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个普通的公务员笑着对妻子说:“老婆,咱有钱了,我赚了4100万!” 女人冷笑道:“别逗我开心,你每月工资5000元,哪来这么多钱” 丈夫小声地嘀咕:“我是在网上写小说赚的。”
妻子听了他的话,顿时睡意全无,急忙问道:“你说得是真的吗?” 你究竟写了什么东西,能赚这么多钱? 一连串的问题,让丈夫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当年明月找出自己上央视采访的那段视频,拿给妻子看,笑着说:“不是我,不想告诉你,我最开始写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能赚钱,只是因为兴趣才写的。 后来,书出版了之后,我就是想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妻子瞪大着双眼,就好像真的是在做梦一样,嘴里不停地说:“老公,真没有想到你这么有能耐呀!”
当年明月本名叫石 悦,1979年出生于湖北宜昌一个普通的家庭,在他刚学会说话的时候,父亲就喜欢给他讲历史故事,当年明月上学会识字以后,开始迫不及待地自己看,有一次,他跟父亲去逛书店,看中了一套《中国上下五千年》 ,带着乞求的目光望向父亲。

父亲不忍心让儿子失望,一咬牙掏出5.6元买下了这本书,父亲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也正是5.6元改写了儿子的一生。
回家后,当年明月就废寝忘食地开始读这本书,反复看了很多遍,百看不厌,对他来说,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能够独自安安静静地坐在某个角落,看历史书。
无论是高中还是大学甚至到参加工作,他都是独来独往,他没有什么朋友,独自沉浸在历史的海洋中,与古人对话,与他们同喜同乐。
2000年,父亲希望当年明月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安稳地过一生,当年明月便考了公务员,最后分配到广东顺德工作。
在领导和同事眼中,看起来他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容易被人忽视,毫无存在感,直到某天,大家在单位的食堂吃饭,看到他上了电视,众人惊讶的下巴都要掉了,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还有这么大的能耐。

那么《明朝那些事儿》究竟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
我们从小到大所接触到的历史书,要么是一板一眼,原本惊心动魄的历史事情,读起来就像是写说明书一样,让人看起来昏昏欲睡,有时今天看完,明天就忘了,要么还有一些就是故作高深,读得让人想发火,根本静不下心来看。
当年明月读了这么多的历史书,对这种情况是感悟最深的,某天,他脑海中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我看了这么多年的历史书,也该做点什么了?
思来想去,他决定“重写明史”,写一部有趣,好懂,好记,接地气的历史,让大家都能轻松阅读,因此而爱上历史。
这个想法说起来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那还得看实力。 当年明月虽然之前没有写作功底,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年明月满肚子学问,下笔如有神,写出来的文字别具一格,一气呵成。

虽然他本人性格比较木讷,但是他的思想却是相当的灵活,笔下的文字时而俏皮,时而幽默,时而悲伤,总能变换各种不同的情绪,不知不觉把我们带入其中,看得如痴如醉。
2006年,当年明月在天涯的“煮酒论史”连载的《明朝那些事儿》,开篇即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的事迹我想是老少皆知,他既当过乞丐,也当过和尚,他能从一个连饭都吃饭的人,逆袭成了万人之上的皇帝。
在当年明月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朱元璋,小时候因为穷,受尽欺负,挨饿受冻,眼睁睁地看着父母饿死,那种绝望和悲伤,让我们不由地落泪。
无论多忙,当年明月都会更新2000个字,从一开始,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无论大家喜不喜欢看,他都会将明朝这段历史完完整整地写完。
1644年明朝的兴衰起落,以史料为基础,明朝的17位皇帝都详细地记录了他们的一生,无论是帝王还是小人物在他的笔下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按时间顺序讲述历史,他细细地讲来,思路清晰,语言干净,故事无比精彩!

天道酬勤,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年明月的成功并非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帖子火了以后,引起了出版商的注意,2009年《明朝那些事儿》第一版横空面世,全套书共计961285个字,很快就会抢购一空,一年加印了十几次,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粉丝朋友要么买来留给孩子看,要么就是送亲朋好友。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经典之作,他将豁达通透的人生智慧,贯穿书中,讲的是故事,品的却是人生。
著名的史学家毛佩琦,阎崇年也连连称赞:《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读物,多一字狗尾续貂,少一字言犹未尽。浑然天成的表达,让人欲罢不能。
说实话,我就是他的粉丝之一,当年在天涯追完后,也果断买了一套给我上3年级的儿子看,让我没想到的是,看完后儿子的语文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因为这本书里的成语,句子相当于一部新华字典。

如果你想让小孩子摆脱电子产品,拥有独立思考和明辩是非的能力,请送给他(她)一套《明朝这些事儿》,一顿洋快餐的钱,可以换得修心明性。
写网络小说到底有多赚钱?根据作者自己讲述,一本书的版税收入了4100万,这对于当时一个27岁的底层公务员来说,那是一个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当他跟妻子说自己赚了4100万的时候,妻子的第一方式是你没干违法的事吧。
很多人都说写网络小说赚钱,到底有多赚钱却没有人知道,来给你们看看顶尖的小说作家到底有多赚。《明朝那些事儿》作为知名的网络IP,全网累计销量突破3000万册,作者石悦也因此收获版税收入4100万,在2019年中国作家富豪榜上,石悦排在第四名,仅次于刘慈欣、余华、大冰。
不过想要拿到这个收入可不简单,曾经有数据披露网络作家的数量有几百万,但是真正能够受到关注和让人们熟知的,不过屈指可数,想要有这个收入,运气、文采、机遇一个都少不了。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石悦,笔名“当年明月”。1979年出生于湖北宜昌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小时候并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成长历程也是按部就班。按照父母的人生规划,上学考公务员,结婚。
只不过他从小就对历史特别的感兴趣,不管时什么样的历史书都喜欢看,从小就这样,别人看动画片的时候,他再看《中华上下五千年》,别人在谈恋爱、旅游、沉溺于各种网络游戏时,他在读《明通鉴》《资治通鉴》《国榷》《明史纪事本末》。别人在喝茶聊天看报纸的时候,他沉默寡言,终日畅游在各种历史事件中。谁也想不到这个平时沉默寡言,只知道看书的小公务员,几年之后成为了拥有几百万粉丝的知名博主,更为自己挣下了几千万的资产。
刚开始的时候石悦也不知道自己能赚这么多,会有这么多人喜欢自己,最开始在网络上看帖子的时候,石悦觉得别人写的故事太烂了,错漏百出的还有人看,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自己动笔开始写。在论坛上开始连载《明朝那些事》,这一写不要紧,评论点赞无数,几个月就有粉丝百万。打败了不论坛上的老牌大咖,因此也引起了论坛大咖们的一致排外。

石悦觉得自己只是写东西,也不用抢这个地方,有人喜欢看就行,就开始转战博客,没有了纷争之后,开始专心创作,逐渐积累了几百万的忠实粉丝,当然粉丝们也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只知道网名是“当年明月”,更多的人喊他“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300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每个章节2000字左右,一般10分钟左右就能读完一节。读起来有一种追剧的快感,,让人看完还想看下一篇。以通俗化语言和大众化思维还原明朝历史原貌,特别是这种说学逗唱的曲调、嬉笑怒骂的风格很接地气。
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 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以及对当时在政治经济制度的评价。虽然采用的是流行文学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方式,但是描写的是正史,书中的内容来源于《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20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书中绝大部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甚至人物的对话都是有史料来源的。这和石悦的爱好和积累分不开,如果没有当时的废寝忘食根本没有这么厚的底蕴来书写这些历史时间。

马未都说:写得好,写的比较放松,我们过去写的人都拘着,生怕哪块做得不合适。过去的历史一个比一个严肃,一个比一个严谨,生怕错了一个字,和这种随手拿来,又能嬉笑怒骂的功底完全不一样。
该书还有专业人士的明史专家毛佩琦审订并作序。被某当网评为“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还获得“全国中小学生必读十本好书之一”称号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它是一部纯粹草根的作品 ,却能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探索欲望。有没有兴趣看看来这本为作者赚了4100万的小说,看电子书的时候不觉得,拿到这种沉甸甸的纸质书,才知道想写出来有多么的不容易,这其中需要的精力与积累,一般人知道呢办不到。对历史或者对小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值得一看,点击下方的“看一看”或者蓝色链接即可购买。
#春日花样生活#
#当一个小学男教师,能够养家吗# 我所在的地方是湖北省宜昌市下面的县城,小学男老师一枚,从教已有十年,目前还是初级职称,每月固定工资有2500元,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没有社交,这样每月基本能存一千多块钱,老婆也是教师,我负责生活花销,她负责孩子花销,如果老婆没工作的话光靠我一个人绝对不行,所以,为什么男老师这么少,是有原因的,但如果没有什么追求和追求稳定的话还是考公务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