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了解到各地到处在闹血荒,有网友讲让全国9000多万共产党员带头献血,以此表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有的网友呼吁广大公务员献血,率先垂范,甘做人民公仆。这也是一种解决的办法,但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最关键的还是应当从根本上去解决,让血资源源源不断来满足需要。
不管哪类人群,都应当有义务献血的思想境界,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就离不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行为。
当下,各地血库告急,献血者廖廖无几,无法满足医院救治病者需求。一方面反映民众的献血意识低,过多的考虑了个人自身的健康,特别是疫情放开后,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而不再认为专家所说的,定期献血会对身体有好处,特别对高血压的患者,在抽血之后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这样的话;另一方面,存在献血容易,用血难,当献血者及亲人需要用血时,手续复杂繁琐,还不一定能用到,对献血者是一个不小的伤害。
为了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建议将《献血法》第二条中“无偿献血“改为“补偿性献血”,献完血后,当场给献血者一次性发给补偿款,补偿款可以先从用血单位垫付。并明确规定献血者用血时,凭本人《献血证》免费用血,并可以“一托二”免费用血,即献血者本人父母需用血时,凭其《献血证》免费用血,其它法律规定的直系亲属,可以减半或优先用血。采血部门和医院对献血者及相关人员用血不得故意推脱和刁难。
这样也许会一定程度调动民众献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保证血库血资源不缺,医院临床用血不断,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近日,央视一套电视剧《县委大院》收视率再创新高,不得不说导向性、实在性强是该剧的显著特点,贴近公务员现实生活,敢触敏感、热点问题加上优劣对比是人们对该剧的爱点。那么,新常态下,人民群众对人民公仆的新期待、新要求是什么呢?
一是会说群众语言。说群众语言看似简单,实际工作当中也非易事。现在的公务员从小在城里长大且多是独生子,到村里听不懂当地土话,不明白当地风俗,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并非易事。
二是会解群众难题。人民群众是公务员服务的主要对象,能不能帮难解困是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考验。近年来,现实生活中的门难进脸难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事难办还没有得到彻底治理。主动深入群众不够,制定方针政策是否考虑群众利益。
三是会化公私矛盾。树大招风,一些手有实权的公务员,必然让社会上的及亲戚朋友想依赖谋利。如何避免以权谋私,也是对公务员的考验。近年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查处了一大批官员腐败分子,多是以权谋私。
作为公务员,应该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人民的公仆为人民。
30秒|女副局长疫情发布会上疑戴3万元耳钉 当地纪委回应
00:32近日,内蒙古美女副局长的华丽妆容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老百姓纷纷质疑其在如此场合搭配如此妆容是否合适?更有甚者由此以貌取人,无端猜测,实不可取。李副局长是国家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称号获得者,也获得了人民好公仆,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足以证明其一贯的工作能力。民众质疑的点读,发言断续,只是说明她还没有适应发言人这个新的工作岗位,有待提高,不能由此质疑其往日的工作能力。
虽然说穿衣打扮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公务员那可要讲究了,前不久韩国那个整容的第一夫人说是戴的首饰有问题,被国内媒体一阵声讨。三万块的耳钉是小事,但是公务员说是人民的公仆,这几天人民都被疫情折磨的体无完肤,摇摇欲坠,结果一看,人民的公仆居然这么富贵,好像世间冷暖与我无关。有些人就不平衡了,不开心了。
子弹已飞了一会儿,对李少莉事件谈点实事求是不偏不倚的初步认识。
一,是否涉及不当收入,我们不便猜测,应该听官方消息。如果是正当收入,不涉及收入来源不明,那么佩戴三万元的耳环,四千元丝巾也不会违反哪一条规定,没有哪条规定说不能佩戴。
二,在中国,公务员不仅仅只是一个职业,还是人民公仆,一直有个形象问题,这不是虚伪,而是关系到是否脱离人民群众,是群众路线的要求,穿戴过于讲究和奢侈肯定不便于深入人民群众。
三,形象的标准是得体,得体的标准是人民群众是否接受。虽然人民也不希望人民公仆过于寒酸,但显然在现阶段大多数还是不能接受一个人民公仆佩戴三万元的耳环,四千元丝巾。
四,也许李少莉的家庭收入能支撑其三万元的耳环、四千元丝巾层次的高消费,但在工作时间内尤其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还是不宜如此高消费佩戴,因为工作时间内你履行人民公仆职责,如此形象是不利于工作开展的,不容易走进群众心中,群众心里是有疙瘩的。
五,女人爱美的天性怎么办?作为女性人民干部,对美要有更高层次认识,不宜追求富太太娇小姐这种美,要认识劳动人民的美,要弘扬劳动人民的美,小资情调要适可而止,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干部的要求,对国外生活可持开放态度,但要有清醒认识:哪些该吸收,哪些该摒弃。
第一批面试成绩出咯~~
部分学员反馈,恭喜成为一名人民的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