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是工信局办公室主任,今天上午一上班,局长叫他过去,关上门了小声问他:小李今天下午突然把辞职申请交我了,你调查下原因?他说:不用调查我知道,他想破釜沉舟,最后博一下!
小李是我局前几年刚刚考入的公务员,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在校期间学习很努力,专业成绩门门都是优秀。
来我们单位上班后,也不放弃专业,考取了二级建造师证书,并凭借这个每年有好几万的挂证收入。
不过后来,国家开始整治公职人员职业资格“挂证”行为,开展了在职在编人员利用职称、执业证书违规违规挂靠取酬专项清理工作,整治对象是本人的职业资格证书提供给非本人所在单位使用的行为。
职业资格是指国家人社部规定的140项职业资格,如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等。小李的证书自然包括在内。
这样小李一下少了好几万收入,加上前段时间绩效奖金整治,小李觉得收入锐减,最终萌生了辞职的打算,这几天正式提交了辞职申请。
据他介绍,他辞职后第一任务就是回去备考,打算考取一建。他在网上查询过,一建挂靠费用一般是一年6万左右,当然不同的公司地区、专业,挂靠的费用也有所不同,但差距不太大。总体来说收入相当可观。
他说,我要辞去公职,逼自己一把,断了自己的退路,下次一定要考取一建。
大家觉得,小李的选择对吗?
#360行闪光时刻##头号周刊# #合肥头条#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类型化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造出职教领域的“清华北大”,打造出各个专业领域里的王牌,标志是这些王牌专业的毕业生们在社会上各行各业里不仅生存得下来,而且活得非常好,工作能力很强,单位内部和社会地位都很高,经济待遇很好,甚至让那些走理论性道路的传统的优秀学子们羡慕。
当然这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学校是巨大的挑战,对于整个教育体系也是巨大的变革,想做成这件事,光出台几部法律、发几个文件是远远不够的,甚至需要从制高点上进行从新设计,比如,在一些重点专业领域内,集合国内的两院院士、教授博导、行业技术大咖们组成顾问和指导委员会,制定专业和职业资格评价体系,重新设计整个人才分层贯通培养体系。然后,以立项的方式确定重点专业领域的培养单位,抓好培养过程体系设计和资源配套,同时做好人才培养质量的全过程跟进与考核。
在需求端,必须一体设计用人单位(至少可以从央企、国企进行试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革用人理念和用人标准,淡化学历因素的重要性。
到那时,或许国家对于公务员招考会慢慢取消学历差别对待,职业教育毕业生也能成为国家公务员。其他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等也渐次改革,真正实现任人唯才而非学历把关。
单位里好几个聘任制书记员顺利通过法考,将取得职业资格A证。政治部主任却高兴不起来。按以往的经验,过了法考的书记员们可能要跳槽了,今年又得重新招考聘任。培养起来的熟练工又得“拱手让人”,谁也舍不得。[捂脸]
但没办法,你又没有好的晋升通道,无法留住这一部分人。
聘任制书记员,是这些年法院检院为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采取的一种柔性的用人方式。他们没有正式编制,采取签合同的方式,属于合同工。主要从事案件记录等事务性、辅助性的工作。待遇不高,除去五险一金,一般拿到手也就3000元左右。很多都是对法律的热爱,选择到法检学习锻炼。
但这里面也不乏佼佼者。有些书记员勤奋爱学,喜欢思考。工作中思维敏捷,反应快。沟通能力强。又能吃苦。业务能力真的比很多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都强。就让他独立办案怕都没有问题,很优秀。
但身份决定一切。不管再优秀,都不可转为正式的干警。没有很好的晋升通道,就连转助理都没有可能。很多人通过法考后,选择离开的多。毕竟大家都要养家糊口。
一些业务能力强的书记员,很多在编的都舍不得让他们离开。其实,法检系统也可以借鉴一些公务员岗位,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或村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做法。拿出部分编制,向聘任的书记员们抛出橄榄枝。缩小竞争范围,定向招录聘任制书记员。
让书记员们既有晋升的通道,又能让法检招到能很快上手的熟练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大笑]
除非莫大的兴趣+特别的天赋,真不建议读法学!
“小陈,听说你大学学的法律,我家姑娘明年就高考了,她想学法律”一位医生朋友想得到一些建议。
先说法学专业的优点
1、我国正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战略,将会需要大量法律专门人才,为法学专业毕业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2、法学是文科类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特别是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最难通过之一的考试,就业准入门槛较高;
3、法官检察官的收入待遇随着近年来的司法体制改革,得到了很大提高(据说基层员额法官收入接近2万),社会公信力也获得了老百姓的空前认可;
再说说不建议读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貌似是高大上的、出仕的专业。目前也是极度“内卷”。可以看看近年来的公务员招考,法律相关专业除了限制法律职业资格A证,还要求DY,要求硕士以上。
从每年的法考大军(2021年法考报名71.89万人,通过大概10万+),也可见竞争激励从领“入场券”就开始了。#小城业务猿说法律#
再从需求看,体制内公务员招考岗位更多的是要计算机,财务,经济,等相关专业,法学毕业生并不是公务员的最大热门。体制外,每一家公司都需要一个财务,却不是每一家公司需要一个法务。
如罗翔老师那般的学富五车法学专家更是因为有极高的学习天赋,那也是凤毛麟角的少数人才能名利双收。
所以说,除非对法律有莫大的兴趣,很难坚持走下艰难的法学专业求学之苦、以及从业之路。
关注我#小城业务猿# 和你说说赚钱和成长路上的那些事。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在编老师说待遇低,不想干,那么就趁着年轻利用自己的专业多考几个证书,然后去私立学校。我初中同学考编转正一个月2800多块钱吧,连续三年都考了第一,但是职称还是与他无缘,后来去了地级市市区的私立学校,三线城市吧,一个月也有1万5左右。我2010年考的公务员也是山东县城,第一个月发了1786,绝望了。一年以后转正2300多,其他一分没有。我就利用三年时间考了注会,证券从业资格,因为我本身就有法律职业资格,所以不用考。第五年的时候,服务期满,我就辞职了,当然公务员考不容易,辞职也不容易,但是我去意已决。现在在证券公司风控岗,收入3w多吧,二线城市,不高也不低,买了房一个月房贷一万多。如果不想付出,那就好好教育学生,不要怨天尤人。在体制内就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如果受不了或者不愿接受就尽快提升自己,抓紧开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