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过来人经验,进体制一定要赶早,毕业就进最好,本科毕业更好,研究生进企业后就不要想着公务员事业编了,能进是能进,全职你会付出惨痛代价。
能考行政编绝对先入行政编,其次参公然后事业。当然,这是同层级的情况下,市区的事业吊打穷苦边远乡镇的行政编还是可以的待遇和生活环境不是一个档次,不要和我说什么前途,大部分人进了体制就算你是行政编又咋样,一样打酱油。
历经千辛万苦,四省巡考10次有余,侄女终于考上了县救助站的公务员,笔试60.15,面试72.8,第一名。分数虽然不高,但很有含金量,每一分背后都是挑灯夜战的辛酸泪。尽管是参公编制,但总比事业单位强。侄女每天荣光满面,期待着早一点上岗,期待着早一点获得领导赏识和提拔,期待着在体制内找到自己和老妈心中满意的男朋友。
侄女考上公务员,最开心的其实是她爸妈:三十年前父母就憧憬着女儿将来会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如今成为了现实,家族里世代务农的历史被终结,全村无人吃财政饭的尴尬局面被打破,爸妈最期待的就是女儿能成为像黄文秀一样的优秀干部。
我一朋友从乡镇行政编遴选考到市里参公编,很犹豫到底去不去。
这位朋友在乡镇呆了六七年,职务职级也没动静,还是一级科员。过了五年服务期,他几乎每年都参加市里的遴选。快35岁了,今年报了市里的参公岗位,竞争压力较小,面试后总成绩第一名。他把情况跟我说了,很犹豫去不去,担心身份变了,万一以后改革,参公变纯事业,亏大了。
我建议他能去就去吧,乡镇提拔遥遥无期;虽然是个二级参公单位,但应该很稳定,职位也多,上升空间很大;毕竟是市直单位,离家也近,方便照顾家庭;再说了,现在参公可以转任行政了,已经基本打通了;就算以后事业单位改革,也会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身份待遇保留。
他觉得我说得有道理,更加坚定了去市直参公单位的决心。
你觉得有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