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林松调走了,她便再也没来过警卫连。她正冲警卫连院内张望时,看到了带着新兵队列训练的李满全。她还是第一次看到李满全带兵,以前李满全都是来家里,那会儿他还是机关首长的公务员。当了排长的李满全果然是一副排长做派了,身子挺得笔直,站在新兵的队列前,他的口令清晰有力。她在李满全的身上俨然看到了林松的影子。一瞬间,一个火苗在她内心燃烧起来,她认真地看了眼李满全,又看了一眼,转身走出营区。——《春风十里》
《梁山好汉古今官职对照》
《水浒》中常提到的一些官职,如提辖、禁军教头、押司及都头等到底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务(级别)呢?为了方便阅读,加深了解全书,我们不妨做一次古今官职对照。
宋朝的干部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分为十八个级别。宋朝的公职人员分两种,一种称为“官”;一种称为“吏”,所谓官吏其实是公职人员的统称。概括地讲,“官”属于高级公职人员;“吏”则属于低级的公职人员。比如,宋江的押司就属于“吏”,故而宋押司在各种场合一再自称“郓城小吏”。
下面对梁山好汉曾担任过的官职做一次“古今对照”。
禁军教头(王进和林冲担任过的职务):位列禁军都教头之后,相当于现在的正营级或副团级。
提辖(鲁智深和孙立担任过的职务):一个州(路)提辖官的编制大约在三十人上下,相当于现在的排长或连长。
押司(宋江担任过的职务):属于“吏员”,一个县治最多可设六个押司,职能基本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办秘书。搞案件的则相当于县级法院的审判庭庭长,为副科级。
都头(武松、李云、朱仝和雷横担任过的职务)一个县治一般有两个都头。职位略高于押司。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刑侦科长,正科级。
节级(戴宗担任过的职务):略相当于副监狱长,连级或副营级。
知寨(花荣担任过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镇长。
保正(晁盖担任过的职务):村长。
孔目(裴宣担任过的职务):法院审判庭庭长,副科级。
押狱(蔡福和蔡庆担任过的职务):一般监狱干部。
制使(杨志担任过的职务):朝廷派出的办理公务的官员,大约相当于正营级。
统制(秦明担任过的职务):一个州(路)的兵马总管,大约相当于正师级。
都监(黄信和董平担任过的职务):级别低于统制,大约相当于正团级。
都统制(呼延灼担任过的职务):略高于兵马统制,大约相当于副军级。
正牌军(索超担任过的职务):大约相当于班长或排长。
管营(施恩老爸担任过的职务):劳改大队大队长,大约相当于正科级或副处级。
通判(黄文炳担任过的职务):知府的副手,相当于副市长或市长秘书。
团练使(韩滔、彭玘、单廷珪和魏定国担任过的职务):分为都团练使和州团练使,从《水浒》中描写看,所掌握的部队规模大约在两千~三千人,大约相当于正团级。
经略使(种谔任过的职务):掌管边防各州军马,大约相当于军区司令员。
以上对照只是根据《水浒》情节描写及一些参考文献资料揣摩而来,如有疑义,可以讨论。
18岁你600分去了军校,你同学A560分去了警校,4年后毕业了你去部队授少尉排长,同学A通过内部联考进入你们县(市、区)的公安局成为一名公务员警察,10年后你很优秀成了副营级干部,但是你面临着转业,两年后你34岁你因为没有晋升为正营级干部同时想结束夫妻孩子异地的状态而转业回了你户籍所在地的公安局。局里安排你去了镇上的派出所当警察,你报道的第一天你遇到了你的同学A,赫然发现同学A是你的顶头上司就是这个派出所的所长[流泪]
上门戴口罩警校分数高于军校?不是军校不吃香了,而是警校太吃香了。现在的父母和孩子太理性了,社会太现实了。毕竟情怀难以支撑年轻人未来的生活。建议国家加大强军力度,改变军人二次就业的难度,凡是军人转业的,只要本人自愿全部转到警察岗位,让军人享受真正的″尊崇″。不负韶华,负重前行。把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强军的大熔炉来,强我中华,军中有你,壮我国威。
青春往事(252)
在我们那个年代,特别是一个连队里有志愿兵时,很多时候基层军官与志愿兵的心理矛盾还是很大的,如果是同年兵或者是兵龄相差不大的两个排长之间,刚毕业的排长往往不是优势方,如果再不是本单位生长的军官,给人觉得学历越高毕业时开展工作难度系数反而越大,让人觉得地方大学生军官不如战士上学的,战士军校生不如提干军官,如果遇到志愿兵代理排长,两个排之间的争强好胜更激烈,有时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吃亏的往往是学历更高的新排长。排长带兵期间军校时间长学历越高者,刚毕业军校生的带兵效果不如士兵直接提干军官的能力,这真的产生了一种结果,学历低的同年军龄者职务高,在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低学历一定不如高学历对高科技装备了解的快,这一点有人不会认同,但我明确感受到一些人连最基本的技术原理都不清楚,却自以为是,决策一定带有自负的肓目。
军校生大多带有更倾向理想化的特点,带兵也更倾向以法规带兵,心里更希望官兵之间注重自律,相对来说过分的虚假很难从心理上越坎,特别是刚毕业那两年,更多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倔犟和不圆滑,往往是这样的两年,会挫伤刚毕业军官的梦想,随波逐流的无奈开始滋生,有人会失去努力奋进的动力。
我一次从饭堂同本连土生军官刚吃完饭聊天走出饭堂,离门口都有二十多米了,同事突然转身装着没吃饭去饭堂走,我正纳闷,抬头看见不远处首长几人象是去饭堂检查伙食,这个同事慢走的速度刚好等首长到门口,他也刚好站在门口用手掀起帘子等首长进入,首长自然对这样有眼色的人特满意。我一个人站原地等他了一会,发现这现象就一个人走了,心中觉得好笑,甚至觉得不齿,但人家进步就是比我的进步快,就是受领导们喜欢,而他也只是初中生当公务员提干,这是人家的精明,这样的习惯我还真学不来,最后淘汰的也多是我们这些正统思想的人。观察同批军校生的发展轨迹,基本是本科干不过大专,大专干不过中专,中专与提干者有一拼,首长身边提干的优势更明显,我指的应该是农村籍军官遇到的一种现象。
我特别支持赞同现在军队的建设以战斗力为核心,溜须拍马者上升的机会受到了更多的监督和考核,务虚者春风得意忘形的现象少太多了,真本事有了用武之地,我喜欢比武和演习,那是军人展现才能和勇气的“战场”,战争只有胜利者才能生存,军官更应该成为战争打赢的指挥官。
军校培养了我们忠诚的血液,让我们在金钱和荣誉面前绝大多数会选择荣誉,越是基层越强烈,当比我军衔更高的同学夸奖我公司生意比他工资高很多时,我说能换不?这是心里话,那怕在军营还有一丝上升的空间,谁会舍得脱下军装离开呢?军人也会有工作的怨气,也知道军营生活的辛苦,也向往繁华的都市生活,一旦当你让他离开那一刻,无论嘴上说的多么无所谓,内心深处都有难分难离的不舍,那种滋味只有真军人才能刻骨,这就是军人。
(待续)
新排长,赶上末班车,授衔中尉。这是陆军第77集团军某炮兵旅30余名新排长的授衔时刻,经过三个月的摔打磨炼,如今新排长们赶上末班车,授衔中尉排长。2020年军改完成,再毕业的军校学员不再授衔中尉,而是低一级的少尉。
军校毕业后的军衔,军校大专毕业的授少尉,本科毕业的授中尉,硕士毕业的授上尉,博士毕业的授少校。现在大专取消了,所以中尉是最低的军衔。但是2020年军改完成后,再毕业的新排长们授衔就只能是少尉了。军校毕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能顺利提拔的更好,大多数人要面临回社会二次就业。
不能自主择业了。这也是新排长们需要面临的问题,军改前,军官服役满20年可以选择自主择业,拿着部队的工资回地方也是好事。
逐月领取退役金也不错。虽然自主择业没有了,但是《退役军人保障法》逐月领取退役金又出台了,将来连长有可能干到三十岁,甚至四十岁,到时候既选择逐月领取退役金回地方,也可以选择转业到地方单位当个公务员。
自主择业结束,逐月领取退役金开始,军校学员毕业授衔中尉的历史结束,也开启了授衔少尉的全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