行业了,结果到今天,互联网依然火爆。
有人说,10年前在北京买套房,10年后转卖,收益甚至赶得上上市公司一年的收益。后来又有人说,房价已经到顶了,可10年后再看,结果会是什么样呢?会不会又在感慨,早知道10年前……
上面这些问题的本质之一,其实是在说,当面临选择的时候,如何判断才会对自己有利。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什么是“竞争”。
所谓的“竞争”是同等家庭条件、差不多个人能力的人之间的竞争,而不是普通人和官二代、富二代去竞争。你要明白,只有你进入社会的前1%,你才有机会去和他们竞争。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说自己出身不好、关系不硬、能力不够的人,都是给自己找借口罢了。

有个现象在职场中很常见,个别基层员工,总是对自己的直属领导有意见,直属领导干什么都是错的,任何对他指手画脚的行为,他心里都不服。但是,如果是再往上一级的领导,安排他干点事,他却毫无怨言。
原因就是上面说的,认不清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总想着和高手过招,结果却败给了自己。
那么,当面临困难的时候,如何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呢?
几个观点供参考:
1、社会前1%的精英,拼关系、拼父母、拼智商,那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积累,和你没有关系,别妄想一步登天;
2、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很懒,绝大多数人都想逆袭,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逆袭成功,这些人才是你的竞争对手,只要你稍微付出点努力,稍微勤快点,你都会有所斩获;
3、数量堆死质量。
#我要上微头条#
【人才引进不应唯学历论】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关围观群众什么事啊!
北大原子核物理博士应聘北京朝阳区城管,双一流高校硕博应聘小县城公务员,他们并非看重岗位发展前景,而是看上了岗位背后的隐性福利。
好工作稀缺,学历内卷、人才聚集,就成为必然。#学历# #人才# #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