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中的检察档案㉗】“检察署”改名为“检察院”
工作人员在最高人民检察署(左图)、最高人民检察院(右图)门口合影(档案类型:照片档案;保存地:最高检档案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央把检察机关的名称定为“人民检察署”。据原最高人民检察署办公厅主任王桂五同志回忆,1954年起草检察机关组织法时,共写了21稿,其中前20稿仍然沿用“署”的名称。1954年9月20日夜,中央政治局讨论人民检察署组织法草案时,彭真同志作了说明之后,毛泽东同志说既然检察工作这样重要,为什么不叫做“院”呢,可以改为“院”么!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个意见,一致同意改“署”为“院”。“人民检察院”登上历史舞台。
【百年党史中的检察档案㉙】新中国第二任检察长张鼎丞
张鼎丞检察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证书(档案类型:实物档案;保存地:人民检察博物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结果(复制品)(档案类型:实物档案;保存地:中央档案馆)
张鼎丞(1898-1981),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担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土地部长。1932年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红军长征后,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建国后曾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政府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法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54年9月、1959年4月、1965年1月连续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任党组书记,为新中国检察事业的开创、发展,以及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作出了重大贡献。
【百年党史中的检察档案㉙】新中国第二任检察长张鼎丞
张鼎丞检察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证书(档案类型:实物档案;保存地:人民检察博物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结果(复制品)(档案类型:实物档案;保存地:中央档案馆)
张鼎丞(1898-1981),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担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土地部长。1932年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红军长征后,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建国后曾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政府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法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54年9月、1959年4月、1965年1月连续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任党组书记,为新中国检察事业的开创、发展,以及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作出了重大贡献。(检察日报 整理:岳强)
【百年党史中的检察档案㉙】新中国第二任检察长张鼎丞
张鼎丞检察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证书(档案类型:实物档案;保存地:人民检察博物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结果(复制品)(档案类型:实物档案;保存地:中央档案馆)
张鼎丞(1898-1981),福建永定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担任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1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土地部长。1932年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央红军长征后,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司令员。建国后曾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政府主席、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法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54年9月、1959年4月、1965年1月连续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任党组书记,为新中国检察事业的开创、发展,以及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作出了重大贡献。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档案整理严格要求
档案内容的十类材料的具体内容:履历类材料;自传和思想类材料;考核鉴定类材料;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学术评鉴和教育培训类材料;政审、审计和审核类材料;党、团类材料;表彰奖励类材料;违规违纪违法处理处分类材料;工资、任免、出国和会议代表类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旬邑县档案中心严格按照档案内容的十类材料进行分类整档的基础上,按照时间和事件发展的顺序综合进行考量,让一本档案尽可能完整的体现一个干部的成长史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事迹,为干部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管理监督、评鉴人才等方面提供基本遵循。
【百年党史中的检察档案】张闻天(化名洛甫)在《斗争》第37期发表《苏维埃工作的改善与工农检察委员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 昨天
收录于话题
#百年党史中的检察档案
3个
档案类型:文书档案;保存地:中央档案馆
1933年11月,张闻天在《苏维埃工作的改善与工农检察委员会》一文中指出:“工农检察委员必须是党和苏维埃最好的干部,这些干部必须是群众中最有威信的同志。他们应该以全副精力用在他们自己的工作上,把工农检察委员会的工作作为苏维埃其他各个部门的榜样与模范”。《工农检察部的组织条例》也明确规定,工农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应该由“坚决的有阶级觉悟的,在革命斗争中有经验的工人,雇农、贫农及其他最革命分子组织而成,并随时可以吸收积极的工农分子帮助工农检察的工作”。从这些规定和要求可以看出,由于工农检察机关肩负监督之责,我们党从人民检察制度建立之初就对检察队伍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这对于加强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
【百年党史中的检察档案59】首次配发统一检察制服——检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有
杨易辰同志(左四)与其他最高检院领导着84式检察制服春秋装合影。
84式检察制服夏装(档案类型:照片档案;保存地:最高检档案馆)
1984年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干部穿着统一制服的几项规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配发检察制服,即84式检察制服,其最大的特点是“军队式制服”。其后于1988年、1991年两次换装,始终保持“军队式制服”的特点。2000年起,将84式制服改为西服式制服。从“军装式”“大盖帽”,再到西服式的“检察蓝”,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进步,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
1954年9月2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档案类型:文书档案;保存地:最高检档案馆)
【百年党史中的检察档案⑭】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
最高人民检察署正式启用印信的报告(档案类型:文书档案;保存地:最高检档案馆)
最高人民检察署印(档案类型:实物档案;保存地:人民检察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前,党中央就开始酝酿在新的人民政权中设置检察机关。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开国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为创建新中国国家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法律基础。根据这两个开国文献的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最高人民检察署,作为国家的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副检察长和委员均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免。最高人民检察署对政府机关、公务人员和全国国民之严格遵守法律,负最高的检察责任。1949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署正式成立。10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以厅秘字第2号令颁发最高人民检察署印信。11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署启用印信,正式开始办公。最高人民检察署的成立,标志着党绝对领导下的新中国检察事业起航。自此,伴随着人民共和国的铿锵步伐,人民检察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征程。
大唐人力集团档案技术服务
提供档案全流程外包服务,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加工、创建评测、咨询培训服务为基础;提供档案增值服务,档案修裱、保密运输、消毒实体质检、格式转换、OCR识别。数据质检分析、标记及档案托管服务。
档案技术服务又分为以下四点:
①档案整理服务:包括收集文件、区分归档范围、分年度、分类别、分级别、分保管期限、修整文件、装订、排列文件、文件编号、编制归档目录、装盒等程序。
②档案数字化加工:利用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数据库技术等将纸质、声像、实物等各种介质的档案通过扫描、音频视频采集和数码照相等手段,录入信息到计算机数据库中,转换成计算机中可以存储的、数字化、电子化的档案。再通过编目、摘要、索引等方法管理电子档案,为以后的档案查询、检索和利用提供数字化的服务。
③档案管理咨询:全面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组织结构、制度、流程安全、存档等问题。由计算机信息化专业与档案管理专业的资深顾问和客户关键用户组成专题解析组,对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形成档案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④档案托管服务:根据单位档案资料托管需求,帮助客户解决档案室空间不足、设施不全、档案室租金成本控制、相关人员成本、安防设备成本问题。
#档案数字化##外包##托管##大唐人力集团#