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断层严重

单位里很多编制外人员,每年都有考取了公务员与事业编,因为在编外的岗位上会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每月1800元左右工资的岗位,吸引了很多应届毕业生来应聘。

单位里很多编制外人员,每年都有考取了公务员与事业编,因为在编外的岗位上会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每月1800元左右工资的岗位,吸引了很多应届毕业生来应聘。

铁打的单位,流水的编外人员。

没有足够编制的单位,想要留住有能力的年轻人,真的很难。工作人员“断层”现象在许多政府机关单位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单位里领导层和45十岁的人占据几乎所有公务员编制,像我们县级的政府单位30多岁基本很少。应届生一般都是一出学校门,上岸就是股级干部,委以重任。不像我们90年代,是干了10多年的业务才被封个股级干干,那扎实的基本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断层”就由编外来充实,编外岗位成了公务员事业编的训练营,也成为很多富裕家庭充门面的“香饽饽”,开着豪车赚着月薪1000多元的现象几乎成了一道风景。

你是如何看待编外人员的?不妨一起聊聊!

在一个老龄化严重的体制单位里究竟有多难受?四十岁的科员一大片,还看不到什么希望,一批压一批让年轻人没了出头之日。

 

有的单位人数有大几百人,但平均年龄都快50岁,在招录新人后就会有这样的局面,往上看年龄基本都在45以上,而往下看年龄基本都是25以下,在年龄层面上产生了断层。直接后果就是年轻人的晋升困难。

在其他单位刚入职的年轻人干上几年就能升副科,再干几年成为正科,走的是正常循序渐进的路子。但在断层单位,大部分人只有干上几十年才能看见晋升希望,毕竟上面还攒着一大批40好几的科员老哥压在头上。

 

这种局面目前看来还挺难解决,要么是熬到上一批老哥全部退休,单位人力循环重归正常。要么就得有个强力的一把手,不拘一格改掉论资排辈的规则。#公务员##职场#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关注,欢迎留言。

#郑州头条# 不好意思在郑州工作了,因为我又再一次拉低了郑州的平均工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从上班到现在我应该每年都在拉低平均收入。

刚参加工作那会工资每个月3000多,那个时候平均工资5000左右,这都10来年了,我还是在1万左右徘徊,可是平均工资直接就1.5左右了。

其实郑州的工资断层比较严重,如果你在事业单位、公务员、金融岗位和大型企业上班那么每个月工资基本上都在1万以上了。

如果你是普通行业的行政人员那么工资基本上就在5000左右,甚者3000左右。

反正我觉得如果大学毕业后要想拿工资,还是去南方大城市闯闯也挺好。

单位推荐李哥转公务员,遇到这种天大的好事,他却犹豫了。

85后李哥,11年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考入市里一家小型科研事业单位。刚入职时单位年龄断层严重,60、70年代老同事占比重较大。

不善言语的李哥,没多久就挑起了业务大梁,无论是科研报告还是调查材料都让领导赞不绝口。

工作优秀的同时,李哥也未放弃自身学习,提前通过国家中级职称考试。聘任中级后,善于专研的李哥,早早开始准备自己的高级材料,争取35岁评上高级职称。

近几年单位为了解决年龄断层问题,招聘了大批90后、95后应届毕业生,业务担当李哥又成为年轻同事的老师。单位为发挥带头作用、提高年轻职工积极性,提拔李哥为副科级领导职务,对此李哥看的很淡,他的目标是尽快成为高级职称。

今年市里准备转一批公务员,单位分到一个名额,人事部门选了一圈只有李哥自己符合条件,领导和同事们纷纷恭喜,单位准备材料向市里推荐,李哥却忧心忡忡。

李哥认为转公务员后待遇还不如现在中级职称,更别说高级了;另一个自己性格不大适合走仕途,害怕一生止步于副科。

我劝李哥,不要犹豫,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开创自己新的职业生涯。

大家有什么好建议吗?

#公务员考试# 申论规范表述词不会用,连“断层式第一”这词啥意思都不知道[捂脸]你能考上就见鬼了!

#如何解决当代农民工行业面临断层的问题#中国 五千年历史,历来为政府强权服务,民不与官斗,无奸不行商,反观现今政治体系,公务员,事业单,退休金高得离谱,农村养老,医疗,教育边缘化,入工厂普通工,基本工资一千六至二千多,加班加点四,五千左右,四五岁至五十多的,根本不好进厂,民营企业无示劳动法,拒收年龄大点的,中年的就业难!!!!

努力读书竞争吧!//@发明万物皆成善:如果人人争当公务员,争当事业单位员工,没有人愿当工人,或者已经被迫当了工人的,他们也不会安心长期在工厂上班,那如此下去,中国就会出现优秀技术工人断层。一代优秀技工,可是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的基础之一。我们要和美国竞争,首先就是优秀人才竞争(包括高级技工人才)而不是和美国比我们的公务员队伍有多庞大、而且其收入又有多诱人——人家会笑话我们的!

社保当家IT企业高级分析师

企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相差4000元,去世后,丧葬费抚恤金有啥差异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各行业“内卷”如此严重,拥有一个“铁饭碗”的工作可以说是相当吃香。

老话说:“学而优则仕”,名校毕业的学生,将来是要当科学家、工程师的,实干才能兴邦。都跑去挣抢这个铁饭碗,不是一个好现象。

[周冬雨的凝视]其实“学而优则仕”没有错,中国自古以来的“士农工商”划分,也蕴含着大智慧,只是现在文化断层,很多人并不理解,形成了巨大的误会。

“士”,是务虚,务义,不从事生产,也不创造社会财富,包括做官,但不限于做官,只要能主持正义,为民请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皆可以称为“士”,当然,吃俸禄有编制的官员,是社会中典型的“士”。

农,工,商,都是务实,从容生产和流通,创造社会财富的阶层,这三个层面看起来都是好的,其实如果不加以引导规范,很容易误入歧途,导致贫富分化,社会动荡,而引导规范的任务,就落在了“士”的身上。

学而优则仕,有错吗?并没有,而且应该积极倡导,大力发扬,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理解了“士”的内涵,担当与使命!

[周冬雨的凝视]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的科研人员就不是工程师吗?大多数优秀的工程师都在体制内,只是你自己学历不够,够不到这些单位的门槛,你只能去考普通的考试。科研岗位都是用人才引进的方式招人的。

[周冬雨的凝视]社会不会因为多几个公务员就不发展了,社会会有他的规律,你我不当工程师,总会有人去当的,用不着操心。

#人生低潮时,该做什么#

疫情来袭,企业裁员,全球经济危机,失业危机加剧,收入断层,这些“黑天鹅事件”都会让人感到失望和失落,一旦心理破防,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负面的心理,如果这时候遇到婚姻危机,也会让人产生低潮的感觉!

人生低潮的时候应该做什么?

1、低潮时最好的契机是复盘和反思自己。因为当你遇到低潮时,没有任何人帮助你,你会有一种与世界为敌的感觉!

在低潮时,我记得自己写过《成家以来若干问题的历史决议》、《创业以来若干问题的历史决议》、《公子义自我评价》,从哲学价值观、商业思维、家庭背景、工作经历、学习经历、情感婚姻、收入方式、人脉资源、核心竞争力、失败经历等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总结!

总结和复盘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同时也找到了信心,找到了核心竞争力!同时对于自己核心能力进行系统化的总结,不断地强化了自己优势!

2、确立目标。现在社会发展速度比较快,人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容易产生比较的心理,还有人在灯红酒绿面前失去了自我!

如果你真的复盘过自己的人生经历,你会发现,人是目标的产物,2008年在读《大学》时,确立了“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人生理念,如今来看却已经坚持了14年了!而这一切离不开当初给自己设定的目标!

大学毕业以后,又给自己设定了5年目标,每次跟朋友聊天时总会有那么一点格格不入,但是实践却证明了这一点!

10年之后回顾当初确立的2个目标时,却发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所谓“修身、齐家”已经践行10年,这就是目标的好处!

所以我们越是在低潮时期,越是要树立目标,才能对抗外界“黑天鹅事件”!

3、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人在最困难时,陷入低潮时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是“信心”!建立信心的前提是要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

2022年已经是疫情第3年了!很多企业家、创业者、打工人都会有一种疲倦的感觉!

对于企业家来说,因为疫情业务难、收入难、回款难、出行难、物流难、发薪难等等一系列问题,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进入人生低潮期;打工人因为企业裁员,导致失业、失去收入,婚姻危机,产生自我怀疑,进入低潮期!而这时候接纳自我,重塑信心,是应对低潮期是核心!

当你开始接纳自我,与自己和解时,就降低了内耗,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目标和结果上!

结语

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低潮期,记住是任何人!特别是你眼里的企业家、政治家、医生、老师、公务员、投资人等等,都会有低潮期时期,如果你把这点认识清楚了,会对低潮期,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你说呢?

文|公子义

70后的我们是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在工作和生活中既要照顾好年迈的父母,又要为自己的子女们操心谋划。所以我说70后是中国最辛苦的一代,

     中国的70年代,刚刚解决温饱,奔小康在那时只是些对未来的憧憬,感觉遥不可及, 能吃个冰棍,喝瓶汽水,骑个自行车,看个电影,那简直是做梦一样的事情。那个年代,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人没有几个。

    大环境下我们70后教育环境遭遇了断层时期。 我们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小学毕业,基本没有上过学,见识短浅,对于70后的教育也并没有抓得那么紧。没有几个是高中毕业,更别提大学毕业了。有些学习很好但是因为家庭困难没有钱就没有上的起高中,大学就更别指望了,所以70后也是被耽搁的一代。

      #70后#再说说我们70后的就业问题。学历高的一部分人不用担心,因为之前的人才断层,他们一点竞争压力都没有,水到渠成的就成为了公司高管或者是公务员,前途命运都不会太差。

     那些学历低的人那部分人呢,有人脉的被父母安排到工厂或者是国企上班,有些人学一些技术,包括维修、木工、装修方面的等等、有的做了个体户、有的实在没有出路就到各大城市的建筑工地做日工的。由此可见70后在家务农的人还是很少了。70后是最踏实肯干的一代人,因为他们知道得到的工作不容易。所以对自己的工作很是珍惜,基本上只要好好的工作,收入还是很不错的。

      70后已经是要奔五的年纪了,可是他们没有资格说苦说累。他们不敢松劲儿,父母老了能领退休金的人很少。大多数是农民出身,养老的压力全在70后的身上,一旦再遇上个大病大灾的,那可真的是苦不堪言,孩子们正在上高中,上大学还有的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给孩子娶妻,买房子都是一笔大的投入,所以再苦再难也得咬牙坚持。再过个十年八年70后也要60了,到那时可就要真的退休了。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说法。以前我们是这个年代的生力军,但是随着年岁增长,你不得不服输了,时间是最残酷的,它一天天地消磨掉你最好的年华。也愿我们70后的朋友们,有个好的身体,健健康康地再奋斗几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60981/
1
上一篇公务员入门级别(公务员等级分别)
下一篇 公务员还能出国留学吗(公务员不能出国留学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