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候补公务员(递补公务员)

清代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分三级,第一级为院试,院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参加的,读书人必须先通过知县老爷主持的县试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取得“童生”的身份,才能参加院试。院试由每省的学政主持,院试通过后,你就

清代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分三级,第一级为院试,院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参加的,读书人必须先通过知县老爷主持的县试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取得“童生”的身份,才能参加院试。院试由每省的学政主持,院试通过后,你就是朝廷的学生了——称为生员。当然,它还有一个著名的称号叫秀才,以及另外一个更著名的称号——相公。

成为相公就有名额限制了,三年考两次,每次全国录取2.5万名,这听起来不少,实际上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

考上相公后,就可以考举人,这个级别的考试叫乡试,在各省的省会举行,三年一次。而举人的名额更少,全国每次约录取1400人。可见考举人比考秀才难度又增加了许多,考中举人后虽然不是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但已经纳入了公务员系统,有了做官的资格,或者成为候补官员,所以这对读书人的刺激也更大。

最后一级考试就是会试和殿试,也就是常说的“进京赶考”,全国的举人每三年集中到北京参考,录取名额为300人左右,录取者称为贡士。贡士最后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这是最后定名次的,选取“天子门生”。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直接授翰林院编修这样大有前途的职位;二甲、三甲经简单的学习培训后也包分配,留在中央的,可以进入翰林院当庶吉士、六部主事和内阁中书,分到地方的可以去做知县。

朝廷之所以严格控制科考的流程和名额,实际上是为了控制一样每个人都向往的东西——机会。行政体系就这么大,官员的名额就这么多,当官的机会也就这么多,需要百万计的读书人去争。所以,如果在某一年,皇帝因为大婚或者大寿或者心情很好,允许多增加一次科举考试,这就是给所有读书人的一个恩赐的机会——恩科。

在楼下和几个熟人聊天,主题是有关升学宴吃喜酒的事。许多人都在恭维某某家的儿子考上了一所好大学。

有不怎么吱声、却在内心羡慕嫉妒恨的。有冠冕堂皇夸对方家祖坟冒烟、出了个秀才的。

感觉现在的人,考上了大学就像是多大的喜事一样,大专以上都要办酒席。

呵呵,说到这里,我就想泼她们一瓢冷水,——你以为考上了大学,就像是以前的人考上了秀才一样呀!屁都没有!

即使是考上了211和985,又能怎样?和以前的秀才差的远着呢!

我为什么要这么说?

难道现在的孩子十二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做父母的就不该给她们庆祝一下?庆祝当然是应该的,有的人去吃喜酒也是为了还人情嘛。

我的意思是:即使是考上了好大学,也还需继续加油和努力,不然的话,找到好工作的概率还是会很低,也没办法和过去的秀才来相比。

比如,过去只要考上了秀才,从此就摆脱了老百姓的身份,还可以免除自己一个人的税务,见到当官的可以不下跪。有些 朝代的秀才还可以不必去当兵…。

现在的大学生有这些待遇吗?答案是肯定没有,甚至于在读了几年大学后,就连工作都找不到。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学生和过去的秀才是没有可比性的。

那么,也许你就会问了:现在的硕士和博士和过去的秀才相比呢?

我想说的是,这还差不多。因为硕士以上至少在考公务员和事业编时,录取率还是比学士要大的多。也就是说,很大可能会有个铁饭碗!

但若是和过去的举人和进士相比较,还是差了好几个等级。

不信?那就听我大概的分析一下。过去的考试共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考试范围是在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及格、被录取的人,才会有资格被称为秀才。

也许你会误以为,过去的秀才肯定没有现在的高考难,那你就又错了。

据有关资料上说:过去的秀才考试,成绩总共是要分为六个等级,也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一二等的人,才有可能被录取。别的不说,若是经常看影视剧,你就知道,四五十岁的童生来参加秀才考试,那是很常见的。

而且要想取得院试的考试资格,你就必须先在当地取得童生的资格,这就好比你只有读了普高,才会有资格参加高考。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的大学录取率将近有一半,但过去的秀才录取名额每个县却只有几个。

在有了秀才的资格后,才能参加乡试。这一点和现在取得了学士学位才能参加硕士招生考试差不多。

所谓的乡试,不是指参加乡里的考试,而是省府一级的考试。而且是每隔三年才会有一次。若是没有考上,就只有耐心地再准备三年。

想一想都有点难熬。而现在的研究生考试,每年都会有,且有许多大学都在扩招。

在这一级的考试中,能过关的人就叫举人。过去的举人可是不得了的,因为他们已经有资格去做官或者买官了,虽然这种做官叫补缺,但是至少也是个官员。也就是说,即使是不当官,也能坐在家里拿钱,免除许多赋税。

现在的硕士毕业生就能当官吗?若是专业不对,恐怕工作都好找!当然,只要有个大学文凭,你就有资格去考公务员和事业编了。这也是现在的很多人,都拼命想考上大学的主要原因,有了这张文凭,你才有跨入这道门槛的资格。

还有就是会试,这个就更不容易了。在过去那个年代,你若是中个举人,也就等于是你家的祖坟冒青烟了。不然的话,范进中了举人后,怎么差点就高兴得疯了呢!

会试通过了就是进士,进士才可以真正的去做官。举人能做官的,大都是补缺。所谓补缺也就是候补,比方说,某个地方有个当官的死去了,你通过熟人活动活动,再花几个钱,就有可能去走马上任。

所以有人说,考上了大学就是考上了秀才,那只不过是句玩笑话,根本和过去的秀才没有可比性。只有研究生以上,才相当于过去的秀才。

考上了大学,仍需努力哟!

也不知道我的观点对不对?

(图片来自于全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58218/
1
上一篇应急部公务员(公务员考试应急管理局)
下一篇 兵团公务员在乌鲁木齐(新疆 兵团 公务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