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析|2020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真题三
11. 甲乘坐公交车时因到站未停与司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抢夺正在行驶的公交车方向盘,致公交车失 控撞到路边电线杆,乘客及行人受伤、公交车严重受损。甲的行为构成:
A. 交通肇事罪
B. 寻衅滋事罪
C. 危险驾驶罪
D.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2. “套路贷”是假借民间借贷名义,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 点打击对象。下列关于“套路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因“套路贷”属于非法行为,追债时一般不会采用仲裁、诉讼方式
B. 因法律规定民间借贷最高年利率为 36%,故超过 36%的可认定为“套路贷”
C. “套路贷”犯罪案件可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结果发生地及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机关侦查
D. 我国刑法设置有专门针对“套路贷”的罪名
13.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下列关于国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 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重点突破,强化应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
B. 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应用到入学、就业、创业等领域
C. 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为企业的唯一身份代码
D. 为惩戒失信执行人,规定其不得以财产支付子女就读高等院校的费用
参考答案
第 11 题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 项,不符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 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B 项,不符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 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 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 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C 项,不符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 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第 12 题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 项,错误,《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套路贷”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 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 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 谓。在追债时一般会采用仲裁、诉讼等方式。
B 项,错误,《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套路贷”与平等主体之 间基于意思自治而形成的民事借贷关系存在本质区别,民间借贷的出借人是为了到期按照协议约定的内 容收回本金并获取利息,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也不会在签订、履行借贷协议过程中实施虚 增借贷金额、制造虚假给付痕迹、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行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也未使用“套路”与借款人形成虚假债权债务,不应视为“套路贷”。“套路贷”不通过利息率金额界定。
D 项,错误,我国刑法中并未设置专门针对“套路贷”的罪名,《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 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实施“套路贷”过程中,未采用明显的暴力或者威胁手段,其行为特征从整体 上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被害人财物的,一般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对 于在实施“套路贷”过程中多种手段并用,构成诈骗、敲诈勒索、非法拘禁、虚假诉讼、寻衅滋事、强 迫交易、抢劫、绑架等多种犯罪的,应当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区分不同情况,依照刑法及有关司法解释 的规定数罪并罚或者择一重处。因此本题选 C。
第 13 题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时政常识。
D 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规定,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限 制高消费后,不得以其财产支付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而非高等院校。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