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七上英语的主要语法点整理了一下,图片分享出来,大家可以参考看看,觉得有用得话,也可以省些时间。
这12个语法点我打算今天跟孩子一起过一遍,该背就背该默就默。
七年级上册英语共学了3+9个单元,语法点归纳了一下,有12点。
1.不定冠词a与an
2.定冠词the
3.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
4.指示代词
5.一般疑问句
6.介词in,on,under
7.动词have的一般现在时
8.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9.基数词
10.序数词
11.名词所有格
12.特殊疑问句
初一的英语难度比较小,想要考个好成绩,细致是必须的。不要认为简单就大意,我家孩子连续几次的考试丢分的都是单三没加s啊,单复数搞错了之类的。
我家这个娃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比较差,所以一般需要读背什么,我会提前给他安排好。我自己是懒得用手抄写,只要是看到合适的教辅一般都会买回来,自己先挑选,把总结的比较好的知识点再安排给孩子来读背。《学霸笔记》全套我都买了,不过,英语是使用率最高的一本。
#期末英语复习#
第七十二期谜语-解析版
1.谜面:领导不来没面子 (打一成语)
2.谜面:发廊宰客 (打五字俗语)
3.谜面:讲课还是老一套 (打一成语)
4.谜面:快拿下这家伙 (打三字国名)
5.谜面:小民希望青春永驻 (打三字国名)
1.谜底:有头有脸
解析:谜底中的“头”,别指“领导”。“有头有脸”,反扣谜面。
2.谜底:得理不饶人
解析:“理”,别解为“理发”。
3.谜底:屡教不改
解析:“教”,别解为“教学”,与谜面中的“讲课”同义相扣。
4.谜底:俄罗斯
解析:“俄”,时间词,快速。“罗”,网住,扣“拿下”。“斯”指示代词,扣“这家伙”。
5.谜底:下期公布谜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期第五题:
谜面:动物学索引 (打一成语)的谜底: 目中无人,你猜对了吗?
解析:谜底别解为“目录中没有人类学”。
老师教得纠结,因为他们也许学的和教的不一样,已经毕业的过来人纠结,因为他们学的跟孩子或者年轻一茬学的不一样,孩子们没有纠结,人家书上印什么他们就背诵记忆什么,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过河小卒2008语文高级教师斯人,还是是人,那么纠结,实在小题大做!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没有必要争议,今天我们还在办公室里争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中的这个“斯”,或者是有些人以为的“是”字在不同年代的教材里都使用过,70后80后90后00后用的都不一样。不管是“斯”还是“是”,反正它的意思都是指示代词当“这”讲,在意义上能讲通就可以了。不一茬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词,这个正常。又不是这个教材,在这个省是这个字,在那个省是那个字,容易产生认知混乱。
天将降大任这句,其实此前我也以为是斯人,没想到翻了下原文,发现自己错了。此句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下》,见图。是人,不是斯人。虽然斯和是意思一样,差别很小,但根据中华书局宋版孟子原文,就是是人。是做代词在古语里很多,比如最典型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前一个“是”,就是代词,后一个“是”,判断词。
古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两个字意思一样,都可做指示代词。
错了就是错了,以前的语文教材也是会出错的。虽然两个字的意思严格来讲没什么区别,但要较真的话,大部分人都是曼德拉效应,包括我。所以要严谨的话可以翻古籍原文。
常考文言文虚词,整理的太全了。
学习语文绕不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一定要掌握文言虚词。你平时学习的知识可能是零散的,不成体系。语文老师按词性整理了常考文言虚词,看了会很有收获。
例如,文言文中的“之”,这个字古文中太常见了。它有三种词性:
(1)动词,到···去;往
(2)代词,人称代词:你我他她它;指示代词:这里,那里
(3)助词,的;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意,填充音节。
除此之外,常见文言虚词还有“乎、者、也、何、乃、而、且......”
掌握这样,语文成绩不是高分,才奇怪!
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要转,适用于各个年龄段!
#教育# #学习# #知识# #语文#
指示代词this that
超级课堂英语教学视频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别人的孩子看看动画英语就能考满分,自己的孩子苦练英语也不及格
05:12今天继续来看七选五,这个也是牛津译林版必修1是题目。
考试的时候,不仅是七选五,阅读理解都是一样的,看到某年,这就是天上掉馅饼了。像这道题的F选项里面有1950s,一看就是第3小题的答案。这个真的是送分题了。
PS:有学生问第3小题前面不是1960了吗?要知道1950s指的是1950-1959,正好对应前面的截止到1960年。
这道题另外要注意的地方就是this是指示代词,指代上文提到过的某个东西。像第1题后面的this simple game,这里就说明前面讲了一个game。所以这里选C选项。
诗经《陈风·衡门》衡门指关闭的城门。没有赶在城门关闭前通过的人便在城门洞里安歇,等待城门打开时通过。此诗以衡门比喻面对困难,总有权宜之策。
诗文大意:
关闭的城门下,可供迟到者栖息。
涌流不竭的泉水,可使腹饥者安逸。
难道吃鱼,必须是黄河里的鳊鱼?
难道娶妻,必须是齐国的姜姓?
难道吃鱼,必须是黄河里的鲤鱼?
难道娶妻,必须是宋国的子姓?
诗文:
《陈风·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乐liáo)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鲂fáng)
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
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注解:
衡门:关闭的城门
可以:可以用来
可:可以
以:用,拿
栖迟:供迟到者栖息
泌之洋洋:涌流不竭的泉水
泌:泉水
之: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洋:水盛貌
乐饥:使腹饥者安逸
其:指示代词,这,那
河:黄河
鲂:鳊鱼
取:同“娶”
必齐之姜:必须齐国的姜姓?
齐:齐国
姜:姜姓,指齐国宗室。齐国宗室女儿都是嫁给天子、诸侯的,身份自然尊贵
宋:宋国,是周初商纣王兄长微子启的封国子:子姓,是殷商宗室之姓。其时商亡未久,其族裔在民间应仍享有极高声誉,故有此一说
(参考资料:诗经正名·衡门)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使
1、假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2使意动词,让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鱼我所欲也》 上使外将兵
3出使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不辱使命》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是 1判断动词,是 斯是陋室《陋室铭》
2指示代词,这 于是见公输班《公输》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就 1副词,靠近 此人可就见《隆中对》
2动词,完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3动词,从事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书
1名词, 书信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得鱼腹中书,故以怪之矣
2名词,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 予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3动词,书写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即书诗四句 《伤仲永》
4名词,官职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出师表》
5动词,读书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
6形容词,书写的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伤仲永》
7名词, 名册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
稍
1副词,稍微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未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
2副词, 渐渐 邑人齐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网友晒各版语文书找证据##头条# #我要上 头条#
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
“是人”意思就是“这样的人”。
懂吗?当初语文老师没教过吗?想想老师教的时候都在干嘛?
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何一直争论不休?
搞笑吧,有些人恐怕读书时都没现在的探索精神。
如果有这种坚持不懈的勇气和毅力,恐怕早就考上Top2了吧。
这让我想起了每年高考,一般都是作文题能引发热议而数学却没多少人讨论,为什么?
大家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