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去考,先把证拿到手,当公务员多年后说不定因为有教资而去干教育局长呢。[呲牙]
背影在远方已经考上公务员的侄子给我商量,说他的教师资格证笔试已经过了,只剩下面试了,他问我用不用再去考面试。原来,侄子大学毕业就考了教师资格证的笔试,他原本想着,如果考不上公务员,就考一个教师岗位。结果今年夏天他考上了公务员,并且已经上班了。可是他感觉如果不把教师资格证彻底拿到手,笔试不是白考了吗?于是,他就咨询我,看我啥想法。我告诉他,如果以后想从事教师这一行的职业,就一要把这个教师资格证拿到手。如果只是为了一个证,并不想从事教师这个职业,那这个证就不用再去考了。

有一个大学毕业的学生,聊起来就业话题,她说,这几年,由于大学毕业生多,加之疫情影响,就业非常难!我问她,怎么打算,她说出了心里话。
去企业,担心不稳定,觉得不靠谱,担心随时会被炒鱿鱼,有可能随时失业。
考公务员,但是,报考人数太多,竞争力大,实在难考。
看到现在教师职业还不错,工作稳定,收入稳定,还有双休日和节假日,但是,自己不是师范专业,必须考教师资格证 ,# 10年间“教资”报考人数翻66倍# ,拿个教师资格证也很难的。
她说,2021年报考的人数就达到了1144.2万,仅以同年高考为例,2021年全国高考人数高达1078万人,但也没有考教资的多,这确实太难了,没办法,只有努力了。

因为她爸妈坚持让她考证,所以,她现在积极备考,争取尽快拿到,就业了,才能找对象,才能考虑婚姻大事。
听了她的心里话,感到大学生就业确实也不容易,希望他们能早日考到教师资格证,找到一份工作,圆了自己的梦!
男生就不能做中小学教师吗?
今天路过几个学校,门口很多年轻人,儿子告诉我今天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原来如此。
我发现,参加教资考试的清一色都是女生,偶尔有几个男生也是点缀。
由此可以推论,在老师应聘中也将是女生的天下,中小学也
会是满校皆是女老师。
虽然过去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但在过去能吃上公粮就是烧高香的年代,教师行业还是很受男生青睐的,二十年前中小学特别是中学,绝对是男老师占主流,我上高中时,一百多名老师,只有五名女老师。

随着高校的扩招,职业选择多样化,教师不再是男生的选择,考公务员,当程序员,都是优于老师的选项。
而稳定、待遇尚可、有寒暑假的优势,让教师成为女生最优选择,并且女老师在婚姻市场成为加分项。
近年来,随着老师待遇大幅度提高,如天津教师年收入可达二十万元、京沪苏南可达三十多万元、深圳可达四五十万元,教师在女大学生就业市场中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职业,大量非师范毕业生也考教资,抢夺教师岗位,有的地方老师竞争激烈程度比考公还大。
但是男生们羞于传统观念,宁愿进企业苦哈哈拿五六千元的月薪,也不愿意到女生的地盘当老师。我一个朋友是重点小学的老师,她儿子毕业后进了一家航空公司做工程师,劳动强度大,收入还没有老师高。朋友想让儿子考教资,她儿子却说,男人当教师被别人认为没出息。

死脑筋真是害死人呀!
学校老师女性化严重,对学生的成长也有不少弊端,男生缺少阳刚之气与此不无关系。
我们一方面呼吁男生转变观念,另一方面也要为男生从教创造条件。
你说对吗?#教育微头条# #教资考试# #如何改善学校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问题#
小编不用刷题了,放假啦[小鼓掌][小鼓掌]!祝童鞋们2023都能成功上岸,都来银符刷题哈! [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泣不成声]#教师资格证# #教资# #法考# #法律# #教育# #考研# #考研建议# #国考# #公务员# #医学# #英语# #四六级# #自考#
新教师年薪25w,快来考2021教师资格证

目前,教资证是除了公务员之外最热的证了,显然,人数继续井喷。
从2018年600万到今年的1000多万,三年不到,翻了将近一番。
为什么这么热?不在乎两个原因:
✔一,就业压力。
✔二,教师这个职业吸引力,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发生后,教师职业的优势更加凸显。
据了解,笔试只考一天,上午考综合素质,下午考专业。但各个类别不同,具体分为:
◆幼儿园类别是考两科,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类别是考两科,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中学类别是考三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再加一科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分为各科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不同)
笔试各科都合格后,可以参加面试。
最后说说待遇:
笔者所在的城市,新教师年总收入——本科生转正后25万左右;研究生转正后26万左右。

(上述均为税前收入,并含“五险一金”、职业年金等)。
从这点看,教师这个职业真的不适合考研,尤其是六大部属师范生,毕业就就业是最好的选择,坑就这么多,每年萝卜长得快,选择进修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师范生录取线赶超985,教资考试报名人数5年飚增3倍】教师,已经成为除公务员等少数岗位外最吃香的职业,真是谁都想进。不像当年,要哄着才有人干。当然,教师也就是个职业,有时候未必拔得太高
#教师资格证考试#非师范生考教师资格证,但是自己的大学不是很好,这个对以后任职教师影响大吗?会不会成为劣势?
小7就是三本非师范在编教师,这个问题给你细细道来。
首先,先给你说一下,教师招聘的一些要求和区别,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和区别,以及非师和非优院校的区别,里面也有我的一些看法。

先说教师招聘,我们教师招聘一般情况下分为,普通招聘,人才引进招聘,特聘 三大种类型,其中普通招聘占据招聘份额的主流,接下来我们看看普通招聘中教师岗位的要求:如下图
我们看到这些招聘信息就会发现,里面对于教师招聘的要求有如下几个,分别是学历要求,专业要求,年龄要求,以及其他要求。
先说学历要求:一般情况下招聘都为本科学历及以上,也就是说只要你的学历达到了本科你就可以去参加招聘去考试成为一名老师(当然得持证上岗),所以说学校的好坏对于前期考试和应聘是没有影响的,只要你的学历达标就可以。
其次说一下专业要求:通常情况下教师招聘偏向于师范类居多,但是国家为了促进教育的多方向发展,也发布了相关文件,鼓励非师范生在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情况下,从事教师职业,下图为教育部的官方文件,大家可以搜搜看:

年龄要求:就不多做解释了,相信大家都知道一般考试,本科学历年龄会卡在30岁,研究生学历会卡35岁;服务基层岗位的考试,最低年龄要求会放宽到35岁,过了年龄就参加不了考试了。
其他要求:比如说:你考哪个学段的教师岗位,就必须持有哪个学段教师资格证。或者是城镇地区最低学历要求本科,偏远农村地区学历会放宽到师范类专科等要求。
接下来再说说教师资格证的条件,考过教师资格证的同学,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教师资格证是不看学校好坏的,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符合所报教资的基本条件(当然啦,无非你的学历符合要求,对专业没有限制)都是可以考下来的,而教资正是走向教师岗位的必然之路。
我们说完了教师招聘的条件和教师资格证的条件。就会发现里面没有明确规定说,学校的限制,更多的是学历的限制,所以在这个阶段,学校的好坏不会代表什么。

那有人会说是不是上岗以后非师范和师范生会区别对待,有这些想法的同学,我给大家说,不会的,你们可以去当地的学校里去问问看,里面师范类教师多还是非师范类教师多,现在在城镇学校里的老师以非师范老师为主,所以既然大家都是非师范,怎么会存在你正我偏 的观点呢,再者说我是非师范岗位从事教师职业,我除了讲课还可以做本专业相关的事情啊,就拿小7来说,我是三本环境设计专业 出身,妥妥非师小三本,外人看来妥妥的垃圾学校垃圾专业,但事实是学校里面,每年的画展,主题展,展览展,家长会活动,学生毕业展,学校节日庆典,都是我们这些非师范的老师进行操办,俗话说得好,非师范的老师去给孩子们上课并没有师范类教师好,但是我们教会了师范类教师没有的东西,所以非师范类的教师 该校不会因为是非师范专业成为学校的“二等公民”

再说学校的问题,小7是非师小三本,按说是最差的学历(比专科稍微好点还是,毕竟也有个学位证嘛)但是你们试想一下,在这个高消费快节奏的世界,有几个高学历师范类学生会去苦哈哈的考教师编去,用自己的高学历去走人才引进不香么,或者去高校事业单位当职不好么?
据现在的一项调查显示:普通学历(二本ABC)的学生就业方位有45%的人考虑公务员,38%的普通高校学生会选择教师行业,而真正的高学历(硕士,博士)好学校(211/985双一流)的学生早就在各大国企央企,事业单位,和上市公司一扫而光,毕竟外边的世界还是更精彩的,待遇更好发展潜力最大。
所以说,学校的好坏不在于此,只要我们积极努力,踏实干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就不会因为自己的学校差,非师范等字眼,成为我们的劣势,相反我们这些人有着对社会对未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专业领域的独特优势,会使得我们能在教师这个队伍里走出自己独特的门道,让自己在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和存在感。

前几天与儿子交谈,得知一件事,让我寝食不安,内心很是焦虑。他与我的性格太不一样了。我是有多少钱办多少钱的事,不到万一,从不借钱。十年前,单位分房,我差个十多万,不愿意贷款,明知道以后升值的空间很大,我还是放弃了,更不用说借钱超前消费了。
儿子大学三年,换了三次手机,华为——苹果——小米——苹果。电脑也是高端的。暑假后是大四,该准备考研或者“教资”、公务员之类的,他提出要买平板看视频学习,我断然拒绝,态度很坚决,考不考随便,坚决不买。因为谁也没有规定学习非得配平板,况且电脑手机都可以看啊。那为什么必须买平板?纯粹是想玩平板。他软磨硬缠,我丝毫不松口,僵持了一个多月。后来,他恳求说,爸,我就这么一个爱好——喜欢电子产品,你就转给我两千吧,我买个赖的,余下的钱我从生活费里挤,不给你要。听听挺可怜人的,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想要个平板,就是学习没用,也应该给他买一个。我动摇了,给他转2500。他说还欠个500,他慢慢的还。我想也行,让他知道挣钱不容易,他从生活费(每月1500元)里挤出来,自己还一点也行。
暑假后日子平平淡淡,无风无浪,前几天儿子给老婆要钱,说是为了还花呗,我问了下儿子还该多少,一问我很是惊诧,花呗2500,京东白条500,同学500,一个平板才多少钱,弄了半天,加上原来我给他的2500,等于6000元啊,买一个平板也用不了啊,别说他节省还点了。咋该这么多,估计他换手机也欠了一部分。我看后,血冲脑门,大骂真是逆子。他姐姐上大学一个月一千,包括吃穿用,还会节余点钱。“子不教,父之过。”我最容不得孩子借钱消费,没有不花,消费哪有穷尽,以后大了日子怎么过。冷静下来,我决定给他还完,一定不厌其烦的多次警告他,以后坚决不准再借钱消费!
教师资格证没你想的那么难考 #教资面试 #教师招聘考试 #公务员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