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启五年(1625年),是被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朝代,大奸大恶的太监魏忠贤,正逐步走向“九千岁”的辉煌。明熹宗朱由校则在偌大的皇宫后院里,专心致志地施展他天才般的木匠手艺。这年十月,明廷重大人事变动,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去职,高第代替他出任兵部尚书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等军务。#我要上微头条#
高第只是一个不书生,对兵事一概不通,他只是明廷内部派系斗争的结果,孙承宗原为天启皇帝的帝师又与东林党有交往,自然不被阉党所容。高第一到山海关,就反对孙承宗在辽东的部署,他主张,关外必不可守,主张放弃辽西退守山海关。当时锦州、大小凌河、塔山等防线的士兵和住民都被命令撤离,关外十万有余的米栗被丢弃,这仗还有打呢弄得吃了败仗一样撤退,军队士气不振。#清朝那些事#
眼看宁锦防线即将毁于一旦。新任兵备佥事,正在宁远城巡边的袁崇焕气愤地上书道:“兵法有进无退,锦州右屯一带既然安置重兵把守,囤藏大量粮草,一旦后撤,就向敌示弱。”高第没有理会袁崇焕的意思,反而下令袁崇焕一并撤回关内,连宁远前屯卫也不要了。#历史冷知识#
袁崇焕怒曰:“官此,当死此,我必不去”,表明他要与宁远前卫共存亡的决心。高第没有办法,只能放任袁崇焕驻扎在宁远一座孤城,在他在前线自生自灭。就这样,关外的军队全部撤回到山海关,只留下一个宁远,孤悬山海关外二百里处。
这是几乎为努尔哈赤轻松让出四百里的作战空间。努尔哈赤听说立马准备进攻宁远这座孤城。为此,努尔哈赤在沈阳下令,后金进行总动员 ,每官预备牛车三十辆、爬犁三十张、草鞋三双、炒米三斗。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十四时,努尔哈赤率后金八旗贝勒大臣,统领大军,离开沈阳,亲征宁远孤城。
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后金军队之盛可谓壮观。努尔哈赤号称出兵20万,实际人数也就十多万,但刚开始军队人数不过万,到今天能统领十几万的大军,后金的发展势头非常强劲。
宁远居于辽西走廊适中之地,西距山海关二百里,“内拱岩关,南临大海,居表里之间,屹为形胜”。宁远城背山面海,居边关要冲,非常适合守。
袁崇焕得知后金来攻之后,即将右屯、锦州所剩下官兵全部撤回宁远,同守一城,如此,袁崇焕也只有两万官兵。袁崇焕召集各将商议作战计划。诸将都认为根据过去作战经验,不能和后金野战,而应防守。祖大寿遂建议塞奋死防守,坚决抵抗。
袁崇焕下令尽焚城外房舍,转移城厢商民入城,又派人严查奸细,巡守各主要路口,使得宁远城内无夺门之叛民,内应之奸细。袁崇焕又“刺血为书,激以忠义,为之下拜”,军民为之感动,将士一心,全城同仇敌忾,誓与努尔哈赤决一死战。
袁崇焕不是凭着血气之勇,其所恃者,即是日后名扬天下的的六字方针“凭坚城、用大炮”。宁远城在袁崇焕亲自规划重修,宁远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方广三丈,上二丈四尺,较之旧城更为高大坚固。他还用西方筑城法,在城的四角各三面突出城墙之外,形如长爪方形敌台,敌台三面伸出城外,一面与城为一体,大炮架于台上,既居高临下,保持射远,又可利用敌台三面射击形成交叉火力,只要射程内后金军一个也跑不了。
在宁远坚城之上,还排列着袁崇焕的秘密武器,那就是11门的红夷大炮。这些前装滑膛炮是天启元年(1621年)明朝钦差大臣持兵部檄文从澳门的葡萄牙人处所购买,威力之大远胜中国传统武器。
但努尔哈赤对这种新式武器一无所知。
明天接着写宁远之战,努尔哈赤兵败。
能扛事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才华
昨天一个粉丝朋友给我留言,说她的老公前几个月突然脑出血发病住院了,出现了严重的认知障碍,舍下了不到三岁的孩子,陪老公在医院已经康复了四个月,看到自己丈夫糊里糊涂的样子,想到不能陪伴孩子,想到未来的生活,经常崩溃,有时又因为老公的康复有了一点点的进展,而特别开心,很多事情真的没有退路,也很难取舍,只有坚强面对,未来不管丈夫康复成什么样子,她表示都会坚强地把孩子抚养长大。
这位粉丝朋友给我的留言,让我非常的触动,也非常的感动,我为她感到骄傲,所以决定写这样一篇文章来鼓励和赞扬所有在逆境中都能扛得起事的人。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人生是容易的,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扛事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内心强大的人,就像打不死的小强,自我疗愈能力非常惊人,总是能奇迹般地走出生命的低谷,然后又满血复活,找到奋斗的状态,从而发挥更强大的潜力。
有时,感觉生活就和下棋一样,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不知不觉就陷入了逆境,这个时候,有的人可能会乱了阵脚,导致失去翻盘的机会,有的人可能沉着冷静,寻找出路。
下棋时,我们有时不免会出了招臭棋,局势可能瞬间转为被动,此时往往迫切的想把局势找回来,棋风也会突然变得冒进,从而导致破绽越来越多,反而让对手有了更多的趁虚而入的机会,最终导致满盘皆输。所以处于被动和逆势的时候,一定要沉着冷静,能扛得起事,能沉得住气,能稳住,才是关键。
能扛事的人,无论情况多么的糟糕,他们都能通过认真的复盘和分析,发现整个局势当中的掌控点,也坚信自己能控制局面,最终走向反转。
能扛事的人,一定是在逆汤和心态上超出常人,遇到逆境之后,能够先稳住,我们遇到事儿,并不是追求的能立刻赢,而是保证先不要彻底输。
先留得青山,稳住局面,不要让情况继续恶化,然后逐渐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就和当时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又有美国的大力支持,情况对我们非常不利,但是我党就是典型的能扛事的人,在如此武器装备差距悬殊的情况下,认真分析每一步战略布局,全结一心,同仇敌忾,最终在塔山和锦州战役中,将局势扭转,我们每个人都要向我党学习,成为一个在困境和劣势情况下,能真正扛得起事,顶得住压力,又能找到突破口的人。
能扛事的人不是永不崩溃,而是能够一边崩溃,一边自我疗愈,拥有治愈体质的人,才是真正能扛事的人,即使再难过,也请学会自我疗愈,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让你变得更坚强。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每一次蜕变,虽然经历痛苦,但那也终将成为你生命旅程当中最美丽的风景,我们行走在人生这条旅程中,都是在不断的寻找那个更优秀的自己。
人生百态,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情绪带给我们的波动,将会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主观判断和奋斗的动力,此时,能稳定住情绪,就是能扛起事的基础。
真正能扛事的人,往往最终都能熬过黑暗期,在自我疗愈中迎来柳暗花明,我们的生活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坎坷,亲人的离去,职场的失意,考场的落榜,恋人的分手,同事的误解,病情的加重,生意的没落,只要这些打不倒你,你一定会变得更强。
怨天尤人,不如反躬察己,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少抱怨,多做事,慢慢疗伤,渐渐长大,人生有时候只要做到笑而不语,苦而不言,迷而不失,便可活的比较舒心,坦荡。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如果我们一直去寻找外界的错误,总是把一切事情的发生都归结于外在,而不是向内求,我们是不可能强大,也不可能学会扛事的,一切内求,反观自己,才是让自己逐渐强大的底层逻辑,正如孔子所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只有能扛事的人,才能真正让人敬畏,能扛事才是真正的才华。
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看他登顶的高度,而是看他触底反弹的高度,一个人能扛住多少事,就能成就多少事。
苏岑曾说,“在心情最糟糕的时候,仍会按时吃饭,早睡早起,自律如昔,这样的人才是能扛事的人,人事在乱,都不乱心,人不需要有那么多过人之处,能扛事就是才华横溢。”
电影《万箭穿心》当中,下岗工人李宝莉举报了出轨的丈夫马学武,马学武因此下岗失业,跳江自尽,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重压全部移到了李宝莉的肩上,她拒绝了朋友的帮助,成了武汉街头一个扁担,像个男人一样,用一个扁担,担起了一个家。
背叛与抛弃,苦难与生存,李宝莉默默扛起了所有的事,在人群之中,她始终是鲜活的。
能扛事的人,往往能够在荆棘丛生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万般皆苦,唯有自渡,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真正能扛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