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查,未来三月,有16%的居民打算购房,我们来算算14亿*16%=2.24亿人,那就是有2.24亿人有购房打算,购房也不是一个人事!是一个家庭几口人的事,那就是五六亿人要购房。
一部分人买房是刚需,一部分人买房是为了改善居住(买二套三套更大房子),还有一部分是为投资,瞅瞅这购买人数,房子都不够卖,你认为2023年房价还会降吗?
自从1959年9月3日建成至今,人民大会堂已经历经63个春秋了。鲜为人知的是,人民大会堂里面的服务员4年一换,却从来没有招过北京人,这是为何呢?
因为人民大会堂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里面的服务人员也不是随便选择的,光是选拔就有着诸多的要求。比如,男服务员身高必须在1米75到1米80之间,女性服务员的身高也必须在1米65到1米70之间。
除此之外,选出来的服务员必须“相貌端正,素质要好,思想表现也必须顶格的好。”
人民大会堂服务组正常而言编制只有300多个人,每隔四年就会更换一轮。
在选人的时候,首先会进行十分严格的审核,这种审核一般由当地的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劳动厅、省卫生厅以及省人事厅分别联系报名者的学校,对报名者进行政审、体检等工作。
在地方上通过初选之后,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会在当地进行面试,只有通过了面试的人才能够正式入选。
入选之后,会送到北京接受军训,进行半军事化管理。
军训期间的教官全都来自国旗护卫队,要求的十分严格,严禁任何人穿着睡衣在走廊里面走来走去,衣衫不整之类的情况更不允许出现。同时, 受训期间禁止和外界有任何的来往。
服务员训练的重要标准就是整齐划一,任何器具的摆放以及站队的序列都予以了严格要求。
比如,餐具、茶杯摆放之后,会用专门的标尺和绳子来进行测量是不是真的放到了一条直线上面。
也正因此,里面的服务员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看出餐具有没有放到同一个直线上。
以至于还有人说,人民大会堂里面的服务员都是各省市送来的尖子,你在里面走一圈就跟看场全国选美比赛一样。
当然,这“各省市”是不包括北京当地人的。为什么在北京的大会堂,却不要北京的服务员呢?
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为了安稳军心。
平日里也就算了,如果遇到逢年过节的时候,那就比较麻烦了。北京当地人可以回家休息,和自己的家人们团聚。可外地人只能孤零零的待在北京,想和家人见面都费劲。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是服务员,凭什么有的人能回家,有的人不能呢?
在这种情况下,不招收北京当地人就能减少很多的麻烦。
第二,则是为了避免出现泄密情况。
北京大会堂就在北京,如果服务员出现了什么情绪波动,直接跑回家去了,然后将自己知道的机密跟家里面随口一说,那就很麻烦了,很可能对国家的工作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规避风险考虑,领导只能不选用北京人了。反正身处首都,就业机会也多的是。
当然,在人民大会堂里面工作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人民大会堂里面时不时的就会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今天开冷餐会,明天开茶话会,后天开正式的宴会,而且规格还不尽相同。
今天只来几百个人,明天可能就得来成千上万的人,光摆放桌椅、餐具、茶具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摆多摆少都是政治事件,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如果是人少的话也就算了,有时候偏偏会遇到人数极多的情况,最多的时候甚至能达到10000多人。
就300多名服务人员要伺候这上万人,其中的麻烦可想而知。
挤破脑袋进入人民大会堂,这么繁忙的工作,结果只有4年的时间就得换人,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还真值 ,能在人民大会堂工作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认可,从里面出来后资历显然就高了同类从业人员一头,而且这四年间对细节管理的把握也更高一层,历练时所获得的经验,对一生都有着很大的好处。
能用四年的磨练换取认可和经验,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十分值得的事情。
行测数量关系公式汇总!#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