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听我说# 堂妹考上了北京的985研究生,叔叔一家都特别的高兴,憧憬着毕业了在北京找个工作,安个家,就成大皇城北京人了。一晃三年堂妹毕业了,神不知鬼不觉的去了一个县城的水务局。婶子光知道管理黄河滩的,感觉也不是什么好工作。
婶子气的一二年都不怎么答理妹妹,后来堂妹生孩子了,婶子才第一次去堂妹家。堂妹住着几百平米的大别墅,无论装修还是屋里家电配置都很显大气,听说装修就花了不少钱。
平时堂妹啥也不管,都是公公婆婆打理,他们觉得堂妹跟他儿子来到他们这小县城是他们的福气,可不能让人家受苦[大笑]。堂妹刚上班时才三,四千块钱,婆婆老是以各种名义给钱。怕小妹不要,就让买个这买个那,然后花100给500,花500给1000。反正一个月总补个三四千块。
婶婶在哪儿照顾了几天,请的有保姆,婆婆也忙前忙后,老公下班了那更是马前鞍后,根本用不上婶儿,就是和小妹聊聊天,这两年因为工作,因为结婚婶子一直和小妹杠着,基本没怎么沟通过。
住的那几天,婶婶的思想也开化了,唉,留大城市不也是生活吗?人生就那么几十年,能和自已爱的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用担心房贷,不用担心失业。好像也挺好的,想想村里和小妹同届的小芹,留在了上海,每月2万的房贷就压的婶子喘不过气来。
婶子也就接受了堂妹这种神仙躺平生活,没想到2年后,堂妹又考上了市里的公务员,在市里也有房子,只是搬过去就行了,但公公婆婆不能跟着来,小朋友就和爷爷奶奶在家,公公给堂妹又买了辆车,方便来回跑,堂妹不想回了就让老公把小朋友一块拉市里。
堂妹知道婶子一直想让她去大城市,今年又报考了省会的公务员考试,可婶子这次却说,到省会可就没这么方便了,再说你俩能一起去吗?
堂妹楞了一下,然后自嘲,是啊,差不多行了,想想毕业那时,很多同学们都留大城市,她一没关系,二没钱,为了保证有个工作,她开始考公,为了保证上岸,同时兼顾男朋友,她报考了他所在这个偏远县城的公务员。
那几年985回县城的还不多,她一次过,在单位也很受欢迎。如今几年过去了,她想要的都有了,孩子上学了也可以来市里的好小学。虽然不在一线城市,但她对自已的生活还算满意。
如今,人才泛滥,就业形势严峻,越多的名校毕业生向二三线城市扩散。最近,浙江省温州中学就公布了今年的招聘新任老师,其中11人中有7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是上海交通大学的,1人是北京师范大学的,2人是华东师大的,都是名校毕业。
对于名校毕业生去小城市就业,你怎么看,评论区一起讨论吧!#教育听我说# #名校毕业生向二三线城市中学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