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2022年考公,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女博士成功过获得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的城管执法岗位。曼彻斯特大学的还亏硕士,顺利将崔各庄城管监察岗位收入囊中。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两名硕士则考取了朝外街道的城管队员。
一种声音说:人家这不叫考公,叫从政。这么好的学历,在基层锻炼后,未来就提拔了。我对此并不乐观,这两年,我辅导的几位985硕士,进入选调生岗位,如果家境一般的话,走的并不顺利。
一种声音说:太卷了。
而我们关注新闻,无非是为了关照自己的处境。
原子核物理博士做基层城管,就算未来晋升,不知道和原子物理有多大专业上的关系。这是整个社会悲观和不安的一种体现。那么我们自己的,我们的悲观和不安,终归还是要自己找到路径面对和解决。
我是为好优姐姐,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竞争力扫描、职业问题诊断与行动建议、霍兰德职业规划解析、简历修改、模拟面试1-2次每次30分、OFFER选择建议。#致敬平凡的你#
1968年,物理学家钱三强被下放到农村。有一天,他远远看到一个妇女正在打扫茅厕,起初只觉得背影有些眼熟,等他看清女人面庞时,却忍不住大哭,颤抖着问:“你怎么也在这里?”
这个女人就是何泽慧,她曾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钱老身后最强大的女人”,这样一个头顶光环的女性,为什么会沦落到这般地步?
1914年,何泽慧出生在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苏州,她在一个名门贵族的家庭长大,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名门世家的教育普遍不低,她家家风也比较开放,提倡男女平等,所以自小她和家里的哥哥都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1932年,何泽慧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物理系录取。这本是件好事,但当时的教授对女性学习物理有一些偏见,多次劝她转专业。为了要留在物理系,她甚至搬出了舅舅的身份:物理学著作翻译家王季烈。以此证明,自己和物理还是有些渊源的。
事实也是如此,何泽慧很争气,她用成绩证明了自己的物理天赋:1937年,她考了全年级第一,成为那年清华大学物理系10位毕业生之一。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何泽慧选择出国深造。她进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读博士,凭借一腔爱国之情,何泽慧选择了弹道学的专业方向,也打破了该专业无女性的先例。
在德国那几年,由于战时管制,信不能封口,也只限25个法文单词。为了解家中父母的情况,何泽慧给清华大学校友钱三强写了封信,希望钱三强能代她向父母报平安。
一来二去,何泽慧与钱三强之间产生了爱意。经过2年的信件恋爱,他俩决定在二战结束的第一个春天完婚。
婚后两个人更是齐心协力,为科研事业做贡献。一次学术会议上,钱三强在一个投影中,发现原子核裂变可能除了一分为二这种方式外,还有其他的裂变方式。
于是,钱三强约着何泽慧一同在实验室中研究,他们从核分裂时两头重、中间轻的现象出发,进行了上万次的观测,终于发现了三分裂。这一发现,被居里夫妇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个最重要的成果。
1946年,何泽慧又发现了“四分裂”现象。彼时的何泽慧夫妇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1948年,我国的战争马上就要取得胜利,正处于事业巅峰的两个人,放弃了一切名利,直奔祖国的怀抱。面对大家的不解,何泽慧说“我们出去只是见见世面,见完了自然就要回来报效祖国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二人便受命筹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那个时候资金不够,再加上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技术封锁,他们的筹建工作遇到了重重的困难。
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没有钱,买不到设备都没关系,他们自己做。那段时间,何泽慧和钱三强两个人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北京的一些废品站和二手市场,他们在那里淘换可以用的五金件带回家。一有空,何泽慧就在家绘图,钱三强制作,他俩竟然真的研制出了一些仪器设备。
后来,钱三强主导了我国核弹的研发事业,何泽慧从旁辅助,为国家做出了很多贡献,也获得了很多奖项,一时之间风头正盛。这也遭到了身边同事的嫉妒。
1968年何泽慧被同事排挤,下放到陕西劳动,没过多久,钱三强也被下放了,谁也没想到,他俩的重聚的地点竟然在厕所旁。
看着正在打扫厕所的何泽慧,钱三强顿时百感交集,他心疼地握着何泽慧的手说,“你的手可是用来做科研的啊。”何泽慧却很平静,她淡淡地说“只要是对国家有好处的事,我都能干。”
凭借这股韧劲和为国家无私付出的忠心,她熬过了艰苦的5年,5年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成立,何泽慧出任副所长,她推动了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后来何泽慧被选为中科院院士,一直到90岁还坚持在单位工作。
2011年6月20日,97岁的何泽慧在女儿钱民协、儿子钱思进的陪伴下,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何泽慧的一生谦虚谨慎,勤勉好学,无时无刻都在为国家做贡献,这样的她怎能不值得我们敬佩!#头条创作挑战赛#
某厂招聘普工的测试题也太难了吧,都跟高考有得一拼了。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啥都考。
宋代的二府三司是什么,有知道的不?反正我不知道。
我能答的只有最后面的问答题,一天上十个半小时班愿意不。如果只要这个题答对了就招录的话,我的回答是愿意。
现在连厂都进不去了,我还能干什么呢。
#2022高考季# 新高考选科物理的考生该如何选择专业呢?
物理是大部分考生“公认的”最难科目。由于相对难学、难考,因此高分数段考生选考物理科目的居多,中、低分数段考生选考物理科目的较少。基于往年数据的分析得出,分数段越高,选考物理科目的人数比例越高:分数段越低,选考物理的人数比例越低。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选择物理?
对于处在高分数段的考生来说,其实选择什么科目对于赋分而言影响不大,所以这部分考生在选择时有非常大的空间,可以充分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及高校的选科限制等情况,选择对自己而言最优的方案。但如果想要进入“双一流”等名校,特别是限制物理科目的专业,一定要首选物理。对于处在中分数段的考生来说,选择物理可能会导致赋分不占优势,但同时也会大大增加专业的选择范围和录取到公办本科院校的机会。所以建议处在中分数段的考生主要参照自己的物理成绩来做选择。假如考生的物理成绩非常差,出现严重“拉分”状况,那么不建议选择物理;若只是与其他科目所处的位次不相上下,那么还是建议选择物理,以増加自己的录取机会;若物理是自己的优势科目,也想学习限制物理的专业,建议首选物理。
对于处于低分数段的考生来说,选择物理科目的人数比例非常低。在150~499分,仅有24.82%的考生选择了物理,但是很多民办本科院校和实力较强的专科院校都有很多专业是限考物理的,所以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如果选择了物理,优势会非常明显,有可能出现“低分捡漏”的情况。
做为家长应该没有不忌惮老师的。无论你是做什么职业的在孩子老师面前都是毕恭毕敬的(那怕是表面装的)。前天晚上考物理,在客厅听到男老师在点名:××你低头在干嘛?为什么看手机?你家长在不在?男同学说:我妈在。老师:让你妈过来!然后听到一个怯懦的女声:老师我在。老师:x×在看手机你知道吗?妈妈:我不知道呀,我坐在他后面……。哎,这坑妈的孩子!我告诉儿子:你老老实实学习,别让你妈出镜!好几百人看着呢(网课考试有时候几个班一起考)。如果你犯错误了,老师问起来你别说家长在家,我嫌丢人[我想静静][我想静静][笑哭]。我是不是在教孩子说谎犯错呀[捂脸][笑哭]
广东物理类考生各分数段可报考大学一览表
这里汇集了全国200所本科院校,广东物理类考生分数在550以上,位次在66600以上的,都可以进来参考一下可填报的大学。
其中不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学府,也有像厦门医学院、北京工商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海南大学这样的普通重点本科。广东的家长和考生们可以根据高考分数、省内排位以及希望就读的城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本科院校。
我们浙江可以同时选,他选物理就是为了他想考的专业必选物理,如果选物政地还好,但他不想学政治[捂脸]
又想骗我去当城管
2022年公考,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女博士王梦珍成功获得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的城管执法岗位。
曼彻斯特大学的海归硕士研究生顺利将崔各庄城管监察岗位收入囊中。
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两名硕士则考取了朝外街道的“城管队员”。
原来编制的真的太香了。
原子核物理的博士,研究到最后发现了一个规律,宇宙的尽头是考公[捂脸][捂脸][捂脸]
他以语文、历史双满分考入清华历史系 入学后却申请转入只考了5分的物理系
他在应用数学、物理学、力学等领域为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中国近代力学和应用数学的主要奠基人;他就是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无锡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他从小就酷爱学习,但他的求学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上小学时,他就因为各种原因换了三所学校。1925年,随父亲辗转来到无锡,又先后换了三所学校。三年后,钱伟长的父亲
因病去世,他又来到了苏州叔叔家,跟叔叔一家生活。在叔叔的安排下进入了高中学习,并逐渐开始接触数理化方面的知识和西洋历史。高中时期,钱伟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出色。1930年,钱伟长以语文和历史双满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等五所国内知名大学同时录取。在叔叔建议下,钱伟长决定进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同年9月,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怒了多少热血青年,钱伟长更是义愤填膺,他说:“人家有飞机大炮,我们没有,我们可以造,我要学造飞机大炮”。于是为了振兴国力,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理,科学救国,系主任也被眼前这名爱国学子的报国热情深深感动,答应了他的转系申请。而之前的录取考试中钱伟长数理化加英文的总成绩只有25分,放弃双百的文史转学物理,钱伟长无视个人的风险得失,他一心只想用自己的所学为国家出一份力,他一心想造出自己国家的飞机大炮坦克,他通过自己刻苦和勤奋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和实力。
钱伟长每天披星戴月,往返于教室、图书馆、宿舍之间,废寝忘食,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70分,四年后成为8名顺利毕业的学生之一,且成绩优异。
1939年,钱伟长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获得宝贵的去加拿大学习的机会,可就因为赴加拿大的船只要途径日本并且要停靠三天,钱伟长毅然决然将护照扔进了江里,他宁愿放弃这次宝贵的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也不愿意踏入那个让他恨之入骨的国度。1940年8月,钱伟长等留学生才搭乘不停靠日本的轮船出发赴加拿大留学。赴加拿大不到两个月就因为一篇论文的发表而一举成名,两年后拿到博士学位,之后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做博士后,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教授,至1945年,钱伟长已经成为了一名国际范围内的知名科学家,且收入颇丰,大概八万美金一年呢。
就在钱伟长科研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传来了国内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他决心回国为祖国培养更好的学生,于是,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机械系担任教授。
但由于连年内战,国内经济衰退,钱伟长的工资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此时,又有一个绝佳的回美国研究所的工作机会摆在他面前,但申请表最后一项却赫然纸上:假如中国和美国发生战争,你是忠于中国还是忠于美国。钱伟长斩钉截铁地说:我是中国人,我当然忠于自己的祖国啦。
1946年—1957年,钱伟长参与创建了我国大学的第一个力学专业—北京大学力学系。同时还发表了《弹性力学》,这是我国的第一本力学著作。钱伟长还开设了力学研究班,为我国的航天和军工等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1956年,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钱伟长参与制订新中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钱伟长提出国家要优先发展原子能、导弹和航天等,当时除了钱三强、钱学森,其他所有参与规划的各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都不支持他。最后,还是周总理支持了“三钱”,周总理也觉得我们国家太需要这个了。
事实证明,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使中国成为了当时改变世界格局的新兴力量;也成为了现在以及未来对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蓝图尚未绘就,反右运动开始了。1957年6月,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并被委以“重任”—在实验室扫地一年,之后下放农村劳动改造。就算被打成右派,钱伟长也时刻没有放松,他利用各种机会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技术难题一百多项。
1979年,钱伟长重新投入祖国的教育事业,直至2010年去世。98年,钱伟长用98年的人生,研究了一门他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