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手一个就够了。北京上海考二代太多,竞争者高质量的绝对数量太多,要竞争出来也很特别难。
2022年各区中考难度评级!
如果单论裸考。整体上来看,松江区属于高难度中考区,市重、区重都属于高难度,普高属于中高难度。这个区太卷了。
闵行、嘉定属于市重难度高,区重和普高是中高难度。
浦东区就像我之前直播常跟大家分享的一样,考市重是难的,但是上区重可以算中低难度了,普高也属于高难度的。
崇明黄浦两个区市重、区重和普高都属于中低难度,委实幸运。
上海的人才有多密集从一个数字上就能看出来了,今年在上海考中级经济师职称的人数达到了十万,仅仅是一个职称就有这么多的人进来,所有的职称加起来应该有好几百万人了。在上海的外地人都是很拼的,因为找个好工作很不容易的,找到了好工作意味着有个好收入可以买房子,可以拿到上海户口。女儿在2017年生了小宝宝,2018年考了一个项目经理的资格证书,今年又考了中级经济师的职称,尽管证书没有拿到手,考试成绩已经过关了。明年还想考什么现在还不知道了。有时间多学习应该是好事,只是像这样的为了生存在打拼让人觉得生活太难了,如果花点时间用在人的艺术品位的提升上,感觉就不同了,因为同样的学习目的性有很大的区别,一个是在挣扎,一个是在享受。都说中国人过的很辛苦,就是因为有好多和生活不相关的事情夹杂在里面,如果上海的房价不是那么高,拿到上海户口不是那么难,来上海的外地人就要轻松许多,至于有人会说要控制上海的人口,控制上海人口的责任不在外地人的身上,是因为能够找到工作的城市太少了。想想真好笑,一边在鼓励人的流动,一边又在设置高高的门槛,得到的好处是有关部门有关城市的,艰辛就没有人管了。20191228
回一个知乎上上海25届小朋友的私信
问上海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级考考A及以上难度大不大。这个问题是相对的,对四校学生来说,理科考A可以说难度不大,因为里面学霸云集,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师资,平均水平都超过A了,A率非常高。但反过来对普高学生而言,考A很难,一般情况中考可能物理化学就差了市重点一大截,在高中理科难度提升的同时,要比一般市重点学生学的更优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考A很难。
后来追问了一下,是浦东新区某一般区重学生,那我个人觉得虽然25届选物理化学的人比较多,但是考A还是比较困难的。细化一下,等级考是按比例划分,A+是前5%,A是前5-15%。可以理解为只有到前15%比例的学生才能考到A。以浦东新区为例,前15%差不多就是建平,进才,上实,复附浦东中档学生及以上水平(区重和普高相对来说选物理和化学的比例少于市重),也就是平时做这些学校物理或者化学的月考卷,要能稳定取得平均分以上水准,差不多能考A的样子。当然咯正常情况下一般浦东新区区重的普通学生考这些卷子稳定是不及格的,这之间的差距就需要该小朋友自己去补足,也只有到达稳定区内顶级市重平均分数线的水平,追求A才是比较有希望的。
所以要尽量提升自己的小三门理科的水平,水平够了,考A自然不难。
#上海头条#魔都2022年中考首日网友犀利点评理化难度超过二模,跨学科难,道法新颖。
网友点评:
理化:挺难的,感觉比二模还要难点
跨学科:也有些难,有的题目给的材料特别少
道法:考到了数字经济、保护野生动物..
语文,往往需要勇气,因为它意味着探索,是挑战,是机遇。
魔都首日中考今天没有随外省中考砍半难度的趋势,考出自己风格特点,魔都依旧是那个不一样的魔都。
明天的数学英语应该会让期盼很简单的人失望。。。。。。
上海中考:看到的最高分740,咋考的啊[赞]。今年中考化学很难,到现在为止还没看到满分学生,总分700+的学生化学也基本上是46、47、48……
上海考大学容易,中考50%录取,高考90%本科的录取率。但是上好的大学也很难。现在本科毕业生也找不到工作
回一个头条的私信
25届上海高一小朋友私信询问,就读于浦东新区某中档区重,年级排位多少能高考580+。
高考580+是复交档,浦东新区今年建平好像60-70个,进才50-60个,复交基本都是市重垄断。像浦东新区顶级区重东昌高桥,一般2-3个,如果是中档区重,我个人推测应该是弱于东昌高桥的,如果希望580+,得年级第一,并且大幅度领先年级第二才行。
上海高考580+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一般四校和七宝的平均分也就570左右或者稍微出头,到不了580的,所以580+得领先四校的平均水准。相对来说浦东新区中档区重中考分可能差距四校非常遥远,所以要追上这段差距得靠努力和个人的天分,仅仅只有努力实话说考复交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