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山东女孩儿曾小雨被世界名校哈佛大学录取,并获得金额奖学金120万。同时他还收到普林斯顿,纽约大学在私立大学等九所美国名校录取通知书。如今怎样了?
1994年,曾小雨出生在一个山东家庭,妈妈是医院护士,爸爸在北京做it行业,是芯片销售工程师。
父母很小就重视对孩子的培养,曾小雨从小养成了阅读习惯。
小学期间他就读完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孙子兵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名著。上学之后一直成绩优秀。
初中的时候,她对欧美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文原版刚刚上架,等到中文版还需要一个月,等不及了,直接买了英文原版看起来。
那时候,她的词汇量只有三四千,一边查字典一边看,英语水平也跟着突飞猛进。一本像砖头一样厚厚的英文书,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啃掉了。
除此之外,她还特别喜欢看新闻,关注国际形势。他这个习惯在面试过程中,给他帮了很大的忙。
她参加普林斯顿大学面试中,找到了美国大学,随后,小雨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几名候选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阐述,面试官连连点头。
她所在的高中,是一所非常包容的高中,允许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可以可以自主管理。个性发展。曾小雨在这样的环境下,更是得到了全面发展。
在老师的眼中,他学习成绩优秀,做事不张扬,也不将就吃穿,乐于助人,人缘好,爱大脑,爱运动,同学和老师都很喜欢她。
高一的时候,他在第九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获得山东省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这些奖励,以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个性化单独录取资格。
他还曾参加央视全国英语演讲风采大赛,获得山东省第二名,进入全国十强。
他这么优秀,北大清华早已是他的囊中之物,但是他并没有准备参加国内高考,而是想通过美国高考直接出国留学。
高二下学期他便报了美国高考,她SAT就考了2370分(满分2400分),托福满分120分的考卷,她考了119分。
凭借优秀的成绩,他收到了10余所美国名校。最终收到了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卫斯理大学等9所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另外,她也收到了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取得每年20万港币全额奖学金的资格。
最终她选择了哈佛大学,攻读数学与经济专业,还拿到了120万人民币的奖学金。
曾小雨本科毕业,目前依然就读于哈佛大学,攻读法律博士学位,未来可期!
正如俞敏洪老师所说,优秀是一种习惯,不管是在哪里,都能做出一番成就。
分享学渣二级建造师的通过记录,让大家避免走更多弯路!
本人于2013年初第一次听到身边有人要备考二级建造师,之前2012年认识一个山东人考过了山东二级建造师。
本来我也属于学渣一名,平时都不怎么样喜爱学习的人,出来工作后因为工作需要而看了不少工程类的法律法规及工程技术相关的知识书籍!
对于建造师这种高级注册类的证书来说,对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能通过这类证书!
2012年年尾在江西做工程监理,当时有个同事每天巡查完工地就回到办公室看书,当时还不算太熟,刚被老板派到外地的项目,所以压根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后来过了一个月后,大家都开始熟悉起来了,他刚大专毕业2年,江西本地人,做监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目标是毕业四年内把一级二级建造师通过,然后转入施工单位做项目经理!
当时我听到他的目标我也相当佩服他!觉得自己与他这种学霸还是有区别的,后来才知道他和我一样是大专毕业,专业是工程管理!经过了解才知道考二级建造师是要工科类的专业才能报考!
因为我是机械类专业,怕考试通过了也发不了证书!所以私下偷偷查自己专业,查了很久咨询了不少同行,他们都是说能报名,后来偷偷报了名,当时离考试还有几个月,记得当时是2月底才报的名,考试是5.19和5.20号!
当时我看书是2013年3月份了,真正用时是差不多70天的时间看书与做练习题吧!这里故事很长…不细说了!
当时看了一遍出,管理、法规、实务都看了,重点看实务!
每天几乎都在看书做题中度过……
后来去了考试,当时自己采用的是题海战术,没想到真的管用。
后来发学看书三遍不如做题翻倍的通过率高得多!有一个朋友和我一起考,他只会看书,看了不下五次,但是做题数量较少,把握不了出题思路与作答技巧。
当时考完了2013年广东省二级建造师,后面9月左右出成绩,一查,实务88分,管理82分,法规65分,2013年有考过二级建造师的都知道,法规这一门是最难的。平常我练习做的题准确率是88%左右,但是我给自己打了个8折。出来的成绩与自己考完计算得差不多。但是法规是有少少出入的,当时计算法规是59-61分左右的成绩,没想到最后竟然会有65分。
通过了当然开心啦,后来把二级市政与水利也通过了,后面干脆把一级建造也通过了,原来只有当你认定了的东西,你会想方设法去达到自己目标,这就是成年人的责任。
孩子考上大学,真得有必要举办升学宴吗?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头条就热闹起来,有的为众多考上大学的亲朋发愁,因为升学宴的热度到来了,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还有人质疑学生家长,孩子考个普通本科甚至专科,也办升学宴,言外之意是借机敛财。
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我儿子是2012年考入山东财经大学的,当时我并没考虑办升学宴,但自孩子大学录取后,亲朋都打电话询问,而庄乡爷们都是亲自到家中祝贺的。
实事求是地讲,因为我当时在村任职,肯定有影响,我分三批办的宴席,都是在镇商业街举办的,当地饭店最高规格,共办了二十桌左右,而庄乡爷们基本都是一百元送到家中,我再根据名单请的,八个人一桌,六百元的标准,加上烟酒糖茶,我稳赔不赚,但我高兴,我不想借机发财。
但大家忽略一个问题,这都是人情帐,以后谁家有事,不只是升学,我都会还回去的。
我在村任职十多年,可以说花出去很多没必要的钱,谁家结婚嫁女都请我去,一再推辞就是辞不掉,没办法去就要拿钱,我不吃白食,可事实就是自己吃自己的,少则一百元,多则二百元,就这样每月六百元的工资,都不够人情费了。
其实这类事情,真的不用纠结,自己的至亲,知己朋友的孩子考上大学,不论什么大学,不用等着他们请,自己就应该早早祝贺并送上贺礼,而一般亲属及同事,自己考虑就行,请你也没必要去,去了就不要闹心,死不了活不成的难受。
#爱我山东# 【这十年这十秒】2012年-2021年,这十年是山东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100秒视频,一起感受巨变山东这10年!@闪电新闻
1983年春,山东日照(当时还是县)的统战部长下乡视察,在孙家村,看了一眼烧水的老头,对其他人说:“这老同志可能当过兵。”其他人道:“不可能吧?从哪看出来他当过兵?”
统战部长指着老头的裤子说:“他这裤子应该是以前空军的制服,还有他走路的这步伐……”大队书记立马反驳:“绝不可能,老王头在我们村种了已经不下20年的地了。”
统战部长反问道:“那你知道他20多年前又是干嘛的呢?”大队书记一时语塞,既然不知道,那就问老头呗。
老头笑呵呵地说:“哎,也没干啥,就是开了几年飞机,打过几年仗,后来不打仗了,就回来种地了。”
老头说得很轻松,其他人却都有点坐不住了,统战部长一把拉过一张椅子,张罗着让老头坐着详细说。
老头说:“俺不习惯坐,还是蹲着拉呱。开国大典知道不?一共17架飞机,来来回回飞了两趟,其中一架就是俺驾驶的。”
什么?面前这个烧水的老农竟然是开国大典飞行员?统战部长颇为震惊,而大队书记倒是不以为然。
为啥?统战部长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这事情是有可能是真的;但大队书记却认为老头是在吹牛。他要真是开国大典的飞行员,早就应该享受国家特殊待遇,何苦要苦哈哈地当老农种地啊?
统战部长不敢怠慢,详细地询问了老头的经历。老头蹲在那,娓娓道来。
原来老王头就是日照孙家村人,从小家境普通,15岁那年到青岛闯荡,给人当小学徒。糊里糊涂跟着表哥进了29军,刚学会打枪,就遇上了卢沟桥事变,队伍被打散了,自己腿也差点被打瘸了,对鬼子的这个恨也就记下了 。
后来跑到西安,报考了黄埔军校第16期;还没毕业就跑到昆明,报考了了笕桥空军军官学校,还被选派美国集训,回国后成为了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三大队八中队飞行员。
1942年6月2日,他第一次驾驶P-40N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完成任务后返航时,却掉了链子。
因为一个小故障,飞机左引擎突然停转,差点就得立刻迫降。等他清理完故障,自己就落了单,落单了就赶紧的去追战友呗,远远看到一个小黑点,就拼命地去追。
终于追近了,一看傻眼了,这哪是战友的飞机?这分明是一架日机呀! 二话不说,准备战斗,原来对方是一架运输机,没有武器,还没有护航。看到一架中国空军战斗机,吓的直躲。机会难逢,那就狠狠地揍它,几梭机枪子弹下去,对方的油箱爆了,一道黑烟,划出一条长长的弧线,栽了下去。
因祸得福,他反而还得了一个一等功。不过随着技艺的日益精湛,后来在与日军战斗机的较量中,击落了5架战斗机。因而也被授予“王牌飞行员”、“空军战斗英雄”称号。而且他还曾经穿越过8次驼峰航线。
但是1946年4月,他执行任务从四川出发,飞往厦门。过了徐州后,眼看就快到厦门了,结果天气突变,迷航迫降在了河北清河的一片农田。
等他看到向他聚拢来的人穿的军服和自己不一样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进了解放区了。顿时吓坏了,以为真的像国民党宣传的那样自己要被扒皮。
结果解放军不但没有为难他,还带他参观了解放区,宣讲了很多革命政策。最后告诉他去留自由,唯一的要求就是“去到那边,别把炸弹丢在人民的头上”。
他想来想去,自己原本就是一个普通百姓,成为飞行员是因为要打鬼子,给同胞报仇。他被感动了,最终决定退出国民党,留下来。后被分配到牡丹江航校等单位任职。
开国大典时,他是第一批被选入了飞行编队的,带着无比的荣幸,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1951年,在朝鲜战场上,他击落、击伤了美国飞机F-86各一架,获授二等功一次。中国空军既击落过日机,又击落过美机,整个战争时期就两个人(另一位叫邢海帆),他便是其中一个。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他并没有选择继续服役,而是决定转业地方。1961年,他跑回老家去种地去了。这地一种就是22年,直到日照县统战部长夏良柏发现了他。
夏良柏回去立刻写材料上报,最终空军也派人前来核实他的身份,最终证实了此人正是王延周,于是将其接到了北京安度晚年。
2012年4月30日,王延周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很多人都不理解那样的功臣,为什么就回老家种地去了?老人临终前一句“不要给国家添麻烦”,似乎解释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