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 星期二
医师报早报分享311期
热搜
【吴尊友:猴痘传到中国只是时间问题】
从这次猴痘在欧美国家波及的人群和传播方式来看,猴痘传入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大陆最早受到猴痘疫情袭击的极有可能会是男男性行为人群,然后,向其他人群扩散。由于传播方式限制,其传播速度、波及的人群范围,远远不会像新冠流行那样。换句话说,猴痘疫情不会在我国造成大规模流行。(来源:吴尊友微博)
【警方已介入调查两岁女童患尖锐湿疣一事 :已跟进此事 正在调查】
近日,两岁女童患尖锐湿疣一事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据妇产科的陈大夫表述,网友已联系到了关键人,确定了事发地,并已报警,警察和当地妇联都已跟进。(来源:妇产科的陈大夫微博)
政策
【我国首个国产口服抗新冠药物获批】

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兹夫定片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注册申请。(来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地方
【核酸检测时不配合戴口罩自称政府工作人员 沈阳一男子被停职】
7月24日晚,有网友发布“某自称是‘和平区政府工作人员’的男子在核酸检测时,不配合佩戴口罩”内容视频。经调查核实,视频中男子何某,系和平区市容环境管护中心主任科员。经市容管护中心党委研究决定,对何某予以停职处理。和平区纪委监委已介入调查。(来源:沈阳市和平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
【今年已报告11例流感死亡病例,多省发布紧急通报】
7月19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2022年6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6月全省共报告4例流行性感冒死亡病例。健康时报记者发现,根据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的1-5月份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1-5月全国流行性感冒已报告的死亡人数为7人。加上广东6月份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国流行性感冒已累计11例死亡病例。近日来,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多省份相继发布流感预警。(来源:健康时报)

【河北省2022年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为协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宣传普及老年健康政策和科学知识,切实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围绕“改善老年营养,促进老年健康”这一主题,于7月25—31日组织开展2022年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7月25日上午,河北省2022年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友好型社区的石家庄市藁城区岗上镇岗上村隆重举行,标志着全省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来源:医师网)
科研进展
【经常上夜班的人,不光眼圈比别人黑,就连心梗面积都比别人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卜军团队的一项研究就表明:长期夜班工作与心梗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增加有关,不仅如此,在心梗发作后5年内,夜间工作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比日间工作者高出了92%!并且夜班工作对心脏造成不良影响是由NR1D1/CLCF1通路介导了这一过程。(来源:《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

【补充脑细胞,为治疗脑部疾病提供更多可能】
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宋洪军教授、明国莉教授的研究团队,使用新的技术手段来识别新产生的神经元,发现从婴儿期到90多岁的整个人生周期,人脑中的海马体中都存在大量未成熟神经元。海马体在学习、记忆、情绪调节等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脑中,它又是首当其冲受到损害的脑区。因此,这一区域发现大量具备可塑性的未成熟神经元,对于深入理解大脑的功能和治疗脑部疾病都有重要意义。(来源:《自然》)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男子左臂长出恶性肿瘤】
云南省肿瘤医院及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在美国《干细胞与发育》期刊发表致编辑的信中,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因为应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而发生未成熟畸胎瘤(一种罕见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病例。
该患者为男性,49岁,为了治愈患有17年、每天需要注射20IU胰岛素的糖尿病,于2020年6月在北京的一家医疗机构,接受了iPS(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干细胞治疗。两个月之后,病人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可是他的左上臂却出现了一个肿块,并且在之前干细胞注射部位回流的腋窝淋巴结也发生了肿大。(来源:中国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