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子拿到offer后没去,随后基本信息被公司HR发到朋友圈“吐槽”】
据@1818黄金眼,郭女士在杭州找了份工作,3月9日拿到了录用通知书,通知她3月16日到公司报到。
但近期因为要忙着老家拆迁的事,觉得来回跑太辛苦,就不太想去上班了。她提前一天跟公司人事部的陈经理进行了沟通。
陈经理称岗位是急招,说她“一点诚信都没有”,随后把她的个人信息发到了朋友圈,并配文“这种人,各位同行,你们敢用吗”。还让各位去BOSS直聘顶自己的帖子。
郭女士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
@金菲职言观点:
1、选择是双向的
公司招人和员工应聘,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谁都有选择的权利,况且在确定去不了的时候提前一天和HR做了沟通,对于任何一个应聘者或者HR部门来说,这都是一个很正常的事。
我们不能限制他人的选择,也不能在她人选择之后对其指指点点,做一些伤害他们人的事。
2、HR未遵守职业道德
面试者的资料仅用于面试,而作为接触大量人员基本信息的HR,在遇到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竟然选择了报复性行为,而如果所有面试者的资料都要被这么公开的话,那么谁还敢在招聘网站上注册信息呢?
说小了,就是发牢骚,说大了,就是利用职务之便侵犯面试者的隐私,如果这些信息被人利用,你会承担可能造成的后果吗?
3、面试者存在侥幸心理
郭女士说道自己是因为老家拆迁的事儿耽误了正式入职,话说回来,难道在你面试之前就不知道自己老家要拆迁,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呢?
你可以先去入职,让家里人去忙拆迁,入职说明情况后公司也不会不让你去忙要紧的事,所以郭女士从一开始就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说明情况,公司会留人推后入职时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4、最近我们部门面试了一批人员,其中有一位面试者通过面试,让其来公司报道,但是过了入职时间依旧没来,打电话总是拒接,随后放弃了他。后来第二次面试,这个人又来面试,而且是HR那边筛选过的,不知道是关系户还是实力所在,随后进行了面试。
二次面试问到未报到原因,嘴里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最后面试官以技术不足为借口拒绝了他,其实在第一次面试的时候非常看好他,但就是因为放弃入职机会,电话拒绝,将其直接划为失信人员。
5、对大多数人来说,能找到自己合适的、满意的工作是非常幸运的事,但是有个别人因为家庭原因、地域原因,可能会导致面试者与HR之间存在很多矛盾,但是作为HR一定要以平常心态对待,不能为了一时的泄愤,而伤害别人,自己也丢了饭碗。
每个人都要经历很多次面试,大学毕业的面试、换工作的面试、公考面试等等,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音频《求职全攻略》,不用等收货,购买后就可以直接听课,里边涉及了面试可能会遇到的各类场景,作为参考,也作为以后面试的基础。
说了这么多,无论你能不能听进去,购买不购买,我们都无所谓,但就是说了现在面试经历中的一种现象,面试着千千万,你提升基础,可能就会干掉千人。
面试部分在技术问题,大部分还是在通用的一些技巧,就像岗位晋升一样,为什么做管理的大多数技术不是很强呢?技术不够可以学习,情商不够依然可以提升。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满意的工作。#求职#
一个人的运气能有多好?
有个朋友公务员考试
考了第三名
但是单位只招1名
面试的时候
第二名的没发挥好
他成了第二名
但是也没能进
心灰意冷准备去外地
没想到后面过几天
他接到电话叫去报到
第一名的那个考进部委省厅了
所以他就稀里糊涂被录取了
有这样的运气是真好
祝贺他
#我要上头条#
#生活日记#
#怎么才能让自己变优秀#
本科院校对于就业真的很重要吗? 朋友的小孩在南京读的二本大学,毕业了以后并没有急着找工作。当时我还想,估计就一个女儿,家里条件也比较好无所谓的。
谁知去年,说是考上了当地的公务员,去交通局报到了,朋友全家都很开心。看来是我想多了。
说来也是个奇怪的现象,但凡985、211等这类好大学毕业的考公务员的相对比较少,而一般二本类学校考的反而多。
问我儿子,他说,对于二本类学校本身就业就不太好找,也许考公务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旱涝保收,工作相对稳定嘛!
不能说没有道理,在社会上的有些单位招工的时候还是非常看重本科出身的。在我儿子实习的一个单位,曾经来了一个复旦的硕士生,也在实习。当时我儿子回来说,水平一般,我一听复旦的应该很牛的呀,他说因为她本科院校很普通,所以基础比较差。单位在用人方面首先会看你的本科出身的。
那我就不懂,难道本科院校不一样区别真的很大吗?很多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考研后来居上的也很多啊!不能因为一张本科文凭而拒人于千里之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